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及导航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3137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3
一种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及导航方法,属于机器视觉与机器人导航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单目相机、巡检机器人、机载惯性测量单元、机载处理器、照明灯;巡检机器人载体用于搭载机载处理器、照明灯等设备,构成导航系统的硬件部分;单目相机用于拍摄煤矿井下巷道的高清图片,构成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所述的机载惯性测量单元融合单目相机,对齐后获得尺度信息;的照明灯用于巷道内部的照明,提高单目相机成像质量;机载处理器用于图像处理、计算巡检机器人的偏航角和机器人姿态解算。优点:采用融合视觉与惯性传感器的导航方案,具有更高的精度,结合了巷道等狭长空间的结构特点,通过交线检测,能够满足巡检机器人的实时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及导航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导航
,特别是一种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及导航方法。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巷道环境恶劣,多种事故灾害时有发生,煤矿安全机器人已经成为煤矿安全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煤矿开采过程中会释放多种有害气体,当这些气体得不到及时的监测,会给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巡检机器人可以通过携带最多6种气体检测传感器,对这些气体及时的有效的检测。巷道内空间狭小距离长,作为设备进出和人员通过的生命通道,如何减少铺设导航设备、根据巷道的实际情况和减少空间的占用,又能达到精确安全的导航要求已经成为煤矿巷道导航的研究热点。传统的人工检测存在作业复杂、效率低、实时性差、主观意识和人员安全性等问题,随着矿井自动化程度的加快,最大限度降低检测员工的劳动强度,很多研究人员面对类似煤矿井下巷道的导航环境,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专利(曹现刚,靳子浩,殷玉萍,等.井下巷道悬线巡检防爆机器人,2016.)在井下巷道顶部架设钢丝绳轨道,通过对机械机构上的设计,使其防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用于巡检的机器人系统包括:单目相机、巡检机器人、机载惯性测量单元、机载处理器和照明灯;巡检机器人载体用于搭载机载处理器、照明灯等设备,构成导航系统的硬件部分;单目相机用于拍摄煤矿井下巷道的高清图片,构成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机载惯性测量单元融合单目相机,对齐后获得尺度信息;照明灯用于巷道内部的照明,提高单目相机成像质量;机载处理器用于图像处理、计算巡检机器人的偏航角和机器人姿态解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其特征是:用于巡检的机器人系统包括:单目相机、巡检机器人、机载惯性测量单元、机载处理器和照明灯;巡检机器人载体用于搭载机载处理器、照明灯等设备,构成导航系统的硬件部分;单目相机用于拍摄煤矿井下巷道的高清图片,构成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机载惯性测量单元融合单目相机,对齐后获得尺度信息;照明灯用于巷道内部的照明,提高单目相机成像质量;机载处理器用于图像处理、计算巡检机器人的偏航角和机器人姿态解算。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导航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惯性测量单元与单目相机对齐,进行初始化操作,获得相机的真实尺度信息;然后通过单目相机拍摄的高清图片,经过一系列图像处理,获得巷道地平面与两侧墙壁的交线在图像中的交线方程,在图像中交线通过延长后会相交于一点;将两个方程联立可求得交点的图像坐标,查找距离交点最近的匹配特征点恢复此帧相机坐标系的三维坐标,通过光轴向量和所求的特征点向量求得巡检机器人的偏航角,最后根据求得偏航角进行机器人的航向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导航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单目相机标定内参;
步骤2)单目相机与惯性测量单元初始化,求解尺度信息等参数,将相机坐标系对齐到世界坐标系;
步骤3)根据单目相机拍摄的巷道高清图片,检测出巷道地平面与两侧墙壁的交线;
步骤4)结合步骤3)对检测的两条交线构建方程,求解巡检机器人在巷道中的偏航角;
步骤5)根据机器人的偏航角进行航向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导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1),具体步骤如下:
11)采用张氏标定法标定相机内参;
12)单目相机内参标定后,得到内参矩阵为和相机的畸变向量V=[k1k2k3q1q2],其中fx、fy分别为单目相机在x、y方向上的焦距,(cx,cy)为像素坐标中相机光轴所对应的坐标,k1、k2、k3为相机的切向畸变系数,q1、q2为相机径向畸变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融合单目视觉与IMU的煤矿巷道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导航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具体步骤如下:
21)单目相机与惯性测量单元构建坐标系方程:其中,下标c、b分别表示相机坐标系和惯性测量单元坐标系,s表示尺度因子,表示非米制单位轨迹,为IMU坐标系到相机坐标系的旋转;所述的惯性测量单元英文表示为InertialMeasurementUnit,英文缩写为IMU;
22)利用步骤21)第一个公式估计外参数qbc:对k、k+1时刻,IMU旋转积分为视觉测量为满足公式公式进一步可写成其中[·]L、[·]R表示四元数的左右算子;累计不同时刻的上述方程,加入鲁棒核权重,最后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SVD),所求解即为最小奇异向量;
23)利用21)中第一个公式求解陀螺仪偏置:外参qbc已经由22)求解出,根据公式公式为最小二乘问题,对其求雅可比矩阵(JacobiMatrix),构建HX=b求解;其中,B是所有图像帧集合,表示通过相机求取的bk和bk+1的旋转的逆与陀螺仪求取的差异,表示取旋转四元数的虚部;
24)初始化尺度、速度和重力:待估计的变量为其中,为k时刻IMU坐标系中的速度,表示重力向量在相机初始帧中的表示,s为尺度因子;把世界坐标系换为相机坐标系c0,IMU的预积分为:
把21)中所述公式代入预积分,并且将要求的变量整理到方程的右边,对其进行最小二乘求解:其中,
25)相机坐标系转换为世界坐标系:相机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健李波郭一楠王凯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