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58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其涉及搅拌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有分散叶片,所述分散叶片位于所述进料斗内。物料进入进料斗内,转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使分散叶片转动,分散叶片对大尺寸物料进行切割、混合和分散,物料均匀混合分散之后,再进入下方的机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
本技术涉及搅拌机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
技术介绍
砂浆是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浆,也作砂浆。砂浆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叫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湿拌砂浆是指胶凝材料、细集料、外加剂和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各种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用搅拌运输车运至使用地点,放入专用容器储存,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砂浆拌合物。湿拌砂浆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即可同时进行湿拌砂浆的生产。砂浆和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用到搅拌机进行物料的搅拌混合。公告号为2046737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水泥搅拌机,包括搅拌机本体,搅拌机本体为长方体搅拌桶,搅拌机本体顶部设有进料口,搅拌机本体一侧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挡板,挡板设有门阀,搅拌机本体里面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搅拌机本体一侧设有支架,搅拌机本体底部设有车轮。将物料从进料口加入搅拌机本体内,通过搅拌轴和搅拌桨叶的转动,对搅拌机本体内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一些大尺寸的物料直接从进料口加入机体内,通过搅拌装置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搅拌混合的时间较长,降低了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将大尺寸的物料先进行切割分散后再进入机体内,来进行搅拌混合,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轴的外侧壁设有分散叶片,所述分散叶片位于所述进料斗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物料进入进料斗内,转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使分散叶片转动,分散叶片对大尺寸物料进行切割、混合和分散,物料均匀混合分散之后,再进入下方的机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散叶片与所述转轴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分散叶片周向均匀固定于所述套管的外侧壁,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依次螺纹穿设于所述套管与所述转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依次螺纹穿设于套管与转轴,将套管与转轴固定,将分散叶片固定于转轴的外侧壁,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拆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平行设有一对,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轴分别同轴固定有齿轮,一对所述齿轮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与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一个转轴转动,通过一对齿轮啮合,使一对转轴发生相对转动,带动分散叶片进行物料的混合、切割和分散,扩大了切割分散的范围,提高了混合分散的效果,进一步提升机体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轴的外侧壁与所述进料斗侧壁的连接处设有轴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在转轴外侧壁与进料斗的侧壁的连接处进行转动支撑,进一步提高的转轴转动的稳定性,便于转轴和分散叶片稳定转动来对物料进行切割、分散和混合,安全可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斗沿垂直于所述进料斗的轴向滑移安装有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滑动,便于灵活控制进料斗的打开和关闭。当需要进料时,挡板使进料斗的通道打开。当物料在机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时,挡板将进料斗封闭,一方面减少外部灰尘杂质通过进料斗进入机体内,保证物料的质量;另一方面也阻止物料通过进料斗的开口飞溅至机体外,减少环境污染;安全可靠。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把手使挡板移动,灵活控制进料斗的打开和关闭,把手给操作人员提供一个施力部位,更加省力便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与所述机体上端的连接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与所述机体的上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进料斗与机体的连接处进行连接与支撑,进料斗的外侧壁、支撑杆和机体的上端面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使进料斗更加稳固而不易发生晃动,利于提升进料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进料斗的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机体上端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增加了支撑杆的端部与进料斗侧壁的连接与接触的面积,使支撑杆与进料斗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第二连接板增加了支撑杆的端部与机体上端面的连接与接触的面积,提高了支撑杆与机体连接的紧密性。第一连接板、支撑杆与第二连接板配合,使进料斗更加稳定而不易发生晃动,利于稳定进料。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机体、进料斗、转轴、转动机构和分散叶片的设置,物料进入进料斗内,转动机构带动转轴转动,使分散叶片转动,分散叶片对大尺寸物料进行切割、混合和分散,物料均匀混合分散之后,再进入下方的机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提升搅拌混合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产品质量。2.通过套管、分散叶片和紧固螺栓的设置,紧固螺栓依次螺纹穿设于套管与转轴,将套管与转轴固定,将分散叶片固定于转轴的外侧壁,固定性高的同时,便于拆装。3.通过挡板和把手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移动把手使挡板移动,便于灵活控制进料斗的打开和关闭。当需要进料时,挡板使进料斗的通道打开。当物料在机体内进行搅拌混合时,挡板将进料斗封闭,一方面减少外部灰尘杂质通过进料斗进入机体内,保证物料的质量;另一方面也阻止物料通过进料斗的开口飞溅至机体外,减少环境污染;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机体;11、支架;2、进料斗;3、支撑杆;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转轴;41、套管;42、紧固螺栓;43、轴承;5、分散叶片;61、电机;62、齿轮;7、挡板;7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包括支架11和安装于支架11上的机体1。机体1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料斗2,进料斗2的轴线竖直。进料斗2的外侧壁与机体1上端的连接处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料斗2的外侧壁与机体1的上端。支撑杆3的端部与进料斗2的外侧壁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一连接板31,支撑杆3的端部与机体1上端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二连接板32。物料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设有分散叶片(5),所述分散叶片(5)位于所述进料斗(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的侧壁转动穿设有转轴(4),所述转轴(4)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设有分散叶片(5),所述分散叶片(5)位于所述进料斗(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叶片(5)与所述转轴(4)外侧壁的连接处设有套管(41),所述套管(41)同轴套设于所述转轴(4)的外侧壁,所述分散叶片(5)周向均匀固定于所述套管(41)的外侧壁,所述套管(41)与所述转轴(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42)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42)依次螺纹穿设于所述套管(41)与所述转轴(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效率与效果的搅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平行设有一对,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轴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轴(4)分别同轴固定有齿轮(62),一对所述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坡白云易闫洪标刘正晨刘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鑫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