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涉及一种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CO2RR)的电解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实际需求自由组装成T-EC两室(液-液)和T-GDE三室(气-液-液)的多功能电解池装置。
技术介绍
电催化CO2转化为燃料或其他有用的化学物质被认为是一种可控的、环保高效的最有希望的途径。然而,CO2固有的化学惰性及其高的键能使其活化过程特别困难,CO2电还原过程中同时伴随着H2等副产物的产生,导致了CO2电还原的法拉第效率低等问题。电催化反应的装置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例如电解质溶液的pH,气体的溶解与扩散,产物的分离检测,以及反应效率等,因此电解池装置对反应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常用的的H型电解池是典型的两室电解池,但是阴阳两极相隔较远,传质距离大,能量损耗高,以及电解质溶度的变化,导致反应效率低,同时原料气CO2需要溶解在电解液中,而三室电解池增加了气室可以实现反应气体直接进样,常用的三室电解池是燃料电池改装的,气体流场小,有效催化面积小,会发生渗液现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且通过密封垫片实现密封的阳极室流通槽板、质子交换膜、阴极室流通槽板和端板部件;/n阳极室流通槽板上设有凹部,形成阳极腔室;在阳极室流通槽板上分别开有气体进、出口,液体进、出口和两个安装了中空螺丝的通孔,其中一个中空螺丝处插入对电极;气体进、出口的设置为下进上出;阳极腔室内液体为下进上出;/n阴极室流通槽板内设中空的阴极腔室,在阴极室流通槽板上分别开有气体进、出口,液体进、出口和两个安装了中空螺丝的通孔,其中一个中空螺丝处插入参比电极;阴极腔室内气液均为下进上出;/n端板部件为端板,或为具备与阴极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设置且通过密封垫片实现密封的阳极室流通槽板、质子交换膜、阴极室流通槽板和端板部件;
阳极室流通槽板上设有凹部,形成阳极腔室;在阳极室流通槽板上分别开有气体进、出口,液体进、出口和两个安装了中空螺丝的通孔,其中一个中空螺丝处插入对电极;气体进、出口的设置为下进上出;阳极腔室内液体为下进上出;
阴极室流通槽板内设中空的阴极腔室,在阴极室流通槽板上分别开有气体进、出口,液体进、出口和两个安装了中空螺丝的通孔,其中一个中空螺丝处插入参比电极;阴极腔室内气液均为下进上出;
端板部件为端板,或为具备与阴极腔室相通的二氧化碳通道且可内置工作电极的端板结构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端板部件为端板时,阴极室流通槽板的另一个中空螺丝处插入工作电极,工作时,二氧化碳按照下进上出的原则接入阴极室流通槽板上的气体进、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结构组件由气室流道槽板、工作电极固定板和工作电极组成;
气室流道槽板上设置有两层凹形导流槽:矩形导流槽和气体导流槽,气体导流槽设置于矩形导流槽下层;气体导流槽内设置有挡块,用于延长气体在气体导流槽内的停留时间;气室流道槽板的两侧上、下部分别开有一个与槽板内气体流道相连通的孔;
工作电极固定板上与工作电极的碳纸扩散层接触的位置均开有与所述气体导流槽相通的窗口;
工作电极由两侧的工作电极固定板固定后,贴合放置于矩形导流槽四周的凹槽上,外侧的工作电极固定板与气室流道槽板边缘表面持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电解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流槽为S型导流槽;所述S型导流槽上在与工作电极的碳纸扩散层接触的部分具有一个类十字架结构,形成四个小窗口流道;工作电极固定板上与工作电极的碳纸扩散层接触的位置均开有与所述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颖,伍万贵,项生昌,马秀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