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在挡土墙施工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是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在挡土墙施工的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还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不仅占用空间,还具有污染环境的危害。常见的建筑垃圾包括渣土、废旧混凝土和砖块等,由于建筑垃圾种类杂乱、品质不一,很难进行有效的废物利用。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被运往郊外或城市周边进行简单填埋或露天堆存,这不仅浪费了土地和资源,还污染了环境;另外,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多,建筑业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长期以来,由于砂石骨料来源广泛易得,价格低廉,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材料因而随意开采,从而导致资源枯竭,山体滑坡,河床改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生产和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生骨料由于具有孔隙率高、吸水率高、压碎指标低等不足之处,一般不能直接使用。目前虽然有报导将再生骨料改性后用做道路填料,但此类填料铺设成的路基、路面强度较低,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挡土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方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水泥为250-350kg、天然砂为500-600kg、5-20mm再生骨料400-500kg、20-40mm再生骨料400-500kg、40-80mm再生骨料500-650kg和增强剂25-35kg,控制水灰比在0.40-0.5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每方混凝土中各组分的含量:水泥为250-350kg、天然砂为500-600kg、5-20mm再生骨料400-500kg、20-40mm再生骨料400-500kg、40-80mm再生骨料500-650kg和增强剂25-35kg,控制水灰比在0.40-0.5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还经过改性处理;所述的改性处理具体步骤为:将再生骨料放入放入柠檬酸溶液中浸泡3-6h,用水清洗干净后,再放入可再分散粉、云母粉和二甲基硅烷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配成的改性液浸泡1-2h,晾干,即完成再生骨料的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中固含量为1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中可再分散粉、云母粉和二甲基硅烷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质量比为1-5:3-8:1-3。
技术研发人员:闫志勇,袁小军,刘祥喜,莫开生,韦魏,陈超,黄炜雄,莫大源,黄文基,邓达和,梁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集团海河水利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