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型划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32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型划艇,旨在解决现有的划艇结构复杂艇体笨重不轻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轻便型划艇,包括梭形的艇体,所述艇体开设有控制舱,所述控制舱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连接有控制绳,所述控制绳连接有用于控制方向的尾舵,所述艇体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艇体内填充有泡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轻便型划艇,在保证正常的转向控制功能同时,减轻了艇体的重量,使得艇体更轻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便型划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划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轻便型划艇。
技术介绍
划船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娱乐方式,另外,对于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员而言,划船都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竞技运动,不管划船是为了娱乐还是竞技,划船产业都不断的改进划艇的各种部件和划船爱好者所使用的装备,舵的结构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为了增加划艇的功能性,划艇结构以及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虽然功能越来越完善。例如公开号为CN101549745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划艇脚踏组件,在脚踏件上设置有鞋固定结构,鞋固定结构还设置有永磁体结构,这样通过鞋固定结构以及永磁体结构实现对脚踏板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划艇前进方向的控制,虽然实现了控制方向的功能,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由于结构比较多整体重量会随之增大,从而影响划艇的前进速度。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型划艇,艇体总体重量更轻,在保证正常功能的同时更为轻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轻便型划艇,包括梭形的艇体,所述艇体开设有控制舱,所述控制舱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踏板组件,所述踏板组件连接有控制绳,所述控制绳连接有用于控制方向的尾舵,所述艇体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艇体内填充有泡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踏板组件通过控制绳连接到尾舵上,由于踏板可以由塑料制成,其重量比较轻,并且控制绳的重量更为轻便,所以可以有效减轻艇体整体的重量,除此之外艇体有碳纤维材料制成,炭纤维是强度非常大并且质量非常轻的材料,既能满足艇体的强度要求,还能减轻艇体的重量,在艇体内还填充有泡沫,使得艇体为实心结构的同时还减轻了艇体的重量,提高了艇体的轻便性,另外通过控制踏板组件,使得控制绳带动尾舵转动,从而实现艇体的转向控制,这样在保证正常的转向功能的同时,还减轻了艇体整体的重量,使得艇体更轻便,提高其灵活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控制舱内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转动设置有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所述第一踏板连接有第一控制绳,所述第一控制绳的另一端穿过艇体连接于尾舵,所述尾舵连接有第二控制绳,所述第二控制绳穿过艇体连接于第二踏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踩动第一踏板时,第一踏板会带动第一控制绳向前移动,第一控制绳连接尾舵并带动尾舵转动,尾舵的转动又会带动第二控制绳向与第一控制绳运动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踏板向与第一踏板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便实现了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的联动作用,即第一踏板向前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踏板向后转动,同时控制尾舵实现向左或向右的转动,从而实现尾舵的转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尾舵包括开设于艇体上表面的圆柱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设置有空心的圆柱状的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动孔向下贯穿艇体开设,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艇体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板,所述转动杆位于安装盒内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可绕转动轴水平转动并且控制杆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绳,另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可以在转动孔内转动,并且当转动杆转动时可以带动转向板转动,转动杆是由控制杆的转动带动的,而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的联动作用可以带动控制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以及转向板实现转动,这样当转向板转动时,在转向板和水流之间相互的作用力下,使得艇体发生转向。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板由上向下呈上宽下窄的梯形设置,所述转向板边部呈向外逐渐变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板在水中主要起到转向的作用,梯形的结构使得转向板在转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最小,转向更灵活,转向板边部呈向外逐渐变薄,同样可以减小水的阻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杆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控制绳穿过通孔并反向缠绕连接有张紧组件,所述第二控制绳穿过通孔并反向缠绕连接于张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之间连接有张紧组件,张紧组件用于调节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的张紧力,由于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长期处于拉伸的状态,其张紧力有时会变松,因此设置张紧组件来调节其张紧度,使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能够时刻处于张紧状态,保证转向的灵敏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控制绳的连接杆,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二控制绳的连接管,所述连接杆和连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和连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需要将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的张紧力调大时,拧动连接杆使得连接杆向连接管内移动,从而使第一控制绳和第二控制绳张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艇体尾部由前向后在纵向方向上呈逐渐变薄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艇体尾部呈逐渐变薄设置,模仿鱼尾的结构,一方面使得艇体更稳定,避免左右发生歪斜,另一方面,使得艇体整体呈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舱底部开设有排水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舱内进入积水时,通过打开排水组件将水排出,避免影响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艇体上表面开设有至少四个互相连通的挂接孔,所述挂接孔内缠绕连接有挂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绳连接在挂接孔内,通过挂绳可以拴一些救生衣或救生圈等应急物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提供救援物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艇体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便于搬运时把持的把手,所述控制舱两侧设置有扶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艇体整体较大,设置把手可以便于搬运,在控制舱两侧设置扶手,便于操作者在划船间隙进行把手,增强便利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踏板组件控制控制绳的传动,通过控制绳控制尾舵的转向,从而控制艇体的转向,一方面可以保证艇体正常的转向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轻艇体的整体重量,使得艇体更轻便;其二,艇体内填充有泡沫材料,一方面减轻了艇体重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当发生撞船时,艇体漏水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踏板组件和排水组件的结构;图3为控制绳以及尾舵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艇体;2、控制舱;3、控制机构;4、踏板组件;5、控制绳;6、尾舵;7、支撑板;8、第一踏板;9、第二踏板;10、第一控制绳;11、第二控制绳;12、安装槽;13、安装盒;14、转动孔;15、转动杆;16、转向板;17、控制杆;18、通孔;19、张紧组件;20、连接杆;21、连接管;22、排水组件;23、挂接孔;24、挂绳;25、把手;26、扶手;27、排水口;28、排水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轻便型划艇,如图1所示,包括呈梭形的艇体1,艇体1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并且艇体1内部填充有泡沫,并且在艇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便型划艇,包括梭形的艇体(1),所述艇体(1)开设有控制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踏板组件(4),所述踏板组件(4)连接有控制绳(5),所述控制绳(5)连接有用于控制方向的尾舵(6),所述艇体(1)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艇体(1)内填充有泡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便型划艇,包括梭形的艇体(1),所述艇体(1)开设有控制舱(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舱(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3),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踏板组件(4),所述踏板组件(4)连接有控制绳(5),所述控制绳(5)连接有用于控制方向的尾舵(6),所述艇体(1)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并且所述艇体(1)内填充有泡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控制舱(2)内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转动设置有第一踏板(8)和第二踏板(9),所述第一踏板(8)连接有第一控制绳(10),所述第一控制绳(10)的另一端穿过艇体(1)连接于尾舵(6),所述尾舵(6)连接有第二控制绳(11),所述第二控制绳(11)穿过艇体(1)连接于第二踏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便型划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尾舵(6)包括开设于艇体(1)上表面的圆柱形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内固定设置有空心的圆柱状的安装盒(13),所述安装盒(13)底部开设有转动孔(14),所述转动孔(14)向下贯穿艇体(1)开设,所述转动孔(14)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位于艇体(1)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板(16),所述转动杆(15)位于安装盒(13)内的一端横向固定连接有控制杆(17),所述控制杆(17)可绕转动轴水平转动并且控制杆(17)的一端连接第一控制绳(10),另一端连接第二控制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琼毛立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东海阳光户外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