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50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包括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外壁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外壁焊接有轴承,且轴承外壁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轴心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挡片,所述支撑柱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部外壁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流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其排气管的连接处设有可以调节气体流通速度的分流板,使用者可以旋转分流板,错开弧形挡片与固定板上分流孔的位置,从而控制气体流速,且第二排气管上设有冷却装置,可以使得除雾元件工作在合适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而造成除雾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
技术介绍
在脱硫脱硝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中含有的硫酸、硫酸盐、二氧化硫等,会造成风机、热交换器及烟道的玷污和严重腐蚀,除雾器的功能是把烟气夹带的雾粒、浆液滴捕集下来。但是在传统的管式烟气除雾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将除雾元件放置在排气管内部,对排放的烟气进行除雾,但是由于排放的烟气流速不均匀,会使得除雾元件的除雾效率大大降低,当过快的排出会造成除雾效果不达标,且由于烟气过热,除雾元件长时间工作在过高的环境中,会使得除雾效果降低,也会造成排放的烟气不达标,造成二次污染。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172069.2)公开了“一种烟气处理除雾器装置”,该烟气处理除雾器装置在框架内部设有多个过滤板,且过滤板为波形结构,通过调节过滤板的竖直角度,从而改变烟气运行路径,进而改变烟气与过滤板的触碰面。但是该除雾装置缺少能够控制气体流速的装置,当需要处理的烟气流速过大,会导致除雾元件无法及时除雾,这样排放的烟气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除雾元件长时间工作在较高的温度中,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包括第一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2),且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中心外壁焊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外壁焊接有轴承(4),且轴承(4)外壁设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轴心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挡片(6),所述支撑柱(3)远离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板(7),且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7)顶部外壁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流孔(8),所述第二固定板(7)顶部焊接有第二排气管(9),且第二排气管(9)的内部固定有除雾元件(10),所述第二排气管(9)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治理用电除雾器,包括第一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管(1)的顶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板(2),且第一固定板(2)的顶部中心外壁焊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中部外壁焊接有轴承(4),且轴承(4)外壁设有分流板(5),所述分流板(5)轴心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挡片(6),所述支撑柱(3)远离第一固定板(2)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固定板(7),且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7)顶部外壁均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分流孔(8),所述第二固定板(7)顶部焊接有第二排气管(9),且第二排气管(9)的内部固定有除雾元件(10),所述第二排气管(9)的内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冷却管(11),所述冷却管(11)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2),且冷却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排水管(13),所述第二排气管(9)的外壁焊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弧形散热片(14),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固定支架(15),且固定支架(15)的顶部固定有散热扇(16),所述第二排气管(9)的一侧外壁设有观察口(17)。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