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军双专利>正文

一种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21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一种助行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架、位于支架底部前端的前行走轮、位于支架底部后端的后行走轮、以及位于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的中行走轮,所述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的中行走轮设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连接有电子时间继电器,在支架上还设有蓄电池、以及电源按钮,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电源按钮、蓄电池电性连接。本新型通过电子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制动装置,可间隔性的使本新型制动,从而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在间隔性的练习中,病人能得到休息和放松,且通过间隔性的练习,有利于病人调整姿态,掌握要领,逐渐培养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可控感,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行器
本新型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助行器。
技术介绍
助行器是一种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练习行走的器具,多用于保健科中各类行走不便的病人的康复治疗。现有技术中的助行器结构简单,病人使用时,由于身体无力,经常会前倾于助行器上,助行器下端的行走轮在病人体重的压力下向前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病人缺乏控制助行器行走并适时停止的能力,练习过程紧张而又慌乱,影响了练习的效果。虽然有些助行器配备了制动闸把手,但由于病人的手不够灵活,依然难以自助操作,在实际使用中,需要配备专人看护,病人自身的可控感低,成就感的积累也很缓慢。以上种种情况不利于病人的康复,现需要一种能够帮助病人循序渐进提升行走能力,能够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且有助于病人提升可控感和成就感的助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新型公开了一种助行器,该助行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电子时间继电器控制助行器在间隔的时间内停止,从而使病人间隔性的进行行走练习,有助于提升病人的安全感,在间隔练习的过程中,病人可逐渐克服紧张情绪,随着行走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可控感和成就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助行器,包括支架、位于支架底部前端的前行走轮、位于支架底部后端的后行走轮、以及位于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的中行走轮,所述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的中行走轮设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连接有电子时间继电器,在支架上还设有蓄电池、以及电源按钮,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电源按钮、蓄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的支架包括横杆,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的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斜杆,所述的斜杆的底端连接有前行走轮;还包括分别与两侧的竖杆的底端后表面固定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的扶杆,所述的扶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所述的立杆的底端连接有后行走轮;两侧所述的立杆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延伸的连杆,所述的连杆的底端连接有中行走轮,两侧的中行走轮的轴的相对端通过滑竿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的斜杆的中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加强杆,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铰接耳、支杆、以及滑套,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固定端与加强杆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伸缩端与铰接耳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杆左右各有1个,任一支杆的上端均与铰接耳铰接,所述的滑套也有2个,分别滑接于滑竿的外表面两侧,所述的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左侧或右侧的滑套的侧壁外表面铰接,所述的滑套的外侧端设有与中行走轮配合使用的摩擦片。优选的,所述的中行走轮上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竖杆的前端面还固定连接有置物篮。优选的,所述的斜杆与立杆的中上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还滑动连接有套管,两侧的套管之间还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坐板。优选的,所述的电源按钮设置于竖杆的侧表面。优选的,所述的竖杆的侧表面还设有电子时间继电器的调节按钮,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电源按钮、调节按钮、蓄电池电性连接。