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216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包括感应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调节模块的上端,所述感应模块的上端设有模具切口,感应模块与调节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自动顶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降低了新模切模具安装后调试难度,减少模具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新的模切模具安装后,设备自动调节至水平,降低调试难度。随着生产过程的磨损,模具自动匹配平衡,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减少模具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加工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是用于对各种创伤、创口表面进行临时覆盖,使之免受细菌感染及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起到保护创口、创面,促进愈合的医用卫生材料。随着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和由此带来的溃疡、褥疮等疾病病人的增长,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伤口愈合、舒适度等要求也相应提高,医用敷料产品的需求平稳增长。在医用敷料加工过程中,模切是比较常用的工序,一般通过加工成需要的模具形状,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待加工材料轧切成所需形状的成型工艺。目前常见的模切模具主要缺陷在于:1、新更换模切模具后,需经过大量的调试平衡动作才能使用,对调试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2、当模切加工时,随着模切模具刀口和压力作用位置的磨损,需要不间断的调试才能继续生产,影响生产效率;3、当模切模具没有调整到绝对平衡进行生产时,导致模具使用寿命减少,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及其控制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包括感应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调节模块的上端,所述感应模块的上端设有模具切口,感应模块与调节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自动顶升装置。优选地,所述模具切口的高度为h1,4mm≤h1≤8mm。优选地,所述模具切口的宽度为m2,所述模具切口的长度为L1,75mm≤m2≤95mm,110mm≤L1≤130mm。优选地,所述调节模块的宽度为m3,所述调节模块的长度为L2,所述调节模块的高度为h4,140mm≤m3≤160mm,240mm≤L2≤260mm,30mm≤h4≤40mm。优选地,所述自动升降装置的深度为26mm≤h2≤30mm,半径为4mm≤r1≤6mm。优选地,所述感应模块的高度为h3,8mm≤h3≤12mm。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压力感应测试;S2、信号处理;S3、平衡自调节;S4、压力感应再反馈;其中,模具切口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成不同尺寸和形状,沿模具切口下,与感应模块接触位置,均匀分布有压力感应装置,用以感应刀口不同部位的压力并反馈到系统中;自动顶升装置为自动高度顶升装置,均匀分布在调节模块中,系统根据感应模块的反馈压力进行计算,并给出信号使自动顶升装置进行高度调整;当自动顶升装置调整后,压力模具下压,自适应平衡模具重新压力感应并计算,直至压力平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降低新模切模具安装后调试难度,减少模具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新的模切模具安装后,设备自动调节至水平,降低调试难度。随着生产过程的磨损,模具自动匹配平衡,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减少模具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自适应平衡模具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自适应平衡模具的俯视图。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01、模具切口;102、感应模块;201、自动顶升装置;202、调节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由感应模块102和调节模块202组成;感应模块102尺寸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10mm,模具切口101尺寸具体是,长为120mm,宽为85mm,切口高度为6mm;调节模块202尺寸具体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35mm,均匀分布有16个自动顶升装置201,自动顶升装置201尺寸深度为28mm,孔径半径为5mm;自动顶升装置201采用机械压力微传动机构,控制精度0.05mm,可以实现微压力调整。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由感应模块102和调节模块202组成;感应模块102尺寸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10mm,模具切口101尺寸具体是,长为120mm,宽为85mm,切口高度为6mm;调节模块202尺寸具体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35mm,均匀分布有16个自动顶升装置201,自动顶升装置201尺寸深度为28mm,孔径半径为3mm;自动顶升装置采用机械压力微传动机构,控制精度0.05mm,可以实现微压力调整。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由感应模块102和调节模块202组成;感应模块102尺寸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10mm,模具切口101尺寸具体是,长为120mm,宽为85mm,切口高度为6mm;调节模块202尺寸具体为,长为250mm,宽为150mm,高为35mm,均匀分布有16个自动顶升装置201,自动顶升装置201尺寸深度为20mm,孔径半径为3mm;自动顶升装置采用气动压力微传动机构,控制精度0.1mm,可以实现微压力调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调节模块的上端,所述感应模块的上端设有模具切口,感应模块与调节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自动顶升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模块和调节模块,所述感应模块设置在调节模块的上端,所述感应模块的上端设有模具切口,感应模块与调节模块之间设有若干个自动顶升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切口的高度为h1,4mm≤h1≤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切口的宽度为m2,所述模具切口的长度为L1,75mm≤m2≤95mm,110mm≤L1≤1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的宽度为m3,所述调节模块的长度为L2,所述调节模块的高度为h4,140mm≤m3≤160mm,240mm≤L2≤260mm,30mm≤h4≤4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平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幼强鲁建国曹黎明夏峰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