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9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定量控制装置;导管末端设置有接头;所述泵体包括筒体,筒体前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可沿筒体前后滑动的活塞;所述筒体内位于活塞后方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活塞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推板上开有螺孔,还包括与推板上的螺孔螺纹配合的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内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延伸出螺纹套与活塞固定连接。利用筒体和活塞替代现有的球囊作为持续供给药液的机构。筒体容纳药液,筒体为刚性,方便观察药液的剩余量。通过调节推板的位置压缩或者放松驱动弹簧,可以调节活塞承受的推力,用于调节流量。而吸取药液的时候如同注射器一样,无需其他设备辅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镇痛泵。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术后疼痛是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对手术后的疼痛只是默默忍受。其实,疼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药物或者工具来减轻或者达到无痛的。疼痛这个不良刺激,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例如对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精神方面的改变导致烦躁不安、忧郁,继之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体力的恢复;内分泌、激素的影响,直接和间接使各种身体功能发生改变。镇痛泵就是控制疼痛的一种工具。镇痛泵是一种液体输注装置,能使麻醉药物在血液中保持一个稳定的浓度,可以帮助用更少的药物达到更好的镇痛治疗。通常允许病人自行按压以在持续输注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额外输注剂量,因此治疗更加个体化,符合疼痛感觉个体化差异大的特征。专利2008202005423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微量镇痛泵,包括总储液泵、加药口、定量控制装置、连接导管、止液夹和针头,该利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球囊,利用其收缩力作用持续加注的动力。使用前,需要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后,再将药液转移到球囊中。此过程需要很大的压力才能使球囊扩张,因此通常都需要专门的球囊压力泵才能加注。并且对于球囊内剩余药液的量是无法估计的,所以没办法对已经输注入人体的药液量进行计算。另外现有镇痛泵流量的调节一般是采用节流器在导管上进行调节,调节形式非常粗犷,不容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其药液加注简单方便,流量控制较现有节流器形式更加精细,同时方便观察剩余药液。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连接有导管,导管末端设置有接头;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定量控制装置;所述泵体包括筒体,筒体前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可沿筒体前后滑动的活塞;所述筒体内位于活塞后方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活塞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推板上开有螺孔,还包括与推板上的螺孔螺纹配合的螺纹套;螺纹套后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动环,所述旋动环卡接在连接环后部,可与连接环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环前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设置在筒体后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内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延伸出螺纹套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轴向设置有导向台,所述推板和活塞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配合的凹槽。本技术利用筒体容纳药液,筒体为刚性,方便观察药液的剩余量。通过调节推板的位置压缩或者放松驱动弹簧,可以调节活塞承受的推力,用于调节流量。而吸取药液的时候如同注射器一样,无需其他设备辅助。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接杆后端延伸出筒体,并设置有拉柄。方便吸取药液的时候拉动活塞。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杆和螺纹套的长度差大于驱动弹簧的长度。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筒体前端设置有袖管,所述袖管与导管过盈配合。袖管方便抽取药液。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管为弹性的毛细管。由于流量=横截面积*流速,设置较小的横截面积,方便通过调节流速的方式来调节流量。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过滤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体由玻璃制成,其上标注有容量刻度。方便观察筒体内剩余的药液量,便于计算已经输注入人体内的药业量。具有上述结构的镇痛泵,利用刚性的筒体盛装药液,并利用弹簧替代现有的球囊作为动力进行持续输注。其有益之处在于:1、刚性的筒体方便观察其内部药液剩余量,而现有的球囊无法精确判断,只能大概估计。2、在向球囊加注药液时,由于球囊本身压力大,需要借助专用设备才能够加注。而本技术只需要通过连接杆拉动活塞即可利用负压进行药液吸取,其原理如同注射器。3、球囊的压力无法调节,只能通过在导管上的节流器来调节。而本技术可通过压缩或者舒展弹簧来调节推力,调节精度更高,调节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动环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筒体、2活塞、3连接杆、4螺纹套、5推板、6驱动弹簧、7导向台、8旋动环、9连接环、10袖管、11导管、12过滤器、13接头、14定量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连接有导管11,导管11上设置有过滤器12。所述导管1上设置有定量控制装置14;导管11末端设置有接头13。所述泵体包括筒体1,筒体1由玻璃制成,其上标注有容量刻度。筒体1前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可沿筒体1前后滑动的活塞2;所述筒体1内位于活塞2后方设置有推板5,所述推板5与活塞2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6;所述推板5上开有螺孔,还包括与推板5上的螺孔螺纹配合的螺纹套4;螺纹套4后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动环8,所述旋动环8卡接在连接环9后部,可与连接环9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环9前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设置在筒体1后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4内穿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前端延伸出螺纹套4与活塞2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内轴向设置有导向台7,所述推板5和活塞2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7配合的凹槽。连接杆3后端延伸出筒体,并设置有拉柄。连接杆3和螺纹套4的长度差大于驱动弹簧6的长度。筒体1前端设置有袖管10,所述袖管10与导管11过盈配合。导管11为弹性的毛细管,其孔径为0.9~1.1mm。过滤器12用于过滤药液中的杂质。而定量控制装置14是用于患者感到疼痛时自行加注药液的,可限时限量。定量控制装置14和过滤器12为现有技术,也不是本申请改进的重点,因此本申请中就不在赘述其结构。本申请中连接杆3和活塞2也可设计成可拆卸式,如螺纹连接。在持续输注时,可将连接杆3拆下,防止病人私自加注药液。吸取药液时,首先将连接环9与筒体1分离,使得螺纹套4松动可沿连接杆3前后滑动。此时驱动弹簧6也处于松动状态。拉动连接杆3,利用负压将药液吸取进筒体1内。再把连接环9旋紧在筒体1上使得螺纹套4固定,通过旋动环8驱动螺纹套4转动,使得推板5沿螺纹套4轴向行进以压缩驱动弹簧6。驱动弹簧6对活塞2持续提供推力,作为持续输注的动力。需要调节流量的时候,只需要通过旋动环8驱动螺纹套4,螺纹套4带动推板5前进或者后退,使得驱动弹簧6压缩或者松弛,从而增加或者减少对活塞2的推力。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连接有导管,导管末端设置有接头;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筒体,筒体前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可沿筒体前后滑动的活塞;所述筒体内位于活塞后方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活塞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推板上开有螺孔,还包括与推板上的螺孔螺纹配合的螺纹套;螺纹套后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动环,所述旋动环卡接在连接环后部,可与连接环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环前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设置在筒体后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内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延伸出螺纹套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轴向设置有导向台,所述推板和活塞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配合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连接有导管,导管末端设置有接头;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定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筒体,筒体前端封闭,内部设置有可沿筒体前后滑动的活塞;所述筒体内位于活塞后方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活塞之间设置有驱动弹簧;所述推板上开有螺孔,还包括与推板上的螺孔螺纹配合的螺纹套;螺纹套后端固定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旋动环,所述旋动环卡接在连接环后部,可与连接环相对转动;所述连接环前部设置有内螺纹,与设置在筒体后端的外螺纹配合;所述螺纹套内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前端延伸出螺纹套与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筒体内轴向设置有导向台,所述推板和活塞上均设置有与导向台配合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活塞式麻醉术后镇痛泵,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