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板、极板系统以及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47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板、极板系统以及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其为两端均开放的中空圆柱体,圆柱体的顶端与壳体法兰盖板连接;壳体法兰盖板上开设有出水口及排气口;圆柱体内侧壁上部连接有阴、阳极接线盒;圆柱体的底端连接有封头,电极支撑板固定连接于圆柱体内部的底端且其上开设有用于使流体通过的小孔;封头开设有进水口并连接有进水管;射流器,射流器的出口与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封头内并与位于封头内的布水弯头的入口相连;封头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的轴线与布水弯头出口的轴线同心;极板系统,其放置在电极支撑板上且极板导电杆与阴、阳极接线盒相连接;搅拌系统,其与极板系统同轴线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板、极板系统以及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极板、极板系统以及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属于电絮凝水处理

技术介绍
电絮凝主要是针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电化学方法。电絮凝反应器内的阴阳两极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有效的微气泡及絮体,有效的微小气泡及絮体能起到高效净化剂的作用。但是在电解过程中极板产生的高浓度离子液会阻碍反应发生,絮体如果不能有效排出设备,会降低设备反应效果。为使极板周围不形成高浓度离子液区域,现有方案是采用风机曝气或者增加搅拌电机,扰动极板周围区域液流。但是,使用风机势必提高能耗,增加运行成本,现有搅拌技术的搅拌叶片和极板之间的沉积物不易去除,越积越多。控制极板周围不产生高浓度离子液区,叶片需要较高转速,较高转速又会打散絮体并增高能耗。因此,提供一种新型极板、极板系统以及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已经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板,其特征在于,该极板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且在该极板上沿着半径方向开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槽,沿该极板圆周方向在其圆周边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极板定位孔及若干个极板接电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板,其特征在于,该极板的圆心处开设有通孔,且在该极板上沿着半径方向开有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槽,沿该极板圆周方向在其圆周边缘分别设置有若干个极板定位孔及若干个极板接电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为纯铝板、铁板或钛基涂敷稀有金属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宽度为25-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定位孔的个数为1-100个,极板接电孔的个数为1-100个。


5.一种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极板,分别用作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所述接电极板位于该极板系统的两端,两端的接电极板之间设置有若干非接电极板;所述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同心层叠排列并且该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的槽在空间上呈螺旋上升状态;
极板定位螺杆依次穿过所述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的极板定位孔并采用极板定位套对极板进行分隔,以对该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进行定位,该极板定位螺杆的底部及顶部分别采用定位螺母固定;
极板接电螺杆依次穿过所述接电极板及非接电极板的极板接电孔,接电螺杆保护套套设于极板接电螺杆上,以使极板接电螺杆穿过非接电极板的极板接电孔时保证该极板接电螺杆与非接电极板不直接接触;极板导电杆通过压紧螺母及垫片固定在极板接电卡子上,该极板接电卡子通过压紧螺母及垫片固定于极板接电螺杆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接电极板的个数为1-200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定位套、极板定位螺杆、定位螺母及接电螺杆保护套的材质为PVDF或PTFE。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极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接电螺杆、极板接电卡子、极板导电杆、压紧螺母及垫片的材质为不锈导电材质。


9.一种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及搅拌电絮凝反应装置包括:
壳体,其为两端均开放的中空圆柱体,该中空圆柱体的顶端通过壳体法兰与壳体法兰盖板相连接;该壳体法兰盖板上开设有出水口及排气口;
所述中空圆柱体内侧壁上部连接有若干阴、阳极接线盒;
该中空圆柱体的底端连接有封头,电极支撑板固定连接于中空圆柱体内部的底端,且该电极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用于使流体通过的小孔;该封头开设有进水口并连接有进水管;
射流器,该射流器的出口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该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文李向伟杨晓峰刘昌显芮群英姚薇程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