本新型一种助行器的有益效果为:本新型通过电子时间继电器控制的制动装置,可间隔性的使本新型制动,从而增强了病人的安全感,在间隔性的练习中,病人能得到休息和放松,且通过间隔性的练习,有利于病人调整姿态,掌握要领,逐渐培养成就感,同时也提高了可控感,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附图说明图1:本新型的侧面剖视图;图2:本新型的后视图;1:横杆,2:电源按钮,3:竖杆,4:扶杆,5:立杆,6:后行走轮,7:连杆,8:中行走轮,9:前行走轮,10:斜杆,11:电子时间继电器,12:蓄电池,13:置物篮,14:调节按钮,15:套管,16:连接杆,17:电动推杆,18:铰接耳,19:支杆,20:坐板,21:加强杆,22:滑竿,23:摩擦片,24: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助行器,包括支架、位于支架底部前端的前行走轮9、位于支架底部后端的后行走轮6、以及位于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的中行走轮8,所述的前行走轮9和后行走轮6为万向轮,所述的中行走轮8设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连接有电子时间继电器11,在支架上还设有蓄电池12、以及电源按钮2,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11、电源按钮2、蓄电池12电性连接;所述的支架包括横杆1,所述的横杆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杆3,所述的竖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斜杆10,所述的斜杆10的底端连接有前行走轮9;还包括分别与两侧的竖杆3的底端后表面固定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的扶杆4,所述的扶杆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5,所述的立杆5的底端连接有后行走轮6;两侧所述的立杆5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延伸的连杆7,所述的连杆7的底端连接有中行走轮8,两侧的中行走轮8的轴的相对端通过滑竿22固定连接;两侧的所述的斜杆10的中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加强杆21,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17、铰接耳18、支杆19、以及滑套24,所述的电动推杆17的固定端与加强杆21的中部外表面固定连接、伸缩端与铰接耳18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杆19左右各有1个,任一支杆19的上端均与铰接耳18铰接,所述的滑套24也有2个,分别滑接于滑竿22的外表面两侧,所述的支杆19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左侧或右侧的滑套24的侧壁外表面铰接,所述的滑套24的外侧端设有与中行走轮8配合使用的摩擦片23;所述的中行走轮8上设有防滑纹;所述竖杆3的前端面还固定连接有置物篮13;所述的斜杆10与立杆5的中上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在连接杆16上还滑动连接有套管15,两侧的套管15之间还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坐板20;所述的电源按钮2设置于竖杆3的侧表面;所述的竖杆3的侧表面还设有电子时间继电器的调节按钮14,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11、电源按钮2、调节按钮14、蓄电池12电性连接。本新型的使用原理:待康复病人使用本新型时,手握横杆1,站立于扶杆4之间;此时,可将坐板20调节到病人的臀部后面(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比如挂钩,螺栓等),也可以仅将坐板20置于病人的前面;进一步的,由于电子时间继电器11提前设定了制动装置的通断电时间,病人只需要跟随通断电的节奏,在本新型制动时,停止行走,在此间隙内调整姿势,并获得休息和放松;由于交替性的行走和休息,恰好符合渐进式放松的原理,因此,可以使病人在练习中逐渐放松下来,且通过间隔式的行走练习,逐渐积累成就感,同时可控感也不断提高;进一步的,在电子时间继电器11的控制下,电动推杆间歇性的将两侧的滑套24推向中行走轮,并通过摩擦片23使中行走轮制动,当本新型间隔性的制动时,病人获得了安全感,不必担心自己手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为:包括支架、位于支架底部前端的前行走轮、位于支架底部后端的后行走轮、以及位于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的中行走轮,所述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的中行走轮设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连接有电子时间继电器,在支架上还设有蓄电池、以及电源按钮,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电源按钮、蓄电池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行器,其特征为:包括支架、位于支架底部前端的前行走轮、位于支架底部后端的后行走轮、以及位于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的中行走轮,所述的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为万向轮,所述的中行走轮设有制动装置,所述的制动装置连接有电子时间继电器,在支架上还设有蓄电池、以及电源按钮,所述的制动装置依次与电子时间继电器、电源按钮、蓄电池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为:所述的支架包括横杆,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的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倾斜的斜杆,所述的斜杆的底端连接有前行走轮;还包括分别与两侧的竖杆的底端后表面固定连接且向后方延伸的扶杆,所述的扶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立杆,所述的立杆的底端连接有后行走轮;两侧所述的立杆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向前下方延伸的连杆,所述的连杆的底端连接有中行走轮,两侧的中行走轮的轴的相对端通过滑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助行器,其特征为:两侧的所述的斜杆的中下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向的加强杆,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铰接耳、支杆、以及滑套,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军双
申请(专利权)人:车军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