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080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一端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两交叉的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的交叉处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交叉处设置横杆,横杆穿过第一连杆的交叉处转动连接,横杆与第一通孔固定连接,第一筒体内设置中空的圆台,圆台大端面开口,且朝向第一通孔,圆台内壁顶部和底部设置导向槽,导向槽长度方向均沿圆台母线方向,导向槽上均安装滑块,滑块与对应的第一连杆内端通过铰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将胆结石方便取出体外,通过推动第二连杆将胆结石夹住,通过拉动第二连杆将胆结石放下,使用方便快捷,无需其他操作,能够提高医生进行手术的效率,减少病人疼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
本技术属于夹取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取胆结石的方式是切开对应的气管进行取石工作,但是传统的手术存在多种弊端,手术切口大,疼痛强,因此目前对于肝胆结石的处理逐渐向微创手术进行,但是没有专门用于肝胆结石手术的微创装置,因此目前采用微创方式进行肝胆结石的手术价格十分的昂贵,且操作复杂繁琐,取石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一端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置两交叉的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的交叉处位于第一通孔内,且交叉处设置横杆,横杆穿过第一连杆的交叉处转动连接,横杆与第一通孔固定连接,第一筒体内设置中空的圆台,圆台大端面开口,且朝向第一通孔,圆台内壁顶部和底部设置导向槽,导向槽长度方向均沿圆台母线方向,导向槽上均安装滑块,滑块与对应的第一连杆内端通过铰接连接,圆台小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第一筒体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一筒体(1)一端开设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内设置两交叉的第一连杆(3),两个第一连杆(3)的交叉处位于第一通孔(2)内,且交叉处设置横杆(4),横杆(4)穿过第一连杆(3)的交叉处转动连接,横杆(4)与第一通孔(2)固定连接,第一筒体(1)内设置中空的圆台(5),圆台(5)大端面开口,且朝向第一通孔(2),圆台(5)内壁顶部和底部设置导向槽(6),导向槽(6)长度方向均沿圆台(5)母线方向,导向槽(6)上均安装滑块(7),滑块(7)与对应的第一连杆(3)内端通过铰接连接,圆台(5)小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8),第一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1),第一筒体(1)一端开设第一通孔(2),第一通孔(2)内设置两交叉的第一连杆(3),两个第一连杆(3)的交叉处位于第一通孔(2)内,且交叉处设置横杆(4),横杆(4)穿过第一连杆(3)的交叉处转动连接,横杆(4)与第一通孔(2)固定连接,第一筒体(1)内设置中空的圆台(5),圆台(5)大端面开口,且朝向第一通孔(2),圆台(5)内壁顶部和底部设置导向槽(6),导向槽(6)长度方向均沿圆台(5)母线方向,导向槽(6)上均安装滑块(7),滑块(7)与对应的第一连杆(3)内端通过铰接连接,圆台(5)小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杆(8),第一筒体(1)另一端面开设第二通孔(9),第二连杆(8)穿过第二通孔(9),第二连杆(8)与第二通孔(9)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肝胆外科临床用取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体(1)由一端开口的第二筒体(101)和第一圆板(102)组成,且第一圆板(102)外侧面与第二筒体(101)开口处通过轴承连接,第一圆板(102)中心开设第一通孔(2),所述的第二连杆(8)外端侧面设置数个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泽吴天根柯阳张成徐佳王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