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光坤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5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清洗槽、消毒槽、支撑架、控制台、暖风机和针盘,所述清洗槽和消毒槽连接处外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消毒槽外侧靠近支撑杆一侧设有暖风机;所述支撑杆朝向清洗槽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端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牵引带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为T型支架,所述支撑架分为横臂和直臂两部分,所述横臂上远离直臂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设有挂住针盘的横杆,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分别通过牵引绳与横杆连接,所述直臂为7字型结构,所述直臂一端与横臂中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全程自动清洗、消毒和风干,多种消毒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
技术介绍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在中医内科,针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针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医疗方法,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针灸所使用的针具如果消毒不彻底,医生手部沾染病菌很容易造成感染,进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后果十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而当前并没有专门给针灸所用针具消毒的装置,多采用酒精或酒精灯进行消毒,这种消毒方法,消毒不彻底,且每次只能小批量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消毒彻底、操作简单和可大批量消毒的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清洗槽、消毒槽、支撑架、控制台、暖风机和针盘,所述清洗槽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清洗槽一侧与消毒槽连接,所述消毒槽一侧设有进液管,所述清洗槽和消毒槽连接处外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消毒槽外侧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设有暖风机;所述支撑杆上端设有控制台,所述支撑杆朝向清洗槽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端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通过牵引带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为T型支架,所述支撑架分为横臂和直臂两部分,所述横臂上远离直臂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导轨内设有挂住针盘的横杆,所述导轨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分别通过牵引绳与横杆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横杆,另一端绕在电机二的中心轴上,所述直臂为7字型结构,所述直臂一端与横臂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可滑动的滑块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针盘中轴处设有挂钩,所述针盘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控制台与电机一、电机二、暖风机均是电性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集清洗、消毒与风干一体,全程无需人工,且经过多道消毒程序,消毒更加彻底,可拆卸的针盘方便收集针具。作为改进,所述清洗槽一侧嵌有超声波装置,超声波装置可以清洗的更加干净。作为改进,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这有在清洗槽的对角处,且进水管设置在下端,进水管设置在上端,进水管设置在下端,可使水流对流,出水管设置在上端,可限制水位。作为改进,所述暖风机上设有两个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可在风干的同时进行最后一次消毒杀菌。作为改进,所述清洗槽和消毒槽底部均设有排水孔,可方便不使用时将水或消毒液排出。作为改进,所述通孔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型结构,可以将针具卡在其中,防止针具掉落。作为改进,所述横杆上设有环形凹槽,可防止针盘滑动。作为改进,所述控制台包括显示屏、开关、设定键、紫外线灯开关和暖风机开关,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的电机二与横杆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的针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的暖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清洗槽,2、消毒槽,3、支撑架,4、控制台,5、暖风机,6、针盘,7、进水管,8、出水管,9、进液管,10、支撑杆,11、卡槽,12、电机一,13、显示屏,14、开关,15、设定键,16、紫外线灯开关,17、暖风机开关,18、横臂,19、直臂,20、导轨,21、横杆,22、电机二,23、滑块,24、超声波装置,25、紫外线灯管,26、挂钩,27、通孔,28、凹槽,29、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清洗槽1、消毒槽2、支撑架3、控制台4、暖风机5和针盘6,所述清洗槽1两侧分贝