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双鑫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205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床板、挡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内壁固定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部固定焊接于所述上底座内壁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之间设有升降装置,通过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通过顶杆顶部固定连接上底座,使气缸在推出顶杆时,上底座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分离,通过该升降装置,可方便行动不便的病人上躺到床板上,节省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时间和力气,通过床板一侧分段设有防辐射罩,可以保护病人在X光检查过程中保护不需要被照射的部位,本设置简单且能节省大量搬运病人所影响的时间,提高病人就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活体组织的特性)是经由结果(观测影像信号)反推而来,目前临床上在给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做X光检查时,通常要有多名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协助方可完成,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操作难度,同时X射线对身体正常器官的放射性损伤,然而在患者无法自由移动时,此时对患者穿戴防护服等防护设施时,会更加麻烦影响其医护人员工作的进度以及其对后续工作时工作进度的降低,而且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类予以马甲类的铅服,在使用是若是患者检测部位在胸腔或者腹部是就无法穿戴防护服,从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能够方便搬运,防辐射的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床板、挡板,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床板(1)、挡板(2),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上底座(31)、下底座(32),所述上底座(31)底部两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上固定座(33),所述下底座(32)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下固定座(34),所述上固定座(33)与下固定座(34)各为两对,分别互相平行对称设置于上底座(31)和下底座(32)上,所述上固定座(33)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上支撑臂(35),所述下固定座(34)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下支撑臂(38),所述上支撑臂(35)一端与下支撑臂(38)一端螺栓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座(33)分别固定有第一剪叉臂(36)和第二剪叉臂(3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射线防护装置,包括:床板(1)、挡板(2),升降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上底座(31)、下底座(32),所述上底座(31)底部两侧对称固定焊接有上固定座(33),所述下底座(32)顶部两侧对称固定有下固定座(34),所述上固定座(33)与下固定座(34)各为两对,分别互相平行对称设置于上底座(31)和下底座(32)上,所述上固定座(33)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上支撑臂(35),所述下固定座(34)通过螺栓转动连接有下支撑臂(38),所述上支撑臂(35)一端与下支撑臂(38)一端螺栓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座(33)分别固定有第一剪叉臂(36)和第二剪叉臂(37),所述第一剪叉臂(3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的上支撑臂(35)与内侧上固定座(3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剪叉臂(3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的上支撑臂(35)与外侧上固定座(33)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剪叉臂(36)和第二剪叉臂(37)的另一端通过一滚轮抵触在下基座上,所述上底座(31)和下底座(32)内壁固定放置有气缸(5),所述气缸(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顶杆(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双鑫郑永兰
申请(专利权)人:邝双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