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72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0
本申请设计除垢除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数计,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包括酸10%‑50%、络合剂5‑10%、缓蚀剂0.5‑2%、润湿剂3‑10%、彩码指示剂0.05‑2%、余量去离子水。本申请提供的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具有快速指示清洗终点是否达到、使得金属清洗完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
本申请涉及除垢除锈剂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
技术介绍
中央空调的冷却水系统主要靠冷却塔散热,水在冷却塔中滴溅成无数的小水珠或在填料表面成膜状流动,充分与空气接触,把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微生物、腐蚀性气体带入冷却水中。此外,由于水持续蒸发、泄露、分散,也使水中的杂质浓度不断增加,从而造成系统接触面上结垢,极易造成盘管堵塞、机组及管路附件腐蚀,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中央空调水系统中的污垢主要有三种:1)水垢。水中含Ca2+、Mg2+离子,因水的不断浓缩、水温升高而容易沉积在换热器的传热面上,形成一层硬垢。2)锈垢。金属腐蚀时,在金属表面生成各种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沉积物。3)微生物粘泥。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黏液物与冷却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粘聚,常形成难以处理的污垢。目前,对中央空调换热器主机和冷却塔的清洗主要以酸洗为主。如公开号为CN104099191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以盐酸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中央空调清洗剂。清洗剂各原料按重量份计(以1000kg计):将工业级盐酸(含量为37.2%)85kg,先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加入905kg水,再依次加入乌洛托品4kg~5kg,苯胺1kg~2kg,乙酸4kg~5kg;反复搅拌30mmin至混合完成后,静止4小时后灌装得到成品。又如公开号为CN101086065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固体状的以磺酸为主要成分的清洗中央空调主机的除垢除锈剂,固体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氨基磺酸75%~85%、多元膦酸类螯合剂5%~10%,氟化物硅垢溶解促进剂5%~1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醚类渗透剂1%~5%,所述缓蚀剂为液体,由乌洛托品、苯胺、甲基苯并三氮唑按重量比为2:2:1混合制备而成。上述专利均采用加入有机酸或无机酸的方式,来达到除锈除垢的目的,而在清洗过程中,没有具体指标来判定清洗终点是否达到,实际生产中均靠施工人员靠眼睛观察来判断。但人眼判断有一定的误差,若清洗终点未达到,导致清洗不完全;若清洗终点过了,则导致金属表面被二次腐蚀,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具有快速指示清洗终点是否达到、使得金属清洗完全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包括:酸10%-50%、络合剂5-10%、缓蚀剂0.5-2%、润湿剂3-10%、彩码指示剂0.05-2%、余量去离子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制备的清洗剂中各原料组分合理搭配,酸可除锈除垢,络合剂用来络合铁、钙等多种金属离子,也可用来分散水中的难溶性无机盐,使得难溶性无机盐在金属表面产生污垢的过程得到干扰甚至阻止,起到一种阻垢剂的作用;清洗剂中的润湿剂采用表面活性剂,可溶解水垢表面的油污,从而提高清洗剂去除水垢的能力;缓蚀剂可以减缓酸对设备和管道金属材质的腐蚀;彩码指示剂主要用以判断清洗终点,当清洗剂中有效成分被消耗掉时,清洗剂pH值就会变大,彩码指示剂相应发生颜色变化,用以指示清洗剂失效或清洗完成。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酸选自氨基磺酸、巯基乙酸、甲酸、乙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酸采用有机酸,如氨基磺酸、巯基乙酸、甲酸和乙酸,可采用无机酸,如盐酸,也可采用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复合,主要针对设备的不同锈蚀情况,采用不同的酸类型,达到较好的清洗除锈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酸选自氨基磺酸、巯基乙酸、甲酸、乙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酸采用有机酸,如氨基磺酸、巯基乙酸、甲酸和乙酸,可采用无机酸,如盐酸,也可采用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复合,主要针对设备的不同锈蚀情况,采用不同的酸类型,达到较好的清洗除锈效果。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络合剂选自柠檬酸、葡萄糖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谷氨酸N,N-二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和乙二胺二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加入络合剂,即金属螯合剂,可利用自身的酸性和所带的活性基团的优异的络合能力,再加上表面活性剂、渗透剂等作用,将附着在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垢污等剥离、润湿、分散、螯合至清洗液中,以达到清洗的目的。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缓蚀剂选自硫脲、六次甲基四胺和阳离子烷基咪唑啉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在清洗剂中加入缓蚀剂,以防止金属表面被酸过度腐蚀。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润湿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PlurafacLF221、LF901和LutensolXL80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表面活性剂在清洗剂中起到吸附、渗透、乳化、溶解、洗涤等作用,其主要是将设备表面的油污乳化并分散到清洗剂中,方便酸液对设备表面进行除锈除垢。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彩码指示剂选自甲基黄、甲基红、甲基橙、溴酚蓝、溴甲酚蓝和石蕊中的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清洗剂按照配比配成工作液,然后对设备进行清洗,为防止反应速度过快,可将清洗液分成多次加入,例如再次加入含有甲基红的清洗剂时,若清洗剂变为红色,则表明反应终点以达到,清洗已完成。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还包括质量百分数为0.1-0.5%的复合抗菌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央空调系统中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黏液物与冷却水中的各种污染物粘聚,常形成难以处理的污垢,即微生物粘泥,通过在清洗剂中加入抗菌剂,可达到持续抗菌的目的,以杀死微生物,减少微生物粘泥的出现。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复合抗菌剂为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其制备方法为:将1g的羧甲基壳聚糖加入到25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250mL浓度为2mmol/L的硝酸银溶液,搅拌加热到50-60℃,反应1h后冷却至20-25℃,滴加浓度为1m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搅拌反应0.5h,即得到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的复合抗菌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是一种广谱杀菌剂,本申请利用羧甲基壳聚糖中大量存在的-NH2与Ag+发生配位反应,羧甲基壳聚糖的大分子链伸展开形成一种多孔腔的基体材料,同时在加热搅拌的作用下,银离子能够进入到羧甲基壳聚糖大分子内部结构中,与分子链上的-NH2发生配位反应,最后加入到硼氢化钠溶液,其与银离子接触,发生还原反应,将Ag+还原为Ag,从而发挥杀菌抗菌的作用。此外,羧甲基壳聚糖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抗菌性的水溶性聚糖衍生物,当酸洗剂清洗完成之后,残留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银可持续发挥杀菌抗菌作用。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在酸洗剂中加入彩码指示剂,可用来指示清洗剂失效或清洗是否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包括:酸10%-50%、络合剂5-10%、缓蚀剂0.5-2%、润湿剂3-10%、彩码指示剂0.05-2%、余量去离子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该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包括:酸10%-50%、络合剂5-10%、缓蚀剂0.5-2%、润湿剂3-10%、彩码指示剂0.05-2%、余量去离子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选自氨基磺酸、巯基乙酸、甲酸、乙酸和盐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剂选自柠檬酸、葡萄糖酸、羟基乙叉二膦酸、氨基三亚甲基膦酸、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二乙烯三胺五亚甲基膦酸、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谷氨酸N,N-二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和乙二胺二琥珀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的酸性除垢除锈清洗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选自硫脲、六次甲基四胺和阳离子烷基咪唑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的酸性除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益锋张惠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