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279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右端连通有曲管,所述竖管的内壁下方过盈配合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底部与血浆置换仪相连通,所述竖管的外侧设有密封组件。该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通过储液罐、抽液泵、竖管、支管和密封组件的配合,使得竖管和支管在连接时可实现预固定,进而降低连接难度,提升连接效率,且抵紧力度更大,进而使得密封性能更好,避免预冲液在流动时溢出,保证预充效果,通过储液罐、曲管、橡胶垫和除泡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注入预冲液时可对预冲液内的气泡进行消除,进而避免预冲液内气泡流通至血浆置换仪中,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
技术介绍
血浆置换(PE)是将全血引出体外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将患者的血浆舍弃,然后以同等速度将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浆代用品代替分离出的血浆回输进体内的过程,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血浆置换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体外循环血液净化疗法。现有技术中的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在连接时不可实现预固定,进而增大连接难度,降低连接效率,且抵紧力度不足,进而使得密封性能更不佳,使得预冲液在流动时容易溢出,降低预充效果,且不可对预冲液内的气泡进行消除,进而使得预冲液内气泡容易流通至血浆置换仪中,进而导致空气进入人体使得患者不适感加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进而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在连接时不可实现预固定,进而增大连接难度,降低连接效率,且抵紧力度不足,进而使得密封性能更不佳,使得预冲液在流动时容易溢出,降低预充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右端连通有曲管,所述曲管的顶部过盈配合有橡胶塞,所述储液罐的底部连通有短管,所述短管的底部与抽液泵的吸水端相连通,所述抽液泵的排水端连通有竖管,所述竖管的内壁下方过盈配合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底部与血浆置换仪相连通,所述竖管的外侧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卡板、橡胶垫、螺纹筒、第一轴承、耳板、销轴、卡杆和扭力弹簧;所述卡板的内壁与支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顶部与竖管的底部相抵紧,所述橡胶垫的上方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壁与竖管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竖管的外壁与第一轴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壁固接有四个耳板,所述耳板的外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底部与卡板的底部相卡接,所述销轴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耳板和卡杆相卡接。优选的,所述竖管与支管的连接处形状相契合。优选的,所述耳板呈环形等距分布。优选的,所述储液罐的内部设有除泡组件;所述除泡组件包括电机、第二轴承、转板、托槽、通孔、支架和开口;所述电机的左端通过支架与储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与储液罐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外壁等距固接有多个转板,所述转板的外侧设有托槽,所述托槽的顶部与储液罐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槽的左右两端均加工有通孔,所述托槽的底部开设有开口。优选的,所述开口与转板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通孔关于托槽轴对称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储液罐、抽液泵、竖管、支管和密封组件的配合,使得竖管和支管在连接时可实现预固定,进而降低连接难度,提升连接效率,且抵紧力度更大,进而使得密封性能更好,避免预冲液在流动时溢出,保证预充效果。通过储液罐、曲管、橡胶垫和除泡组件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注入预冲液时可对预冲液内的气泡进行消除,进而避免预冲液内气泡流通至血浆置换仪中,进而避免空气进入人体使得患者不适感加重,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进而方便人们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竖管、支管和血浆置换仪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图2中螺纹筒、第一轴承和耳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图1中储液罐、电机和托槽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储液罐,2、曲管,3、橡胶塞,4、短管,5、抽液泵,6、竖管,7、密封组件,701、卡板,702、橡胶垫,703、螺纹筒,704、第一轴承,705、耳板,706、销轴,707、卡杆,708、扭力弹簧,8、除泡组件,801、电机,802、第二轴承,803、转板,804、托槽,805、通孔,806、支架,807、开口,9、支管,10、血浆置换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包括储液罐1,储液罐1的右端连通有曲管2,曲管2用于向储液罐1内注入预冲液,曲管2的顶部过盈配合有橡胶塞3,橡胶塞3用于防尘,储液罐1的底部连通有短管4,短管4的底部与抽液泵5的吸水端相连通,抽液泵5的型号为K12,抽液泵5的排水端连通有竖管6,竖管6的内壁下方过盈配合有支管9,竖管6与支管9的连接处形状相契合,使得支管9可更快插入竖管6内,支管9的底部与血浆置换仪10相连通,竖管6的外侧设有密封组件7。