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835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包括冲洗阀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阀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马桶便池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内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过流通道和至少一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水流流至所述过流通道时使得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气体部分或全部由所述排气通道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冲洗时,冲洗阀内的空气和排水管道内的空气大部分可以经由排气通道排出或存于排气通道内,避免大量空气经排水管道流至马桶便池底部的喷射孔处并与水混合喷出而产生的噪音,极大的改善了马桶冲洗装置在冲洗时的噪音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
技术介绍
马桶根据其冲刷水的来源基本可以划分为有水箱式和无水箱式两种大类。有水箱式的马桶,其大多数通过水箱中存储的水来冲刷马桶,无水箱式的马桶,其多数是直接与自来水管连通,利用自来水的水压冲刷马桶。上述无水箱式马桶的便池都是通过排水管道与控制水流通断的冲洗阀连通。当马桶开始冲洗时,冲洗阀打开,水夹杂着排水管道内残余的空气快速流出排水管道后经由马桶便池上的喷射孔喷出,造成空气压缩后带着水分膨胀产生音爆。特别是,当喷射孔位于马桶便池水封之下时,且喷射孔口径较小时,由于水流比较急,水流内部如果混合有比较多的空气时,从喷射孔喷出的水流会在喷射孔处产生比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其在冲洗时,冲洗阀内的空气和排水管道内的空气大部分可以经由排气通道排出或存于排气通道内,避免大量空气经排水管道流至马桶便池上的喷射孔处并与水混合喷出而产生的噪音,极大的改善噪音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包括冲洗阀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阀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马桶便池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内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过流通道和至少一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水流流至所述过流通道时使得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气体部分或全部由所述排气通道排出。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轴向延伸;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的径向方向内外布置,所述过流通道围绕在所述排气通道之外,或者,所述排气通道围绕在所述过流通道之外;或者,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的径向方向并列布置。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形成于一排气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套设于所述排水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的外壁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过流通道。优选的,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顶端还设有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排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与外部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排气通道之间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常态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以供所述排气通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单向阀在水流和/或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孔。优选的,所述过流通道内还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对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水流进行导流。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排水管道轴向延伸的导流筋条,所述导流筋条周向间隔设置并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流道。优选的,所述冲洗阀包括一出水通道,所述排水管道与所述出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出水通道上设有防虹吸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通道和所述排水管道纵向并列设置,所述出水通道的顶部与所述排水管道的顶部通过过水腔相连通,所述防虹吸机构包括连通所述过水腔与外界的第二通气孔和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相配合的防虹吸座,所述出水通道未出水时,所述防虹吸座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并打开所述第二通气孔,所述出水通道出水时,所述防虹吸座在所述出水通道的水流压力下向上运动并关闭所述第二通气孔。优选的,所述冲洗阀为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进水通道与供水管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水管道接通马桶的主冲水道以对所述马桶便池底部的喷射孔进行供水,所述排水管道未排水时,所述排水管道上或所述主冲水道上具有与所述马桶便池的水封面相平齐的存水面,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与所述存水面之间具有间隔。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的距离为10mm-9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所述排水管道内设有至少一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水流流至所述过流通道时使得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气体部分或全部由所述排气通道排出,从而避免大量空气经排水管道流至马桶便池上的喷射孔处并与水混合喷出而产生的噪音,极大的改善噪音问题。2.将排气通道设于排水管道内,排气通道占据了排水管道的一部分内部空间,从而使得排水管道内的过流通道的空间较小,进而使得需要排出的空气量也较少,进一步降低噪音。3.所述排气通道形成于一排气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套设于所述排水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的外壁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过流通道。这样布置排气管道和排水管道,由于排气管道的外壁和排水管道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小,水很容易充满该间隙形成的过流通道,从而有利于将空气往排水管道的底部挤压,提高排气效果。3.所述排气通道的顶端设有排气腔,排气腔上设有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用于冲洗阀打开出水时,允许出水通道、过水腔和排水管道中的空气在水的挤压下经由所述排气通道和所述第一通气孔排出,从而降低因空气产生的噪音。4.所述排气腔与排气通道之间上还设有一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常态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以供所述排气通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单向阀在水流和/或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孔,使排气通道仅起到排气作用,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水由排气通道流出。5.通过在所述过流通道内设置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将所述过流通道分隔成相对独立的若干流道,并且所述导流机构对各所述流道内的水流进行导流,从而实现对水流进行分流及导流,使得每个流道的空气不会相互窜动,排气效果更好。6.所述出水通道上还设有防虹吸机构,出水通道与排水管道之间设有过水腔,所述防虹吸机构包括连通所述过水腔与外界的第二通气孔和与所述第二通气孔相配合的防虹吸座。该第二通气孔用于冲洗阀止水时,允许空气进入出水通道中,从而防止虹吸现象产生。本专利技术由于设有排气通道,冲洗阀止水时,外界空气经由第二通气孔进入出水通道,进入出水通道的空气大部分可以在排水时通过排气通道排出,因此不会因为设置了第二通气孔而产生较大噪音,本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具有防虹吸结构的冲洗阀,可以十分有效地降低带有防虹吸结构的冲洗阀的噪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在马桶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剖视结构图(未进水状态);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剖视结构图(刚进水状态);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的剖视结构图(进水后稳定状态);图中:马桶座体1;马桶便池2;冲洗阀3;主冲水道4;洗净水道5;供水管6;进水通道11;进水端111;出水通道12;排水管道20;过流通道23;排气管道30;排气腔31;第一通气孔32;导流机构40;导流筋条41;流道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包括冲洗阀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阀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马桶便池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内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过流通道和至少一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水流流至所述过流通道时使得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气体部分或全部由所述排气通道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6 CN 20201018257021.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包括冲洗阀和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冲洗阀相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与马桶便池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道内设有供水流流动的过流通道和至少一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气通道,水流流至所述过流通道时使得所述过流通道内的气体部分或全部由所述排气通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轴向延伸;
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的径向方向内外布置,所述过流通道围绕在所述排气通道之外,或者,所述排气通道围绕在所述过流通道之外;或者,
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过流通道沿所述排水管道的径向方向并列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形成于一排气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套设于所述排水管道内,所述排气管道的外壁与所述排水管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过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的底端与所述过流通道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顶端还设有与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腔,所述排气腔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排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与外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马桶冲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与所述排气通道之间还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常态状态下打开所述第一通气孔以供所述排气通道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单向阀在水流和/或气流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第一通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滨钟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