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3024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阀门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包括主阀,主阀包括主阀控制腔,主阀阀前或阀后接有一控制管路,控制管路另一端分叉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主阀控制腔接通,控制管路在阀前/阀后连接点和分叉点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控制管路的分叉点至第二管路末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和分叉点之间安装有单向控制阀;还包括用于监测阀前、阀后流量状况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开闭的控制装置。通过感应回路和控制管路相互协调控制,有效预防阀前、阀后爆管情况,及时关闭主阀,切断爆管处水流,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设计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
技术介绍
输水管线经常有可能发生爆管事故,一旦爆管,爆管处将大量泄水,导致水淹事故,严重时可能危及到财务损失及人身安全。目前市面上的爆管切断阀普遍为机械工作形式,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在爆管情况发生时,阀门无法自动感应靠近爆管发生端的压力突变来控制自身切断,一旦人工失误,未及时查出爆管源头,将直接导致大量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应迅速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包括主阀,主阀包括主阀控制腔,主阀阀前或阀后接有一控制管路,控制管路另一端分叉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主阀控制腔接通,控制管路在阀前/阀后连接点和分叉点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控制管路的分叉点至第二管路末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和分叉点之间安装有单向控制阀;还包括用于监测阀前、阀后流量状况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开闭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包括PLC。进一步地,感应装置为流量传感器。进一步地,感应装置为压差传感器。进一步地,控制管路在阀前/阀后连接点与第一电动阀之间还安装有检修阀。更进一步地,控制管路在检修阀与第一电动阀之间还设置有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感应回路和控制管路相互协调控制,由感应装置感应阀前或阀后的流量或压力情况,控制装置即时对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发出开闭信号,使爆管发生端的介质即时被引流至主阀控制腔,主阀控制腔相当于一个压力调节腔,通过输送至其内的介质压力来控制主阀阀板关闭,有效预防阀前、阀后爆管情况,及时关闭主阀,切断爆管处水流,降低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的正常开启状态图(阀后爆管);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的爆管关闭状态图;图3为实施例2所述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的正常开启状态图(阀前爆管);图4为实施例2所述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的爆管关闭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其包括主阀,主阀包括主阀控制腔11、位于主阀控制腔内的膜片压板12、贯穿膜片压板的阀杆13和设于阀杆端部用于封闭主阀介质入口的阀板14,膜片压板12相当于主阀控制腔的腔底,主阀阀前15接有一控制管路2,控制管路另一端分叉成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第一管路21与主阀控制腔11接通,控制管路2在阀前连接点16和分叉点23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24,控制管路的分叉点23至第二管路22末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25,第一电动阀24和分叉点23之间安装有单向控制阀26,单向控制阀仅能使介质从第一电动阀处朝交叉点方向流动;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还包括用于监测阀前、阀后流量状况的感应装置3、与感应装置3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24和第二电动阀25开闭的控制装置4。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正常开启状态见图1,介质从阀前15进入,通过介质压力推动阀板14上升,使介质顺利进入阀后17,感应装置3实时跟进阀前阀后的压差状况,此状态下,控制装置4无异常信号发出,第一电动阀24是关闭状态。当阀后发生爆管时,需切断往阀后输送的介质源,此时感应装置3将感应到的压差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4,控制装置4立即发出令第一电动阀24开启和第二电动阀25关闭的指令,此时,阀前介质通过控制管路2流向主阀控制腔11,介质在主阀控制腔内下压膜片压板12,压力通过阀杆13传递至阀板14,使阀板缓闭,阀前介质再无法顺利流至阀后。在爆管处被修复后,人工操作控制后台,使控制后台指示控制装置4发出第一电动阀24关闭、第二电动阀25开启的指令,此时,主阀阀板14在介质压力作用下重新开启,阀板在上升过程中带动膜片压板12上升,使主阀控制腔11内的介质顺着第二管路22排出,主阀整体处于开启状态。具体地,控制装置4包括PLC,对感应装置的相关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感应装置3可为流量传感器,也可为压差传感器,通过灵敏感应压差变化来为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提供开启或关闭信息基础。控制管路2在阀前连接点16与第一电动阀24之间还安装有检修阀27,以便管线投产时或检修后通介质时,将管内空气经此阀排出,检修阀也可用以排除从介质中释出的气体,以免空气积在管中,以致减少过流断面积和增加管线的损失。此外,为防止阀前介质中的杂质堵塞控制管路,损坏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还需在检修阀27与第一电动阀24之间设置有过滤器28,将介质杂质充分滤除。实施例2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控制管路2端部接于主阀阀后17,第一电动阀24设置在控制管路阀后连接点和分叉点之间。本实施例的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工作过程同于实施例1,在此不作赘述。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包括主阀,其特征在于,主阀包括主阀控制腔,主阀阀前或阀后接有一控制管路,控制管路另一端分叉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主阀控制腔接通,控制管路在阀前/阀后连接点和分叉点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控制管路的分叉点至第二管路末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和分叉点之间安装有单向控制阀;还包括用于监测阀前、阀后流量状况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开闭的控制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包括主阀,其特征在于,主阀包括主阀控制腔,主阀阀前或阀后接有一控制管路,控制管路另一端分叉成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主阀控制腔接通,控制管路在阀前/阀后连接点和分叉点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第一电动阀,控制管路的分叉点至第二管路末端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动阀,第一电动阀和分叉点之间安装有单向控制阀;还包括用于监测阀前、阀后流量状况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信号连接并用于控制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开闭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式爆管自动切断控制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靖唐金鹏袁亚男欧立涛谭勇立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