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664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的内侧安装有低压保护通风阀,低压保护通风阀与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低压保护通风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低压保护通风阀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止动块,第一止动块覆盖贴合在第一通孔的内侧,第一止动块的中部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贯穿低压保护通风阀,第一限位杆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低压保护通风阀的一端对应第一限位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高压保护通风阀和低压保护通风阀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自动调节舱内压力,使舱内的空气保持安全并适宜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力调节
,尤其是涉及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艇或者封闭艇是现在社会常见的水上行驶工具,但是当交通艇或者封闭艇行驶过程中,主机及人员需要消耗空气,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失衡,会使舱内的空气难以保持安全,不适宜呼吸,所以如何提供一种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解决了当交通艇或者封闭艇行驶过程中,主机及人员需要消耗空气,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失衡,会使舱内的空气难以保持安全,不适宜呼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舱门,所述舱门的内侧安装有低压保护通风阀,低压保护通风阀与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低压保护通风阀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低压保护通风阀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止动块,第一止动块覆盖贴合在第一通孔的内侧,第一止动块的中部位于第一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贯穿低压保护通风阀,第一限位杆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舱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1)的内侧安装有低压保护通风阀(2),低压保护通风阀(2)与舱门(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3),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低压保护通风阀(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止动块(6),第一止动块(6)覆盖贴合在第一通孔(3)的内侧,第一止动块(6)的中部位于第一弹簧(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7),第一限位杆(7)贯穿低压保护通风阀(2),第一限位杆(7)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一端对应第一限位块(8)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9),低压...

【技术特征摘要】
1.舱内压力自动调节装置,包括舱门(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1)的内侧安装有低压保护通风阀(2),低压保护通风阀(2)与舱门(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通孔(3),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的一端与低压保护通风阀(2)之间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止动块(6),第一止动块(6)覆盖贴合在第一通孔(3)的内侧,第一止动块(6)的中部位于第一弹簧(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杆(7),第一限位杆(7)贯穿低压保护通风阀(2),第一限位杆(7)顶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块(8),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一端对应第一限位块(8)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9),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气孔(10),低压保护通风阀(2)的一侧位于舱门(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1),所述舱门(1)的外侧安装有高压保护通风阀(12),高压保护通风阀(12)与舱门(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通孔(13),高压保护通风阀(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4),第二弹簧(14)的一端与高压保护通风阀(1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止动块(5),第二止动块(5)覆盖贴合在第二通孔(13)的外侧,第二止动块(5)的中部位于第二弹簧(14)的内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鸿声船用玻璃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