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477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6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包括打印平台、送布机构、压布机构、控制系统,送布机构包括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的第一、第二传动辊,第一、第二传动辊的高度低于打印平台的高度,第一、第二传动辊分别连接第一、第二电机;压布机构包括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且高度可调节的第一、第二压辊,第一、第二压辊设于送布机构下方;记录介质依次经第二压辊、第二传动辊、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电机连接,通过电机改变对应传动辊的转速和/或转动位置和/或扭矩。控制系统单独控制两侧传动辊的多个运转参数,配合形成多种传动方式,适用于硬厚记录介质等多种记录介质传动,使记录介质在平台上为铺平状态,提升打印精度、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其中卷对卷打印设备是卷材类记录介质常采用的一种打印设备,通常卷材放置于输入侧,并经传动辊牵引至平台打印,已打印区域再经输出侧传动辊向外输出或传动,即在传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不间断打印。在该打印过程中,现有技术普遍采用输入侧传动辊和输出侧传动辊同步等速的方式,即两者保持相同的转速,从而在宏观上保持两侧速度相同的传动,与移动的打印喷头相配合,实现在传动过程中不断打印。为了实现良好的打印效果,需要在打印平台上保持记录介质的铺平,现有技术中还采用辅助辊进行辅助铺平,并使辅助辊向经过的卷材一侧挤压,从而绷紧记录介质;从而结合传动辊的同步等速模式,保持绷紧而又匀速的传动。但是,现有的卷材类记录介质不单单只有一种材质,不同材质的记录介质具有不同的拉伸量,同时,不同卷材的厚度也不尽相同。当记录介质为软性记录介质即具有较大的拉伸量时,结合辅助辊,采用同步等速转动时卷材能够绷紧、铺平在平台表面上。但当记录介质为硬厚记录介质即拉伸量较小且厚度大时,使用同步等速转动无法提供足够的拉力使记录介质紧贴传动辊以及在平台上绷紧、铺平,辅助辊固定的挤压结合无法紧贴传动辊的记录介质则会导致打滑状况。以两侧转速不同的方式虽然能提供绷紧、铺平硬厚记录介质的拉力,但是因为伸缩量较小的原因,绷紧后短暂的拉伸更容易引起记录介质的迅速回复,容易在转速慢的一侧发生回弹,从而在平台上形成凸起区域,不仅影响打印精度,更有可能在整个打印过程出现多处凸起,影响整体的打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不足,提供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通过控制系统单独控制两侧传动辊的多个运转参数,从而相互配合形成多种传动方式,避免了单一的通过转速控制传动,以实现适用于包括硬、厚记录介质等多种材质记录介质的传动,使记录介质在打印平台上始终为铺平、绷紧状态,从而提高打印精度,提升打印效果。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包括:打印平台、送布机构、压布机构、控制系统,所述送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且第一、第二传动辊的高度低于打印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压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且可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设置于送布机构下方;所述记录介质依次通过第二压辊、第二传动辊、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向外输送;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电机连接,且发送信号至第一、第二电机,通过控制电机改变对应连接传动辊的转速和/或转动位置和/或扭矩。设置于打印平台两侧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则分别驱动输入侧的记录介质向输出侧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经过打印平台时被打印,所述输入侧为第二传动辊一侧,所述输出侧为第一传动辊一侧。所述第一、第二传动辊分别受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控制,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第一、第二电机即可实现传动辊的运转,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直径相同,且控制系统依据第一电机、第二电机转动参数以及传动辊的直径获取第一、第二传动辊在电机运转参数下相应的运转参数。记录介质卷体放置于第二压辊下方远离平台的一侧,记录介质自由侧依次穿过第二压辊与第一传动辊之间、平台、第一传动辊与第一压辊之间向外输出,输出的记录介质收卷于第一压辊下方远离平台的一侧,所以第二压辊在输入一侧、第一压辊在输出一侧均对记录介质进行挤压,从而绷紧输入侧至输出侧之间的记录介质。且第一、第二压辊可进行高度调节,通过改变压辊的位置即可改变记录介质的绷紧程度,也能改变与第二传动辊贴合的记录介质面积。控制系统不仅通过第一、第二电机控制传动辊运转,其还分别控制第一、第二传动辊的运转参数,运动参数包括转速、扭矩、转动位置,其中转动位置为单位时间内控制传动辊转动至特定位置,以角度表示则是传动辊单位时间内转动至特定位置所需的转动角度。通过对两个传动辊进行不同参数的控制和搭配能够使不同材质的记录介质均能进行绷紧、铺平的稳定传动,结合能够调节绷紧程度的压辊,能够保证适用于不同材质记录介质的绷紧程度,避免不足或过度的绷紧。如控制第一、第二电机以同步等速模式运转,则适用于软性记录介质,再调节压辊至拉平记录介质而不是过度绷紧,既能保证软性记录介质的稳定传动,又能避免软性记录介质的过度拉伸和变形,提高了打印精度。除此之外,对于较硬或较厚材质的记录介质,设置与第一电机连接的第一传动辊以特定扭矩进行运转,而设置第二电机依据第二传动辊当前位置在单位时间内旋转特定角度,使第二传动辊转动至特定位置,即以定位的方式进行运转;调节第二压辊高度使其挤压布料倾向第一传动辊一侧,从而使第二传动辊侧的记录介质与第二传动辊紧密贴合并增大贴合面积,避免打滑现象发生,也创造了基于传动辊定位实现记录介质定位的前提条件。