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进水管7与出水管8位于对角位置,且进水管7水平高度低于出水管8,进水管7位于底部,出水管8位于上部,清洗时水处于流动状态,且进水管7与出水管8上下错开可使水对流,提高清洗效果,所述清洗槽1一侧嵌有超声波装置24,使用超声波清洗,可进一步增强清洗效果,所述清洗槽1与消毒槽2连接,所述消毒槽2一侧设有进液管9,所述清洗槽1和消毒槽2在设有进水管7一侧设有共用的出水口29,当消毒架不使用时可排出液体,所述清洗槽1和消毒槽2连接处外侧设有支撑杆10,所述消毒槽2设有支撑杆10一侧设有暖风机5,所述暖风机5上设有两个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管可在风干的同时进行消毒杀菌;所述支撑杆10朝向清洗槽1一侧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上端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通过牵引带与支撑架3连接,当需要调节支撑架3高度时,电机一12开启正转,牵引带牵引支撑架3上升,电机一12开启反转,支撑架3下降;所述支撑架3为T型支架,所述支撑架3分为横臂18和直臂19两部分,所述横臂18上设有导轨20,导轨20内设有挂住针盘6的横杆21,所述横杆21可在导轨20内滑动,所述横杆21上设有凹槽28可配合针盘上的挂钩26,防止针盘6滑动,所述导轨20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机二22,所述两个电机二22分别通过牵引绳与横杆21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横杆21,另一端绕在电机二22的中心轴上,电机二22同向转动,其中一根牵引绳收紧,另一个牵引绳伸展,即可实现横杆21移动,所述直臂19为7字型结构,所述直臂19一端连接横臂18,另一端设有滑块23,可滑动的滑块23设置在卡槽11内,所述滑块23可限制直臂19仅能在卡槽内上下移动,不可左右移动或翻转;所述针盘6中轴处设有挂钩26,所述针盘6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7,所述通孔27为漏斗型结构,上宽下窄,上部直径略大于针具直径,方便放置针具,也防止针具脱落;所述支撑杆10一端连接控制台4,所述控制台4包括显示屏13、开关14、设定键15、紫外线开关16和暖风机开关17,所述显示屏13可显示当前状态以及操作指令,所述设定键15可设定清洗和消毒的时长以及次数,所述紫外线开关16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关闭紫外线灯管25,所述暖风机开关17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清洗槽(1)、消毒槽(2)、支撑架(3)、控制台(4)、暖风机(5)和针盘(6),所述清洗槽(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清洗槽(1)一侧与消毒槽(2)连接,所述消毒槽(2)一侧设有进液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1)和消毒槽(2)连接处外侧设有支撑杆(10),所述消毒槽(2)外侧靠近支撑杆(10)的一侧设有暖风机(5);/n所述支撑杆(10)上端设有控制台(4),所述支撑杆(10)朝向清洗槽(1)一侧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上端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通过牵引带与支撑架(3)连接;/n所述支撑架(3)为T型支架,所述支撑架(3)分为横臂(18)和直臂(19)两部分,所述横臂(18)上远离直臂(19)的一侧设有导轨(20),所述导轨(20)内设有挂住针盘(6)的横杆(21),所述导轨(20)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分别通过牵引绳与横杆(21)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横杆(21),另一端绕在电机二(22)的中心轴上,所述直臂(19)为7字型结构,所述直臂(19)一端与横臂(18)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块(23),所述可滑动的滑块(23)设置在卡槽(11)内;/n所述针盘(6)中轴处设有挂钩(26),所述针盘(6)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7),/n所述控制台(4)与电机一(12)、电机二(22)、暖风机(5)均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消毒架,包括清洗槽(1)、消毒槽(2)、支撑架(3)、控制台(4)、暖风机(5)和针盘(6),所述清洗槽(1)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清洗槽(1)一侧与消毒槽(2)连接,所述消毒槽(2)一侧设有进液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槽(1)和消毒槽(2)连接处外侧设有支撑杆(10),所述消毒槽(2)外侧靠近支撑杆(10)的一侧设有暖风机(5);
所述支撑杆(10)上端设有控制台(4),所述支撑杆(10)朝向清洗槽(1)一侧设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上端设有电机一(12),所述电机一(12)通过牵引带与支撑架(3)连接;
所述支撑架(3)为T型支架,所述支撑架(3)分为横臂(18)和直臂(19)两部分,所述横臂(18)上远离直臂(19)的一侧设有导轨(20),所述导轨(20)内设有挂住针盘(6)的横杆(21),所述导轨(20)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电机二(22),所述电机二(22)分别通过牵引绳与横杆(21)连接,所述牵引绳一端固定连接横杆(21),另一端绕在电机二(22)的中心轴上,所述直臂(19)为7字型结构,所述直臂(19)一端与横臂(18)中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块(23),所述可滑动的滑块(23)设置在卡槽(11)内;
所述针盘(6)中轴处设有挂钩(26),所述针盘(6)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27),
所述控制台(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坤杨义昌罗龙腾
申请(专利权)人:蒋光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