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2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肛管,包括:肛管本体和储便袋,其中,所述肛管本体上部的侧壁外周固定套接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充气后可与肠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肛管本体的外周还粘贴有多片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位于第一气囊的下方,且沿肛管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可配合粘贴于肛周,所述储便袋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肛管本体的末端。该新型肛管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避免脱管,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避免粪便通过吻合口,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肛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肛管。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直肠癌发病率较高,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多采用气管插管或者单纯的橡胶管作简易的肛管,外接外科手套,收集粪便,以防止术后吻合口瘘,但是,上述简易肛管不能够有效的避免粪便通过吻合口,无法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同时,患者的舒适度差,肛管易脱管。因此,研制一种新型肛管,以提高其稳定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效避免粪便通过吻合口,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肛管,以解决现有简易肛管稳定性差,舒适度差,不能有效避免粪便通过吻合口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肛管,包括:肛管本体和储便袋,其中,所述肛管本体上部的侧壁外周固定套接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贴于肛管本体内壁且由肛管本体下部的侧壁伸出的第一气管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充气后可与肠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肛管本体的外周还粘贴有多片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位于第一气囊的下方,且沿肛管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可配合粘贴于肛周,所述储便袋可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肛管本体(1)和储便袋(2),其中,所述肛管本体(1)上部的侧壁外周固定套接第一气囊(11),所述第一气囊(11)通过贴于肛管本体(1)内壁且由肛管本体(1)下部的侧壁伸出的第一气管(14)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囊(11)充气后可与肠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肛管本体(1)的外周还粘贴有多片粘贴片(12),所述粘贴片(12)位于第一气囊(11)的下方,且沿肛管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可配合粘贴于肛周,所述储便袋(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肛管本体(1)的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肛管本体(1)和储便袋(2),其中,所述肛管本体(1)上部的侧壁外周固定套接第一气囊(11),所述第一气囊(11)通过贴于肛管本体(1)内壁且由肛管本体(1)下部的侧壁伸出的第一气管(14)与外界的充气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气囊(11)充气后可与肠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肛管本体(1)的外周还粘贴有多片粘贴片(12),所述粘贴片(12)位于第一气囊(11)的下方,且沿肛管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可配合粘贴于肛周,所述储便袋(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肛管本体(1)的末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本体(1)的顶部为圆顶,位于第一气囊(11)上部的肛管本体(1)的侧壁间隔开设有粪便流孔(1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11)充气并展开后呈环形或杯状。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肛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气囊(11)充气并展开后呈杯状时,所述第一气囊(11)的杯底部与肛管本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11)的杯身部与肛管本体(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宋洋冯勇乔雷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