所以,第一电机提供了铺平、拉紧硬厚记录介质的拉力,而第二电机则维持了记录介质传动位置的准确性,整体上在宏观上实现了步进方式的传动,解决了硬厚记录介质无法在平台上铺平、拉紧且稳定传动的问题。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打印平台两侧的收放卷机构,所述收放卷机构包括设置于折杆和导辊对,折杆高于导辊对,且两侧折杆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两侧导辊对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导辊对包括连接有力矩马达的主动导辊、与主动导辊联动的从动导辊,且从动导辊设置于靠近平台的一侧;记录介质依次通过第二传动辊一侧的导辊对、折杆、第二压辊、第一传动辊、打印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第一传动辊侧的折杆输送至第一传动辊侧的导辊对。将记录介质卷体放置于第二传动辊侧的导辊对上,卷体即卷状收纳的记录介质卷状体,主动导辊和从动导辊则驱动卷体进行旋转,不断送出记录介质至输入侧折杆,记录介质依次经过输入侧折杆靠近平台的一侧、第二压辊与第二传动辊之间、平台上表面、第一压辊与第一传动辊之间、输出侧折杆靠近平台的一侧、输出侧的导辊对。所述折杆有助于记录介质的舒展,避免记录介质松弛堆积而引起的损坏,而受力矩马达驱动的导辊对则能与传动辊相配合,实现对应侧上的同步放布或收布。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压辊直径小于第一、第二传动辊,且第一、第二压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折杆、主动导辊、从动导辊直径相等,所述主动导辊与从动导辊之间的距离为5~20cm。设置于第一、第二传动辊正下方且直径小于传动辊的压辊能够保证无论压辊高度如何,都能使对应侧传动辊下方的记录介质倾向于另一侧,从而始终维持记录介质与传动辊的贴合以及传动辊与导辊对之间记录介质的拉平。所述主动导辊与从动导辊之间的距离为5~20cm能够适用于多种收卷后不同直径的卷材,结合第一、第二传动辊能够扩大传动装置的使用范围。优选的,还包括减压阀组和多个气缸升降架,多个气缸升降架分别与第一、第二压辊的端部连接,用于向上或向下移动对应连接的压辊端部;所述减压阀组包括多个与气缸升降架一一对应连接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用于控制气缸升降架移动对应连接端部的距离。通过控制减压阀组中的多个减压阀能够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平台、送布机构、压布机构、控制系统,所述送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且第一、第二传动辊的高度低于打印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压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且可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设置于送布机构下方;所述记录介质依次通过第二压辊、第二传动辊、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向外输送;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电机连接,且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第二电机,通过控制电机改变对应连接传动辊的转速和/或转动位置和/或扭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平台、送布机构、压布机构、控制系统,所述送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的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且第一、第二传动辊的高度低于打印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还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所述压布机构包括对称分布于打印平台两侧且可进行高度调节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第二压辊设置于送布机构下方;所述记录介质依次通过第二压辊、第二传动辊、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向外输送;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第二电机连接,且发送控制信号至第一、第二电机,通过控制电机改变对应连接传动辊的转速和/或转动位置和/或扭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打印平台两侧的收放卷机构,所述收放卷机构包括设置于折杆和导辊对,折杆高于导辊对,且两侧折杆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两侧导辊对之间的水平距离;所述导辊对包括连接有力矩马达的主动导辊、与主动导辊联动的从动导辊,且从动导辊设置于靠近平台的一侧;记录介质依次通过第二传动辊一侧的导辊对、折杆、第二压辊、第一传动辊、打印平台、第一传动辊、第一压辊、第一传动辊侧的折杆输送至第一传动辊侧的导辊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压辊直径小于第一、第二传动辊,且第一、第二压辊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辊、第二传动辊的正下方,所述折杆、主动导辊、从动导辊直径相等,所述主动导辊与从动导辊之间的距离为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记录介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压阀组和多个气缸升降架,多个气缸升降架分别与第一、第二压辊的端部连接,用于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高梁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晶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