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义昌专利>正文

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72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手臂固定装置和训练装置,所述的床体上方的一侧设有手臂固定装置,所述的床体远离手臂固定装置的一端设有训练装置,所述的训练装置包括两根立柱和一个横杆,所述的横杆上设有两组滑轮装置,所述的滑轮装置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滑轮,所述的床体远离立板的一侧设有与滑轮装置相配合的传动轮;所述的床体底部设有牵引装置,所述的牵引装置包括定板和动板,所述的床体底部设有与动板相配合的槽一,所述的动板通过凸起在槽一内滑动,所述的定板和动板之间设有多组可拆卸的弹簧,所述的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设有牵引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方便收纳,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
本技术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内科经过大手术后的患者,由于长期生活难以自理,且在病人久卧病床之后肌体僵硬、血液流动不畅、腿部肌肉疼痛等,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护理训练,如果请陪护,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且在户外透气时,如果不能继续进行按摩理疗,则使得在透气的同时,身体得不到放松,同时由于康复过程中,会存在肢体不协调的现象,比如,在进行抬腿的过程中,患者上身会不自主的抬起,影响训练效果,因此需要一种研究一种能够对患者进行肢体协调康复护理的训练器材,使得患者身体得到放松而加快恢复的同时,也大大的减轻了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并确保患者在其上能够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1)、手臂固定装置(2)和训练装置(3),所述的床体()上方的一侧设有手臂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固定装置(2)包括立板(4),所述的立板(4)的两侧滑动设有压板(5),所述的立板(4)两侧设有与压板(5)相配合的滑槽(6),所述的压板(5)的一端设有转轴(7),所述的转轴(7)一端位于滑槽(6)内,另一端穿过压板(5),所述的压板(5)以转轴(7)为轴转动,所述的压板(5)靠近床体(1)的一侧设有凹槽(8),所述的凹槽(8)内设有气囊(9);/n所述的床体(1)远离手臂固定装置(2)的一端设有训练装置(3),所述的训练装置(3)包括两根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内科康复训练床,包括床体(1)、手臂固定装置(2)和训练装置(3),所述的床体()上方的一侧设有手臂固定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臂固定装置(2)包括立板(4),所述的立板(4)的两侧滑动设有压板(5),所述的立板(4)两侧设有与压板(5)相配合的滑槽(6),所述的压板(5)的一端设有转轴(7),所述的转轴(7)一端位于滑槽(6)内,另一端穿过压板(5),所述的压板(5)以转轴(7)为轴转动,所述的压板(5)靠近床体(1)的一侧设有凹槽(8),所述的凹槽(8)内设有气囊(9);
所述的床体(1)远离手臂固定装置(2)的一端设有训练装置(3),所述的训练装置(3)包括两根立柱(10)和一个横杆(11),所述的横杆(11)固定设置在两个立柱(10)之间,所述的立柱(10)为伸缩结构且滑动设置床体(1)的两侧,所述的横杆(11)上设有两组滑轮装置(12),所述的滑轮装置(12)包括两个倾斜设置的滑轮,所述的床体(1)远离立板(4)的一侧设有与滑轮装置(12)相配合的传动轮(13);
所述的床体(1)底部设有牵引装置(14),所述的牵引装置(14)包括定板(15)和动板(16),所述的动板(16)位于定板(15)靠近传动轮(13)的一侧,所述的床体(1)底部设有与动板(16)相配合的槽一(17),所述的动板(16)通过凸起(18)在槽一(17)内滑动,所述的定板(15)和动板(16)之间设有多组可拆卸的弹簧(19),所述的动板(16)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昌罗龙腾蒋光坤
申请(专利权)人:杨义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