密封组件7包括卡板701、橡胶垫702、螺纹筒703、第一轴承704、耳板705、销轴706、卡杆707和扭力弹簧708,卡板701的内壁与支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卡板701呈环形,卡板701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垫702,橡胶垫702的顶部与竖管6的底部相抵紧,橡胶垫702用于对支管9和竖管6之间密封,橡胶垫702的上方设有螺纹筒703,螺纹筒703的内壁与竖管6的外壁螺纹连接,竖管6使得螺纹筒703可上下旋动,管6的外壁与第一轴承70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轴承704的外壁固接有四个耳板705,第一轴承704使得耳板705受力时可转动,耳板705呈环形等距分布,使得卡杆707呈环形分布,进而对卡板701的限位更加稳定,耳板705的外端通过销轴706转动连接有卡杆707,销轴706使得卡杆707受力时可转动,卡杆707底部与卡板701的底部相卡接,销轴706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08,扭力弹簧70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耳板705和卡杆707相卡接,扭力弹簧708给予卡杆707向下限位的力。储液罐1的内部设有除泡组件8,除泡组件8包括电机801、第二轴承802、转板803、托槽804、通孔805、支架806和开口807,电机801的左端通过支架806与储液罐1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架806对电机801的型号起到固定作用,电机801的型号为CHR-31ZY-3162,电机801输出轴通过第二轴承802与储液罐1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轴承802使得电机801的输出轴可自由转动,电机801的输出轴外壁等距固接有多个转板803,抓板803呈环形等距斜向放置,转板803的外侧设有托槽804,托槽804的顶部与储液罐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托槽804的左右两端均加工有通孔805,通孔805用于排液,通孔805关于托槽804轴对称分布,托槽804的底部开设有开口807,开口807与转板803对应设置,使得气泡通过开口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包括储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的右端连通有曲管(2),所述曲管(2)的顶部过盈配合有橡胶塞(3),所述储液罐(1)的底部连通有短管(4),所述短管(4)的底部与抽液泵(5)的吸水端相连通,所述抽液泵(5)的排水端连通有竖管(6),所述竖管(6)的内壁下方过盈配合有支管(9),所述支管(9)的底部与血浆置换仪(10)相连通,所述竖管(6)的外侧设有密封组件(7);/n所述密封组件(7)包括卡板(701)、橡胶垫(702)、螺纹筒(703)、第一轴承(704)、耳板(705)、销轴(706)、卡杆(707)和扭力弹簧(708);/n所述卡板(701)的内壁与支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701)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垫(702),所述橡胶垫(702)的顶部与竖管(6)的底部相抵紧,所述橡胶垫(702)的上方设有螺纹筒(703),所述螺纹筒(703)的内壁与竖管(6)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竖管(6)的外壁与第一轴承(7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704)的外壁固接有四个耳板(705),所述耳板(705)的外端通过销轴(706)转动连接有卡杆(707),所述卡杆(707)底部与卡板(701)的底部相卡接,所述销轴(706)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08),所述扭力弹簧(70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耳板(705)和卡杆(707)相卡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血浆置换仪的预冲装置,包括储液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1)的右端连通有曲管(2),所述曲管(2)的顶部过盈配合有橡胶塞(3),所述储液罐(1)的底部连通有短管(4),所述短管(4)的底部与抽液泵(5)的吸水端相连通,所述抽液泵(5)的排水端连通有竖管(6),所述竖管(6)的内壁下方过盈配合有支管(9),所述支管(9)的底部与血浆置换仪(10)相连通,所述竖管(6)的外侧设有密封组件(7);
所述密封组件(7)包括卡板(701)、橡胶垫(702)、螺纹筒(703)、第一轴承(704)、耳板(705)、销轴(706)、卡杆(707)和扭力弹簧(708);
所述卡板(701)的内壁与支管(9)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701)的顶部固接有橡胶垫(702),所述橡胶垫(702)的顶部与竖管(6)的底部相抵紧,所述橡胶垫(702)的上方设有螺纹筒(703),所述螺纹筒(703)的内壁与竖管(6)的外壁螺纹连接,所述竖管(6)的外壁与第一轴承(70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704)的外壁固接有四个耳板(705),所述耳板(705)的外端通过销轴(706)转动连接有卡杆(707),所述卡杆(707)底部与卡板(701)的底部相卡接,所述销轴(706)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708),所述扭力弹簧(708)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耳板(705)和卡杆(707)相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慧芳闫文浩殷竞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