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26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透水混凝土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压帽利于施压机构对试模内存放的透水混凝土进行施压,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保证透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与试模底通过连接板固定,提高了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的强度,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为透水混凝土的专门试模,能够有效减少透水混凝土强度试验结果的离散性,得出透水混凝土真实的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
本技术属于透水混凝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在实际操作中,保证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的成型质量,是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关键环节。目前透水混凝土试件成型,采用150mm或100mm的立方体混凝土抗压强度试模成型,无专用试模。由于透水混凝土要求具备无砂、多孔的特殊性,采用一般混凝土试模,所得的透水混凝土试验结果的离散型大,导致透水混凝土所测抗压强度与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施工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能够有效减少透水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离散性,提高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准确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包括:试模;试模包括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围成顶部开口的腔体;试模顶部设置有压帽;试模后侧壁的左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板,试模左侧壁的后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有第一腰部螺栓,并有第一螺母旋紧固定;试模前侧壁的右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板,试模右侧壁的前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板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插有第二腰部螺栓,并有第二螺母旋紧固定;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的底部中间位置均水平设置有第五连接板;试模底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五连接板相配合的第六连接板;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插有底部螺栓,并有第三螺母旋紧固定。进一步地,压帽包括压板及固定在压板上方的压筒。进一步地,压板的长、宽分别与试模内壁的长、宽相同。进一步地,压筒的长和宽分别小于压板的长和宽。进一步地,试模与压帽的材质均为铁或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压帽利于施压机构对试模内存放的透水混凝土进行施压,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保证透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2)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与试模底通过连接板固定,提高了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的强度,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3)本技术用于透水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为透水混凝土的专门试模,能够有效减少透水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的离散性,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准确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试模;2、试模前侧壁;3、试模右侧壁;4、压帽;5、压板;6、压筒;7、试模底;8、第五连接板;9、第六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第四连接板;14、第一腰部螺栓;15、第二腰部螺栓;16、底部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包括:试模1;试模1包括试模1左侧壁、试模右侧壁3、试模前侧壁2、试模1后侧壁、试模底7,试模1左侧壁、试模右侧壁3、试模前侧壁2、试模1后侧壁、试模底7围成顶部开口的腔体;试模1顶部设置有压帽4;试模1后侧壁的左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板10,试模1左侧壁的后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10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有第一腰部螺栓14,并有第一螺母旋紧固定;试模前侧壁2的右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板12,试模右侧壁3的前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板12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2与第四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插有第二腰部螺栓15,并有第二螺母旋紧固定;试模1左侧壁、试模右侧壁3、试模前侧壁2、试模1后侧壁的底部中间位置均水平设置有第五连接板8;试模底7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五连接板8相配合的第六连接板9;第五连接板8与第六连接板9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插有底部螺栓16,并有第三螺母旋紧固定。上述,压帽4利于施压机构对试模1内存放的透水混凝土进行施压,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保证透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试模1左侧壁、试模右侧壁3、试模前侧壁2、试模1后侧壁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试模1左侧壁、试模右侧壁3、试模前侧壁2、试模1后侧壁与试模底7通过连接板固定,提高了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的强度,利于施压机构对装置施压,利于透水混凝土成型。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帽4包括压板5及固定在压板5上方的压筒6。上述压板5保证了施压装置施加的压力平均施加在透水混凝土上,保证了透水混凝土的成型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压板5的长、宽分别与试模1内壁的长、宽相同。上述利于压帽4对试模1内的透水混凝土进行压制成型,避免试模1内的透水混凝土在压制过程中溢出。其中,压筒6的长和宽分别小于压板5的长和宽。上述压筒6利于施压装置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施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装置的强度,避免压制过程中因试模1变形影响透水混凝土的质量,试模1与压帽4的材质均为铁或钢。需要说明的是,腔体为正方体腔体或长方体腔体,本技术对正方体腔体和长方体腔体的尺寸没有限制;当为正方体腔体时,尺寸为150mm、100mm或其他尺寸。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的装置的使用方法:根据透水混凝土的理论密度,计算透水混凝所需的透水混凝土的质量,将透水混凝土放入试模1中,将试模1顶部整平,放上压帽4,再将装置放入施压装置上开动压力试验机,将压帽4压入与试模1内。取下压帽4,查看成型效果;待混凝土终凝后,拆模;清理试模1及压帽4,以备下次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试模;/n试模包括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围成顶部开口的腔体;试模顶部设置有压帽;/n试模后侧壁的左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板,试模左侧壁的后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n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有第一腰部螺栓,并有第一螺母旋紧固定;/n试模前侧壁的右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板,试模右侧壁的前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板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n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插有第二腰部螺栓,并有第二螺母旋紧固定;/n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的底部中间位置均水平设置有第五连接板;试模底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均水平设置有与第五连接板相配合的第六连接板;/n第五连接板与第六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插有底部螺栓,并有第三螺母旋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混凝土抗压试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模;
试模包括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试模后侧壁、试模底围成顶部开口的腔体;试模顶部设置有压帽;
试模后侧壁的左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一连接板,试模左侧壁的后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板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板;
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插有第一腰部螺栓,并有第一螺母旋紧固定;
试模前侧壁的右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第三连接板,试模右侧壁的前端面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与第三连接板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板;
第三连接板与第四连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插有第二腰部螺栓,并有第二螺母旋紧固定;
试模左侧壁、试模右侧壁、试模前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官封罗伟彭丽君耿士超秦明昌张成李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砥柱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