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慧慧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2040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筒体的内壁下方设有触觉针,所述触觉针的顶部设有缓冲组件,所述触觉针的外侧设有杀菌组件,所述筒体的右侧设有观察组件。该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通过触觉针、缓冲组件和筒体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对患者受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使用者用力过猛对患者患处造成二次伤害,通过观察组件和筒体的配合,使得使用者可通过放大镜观察患者患处的同时使用触觉针检测,进而避免检查位置不精准等情况发生,通过电池槽、锂电池、第二铜片和杀菌组件的配合,使得紫外线灯可对使用后的触觉针进行照射,进而对消毒杀菌,延长触觉针使用寿命,提升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
技术介绍
皮肤触觉感受器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称为触觉,皮肤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最多,其次是头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不可对患者受力起到缓冲作用,使用者用力过猛容易对患者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且不可通过放大镜观察患者患处的同时使用触觉针检测,进而容易导致检查位置不精准等情况发生,同时不可对使用后的触觉针进行照射,进而无法消毒杀菌,缩短触觉针使用寿命,同时在多次使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细菌传播等危害,降低安全性,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不可对患者受力起到缓冲作用,使用者用力过猛容易对患者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且不可通过放大镜观察患者患处的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顶部固接有把手(3),所述螺纹杆(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间隙配合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外端与筒体(1)的内壁固接在一起,所述筒体(1)的左端固接有电池槽(6),所述电池槽(6)的底部固接有第一铜片(11),所述电池槽(6)的内壁卡接有锂电池(10),所述电池槽(6)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盖板(12),所述筒体(1)的内壁下方设有触觉针(13),所述触觉针(13)的顶部设有缓冲组件(7),所述触觉针(13)的外侧设有杀菌组件(8),所述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的顶部固接有把手(3),所述螺纹杆(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的左右两端分别间隙配合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外端与筒体(1)的内壁固接在一起,所述筒体(1)的左端固接有电池槽(6),所述电池槽(6)的底部固接有第一铜片(11),所述电池槽(6)的内壁卡接有锂电池(10),所述电池槽(6)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盖板(12),所述筒体(1)的内壁下方设有触觉针(13),所述触觉针(13)的顶部设有缓冲组件(7),所述触觉针(13)的外侧设有杀菌组件(8),所述筒体(1)的右侧设有观察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7)包括套筒(701)、支杆(702)和弹簧(703),所述套筒(701)的顶部与滑块(4)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套筒(701)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支杆(702),所述支杆(702)的底部与触觉针(13)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支杆(702)和套筒(701)的外壁均套接有弹簧(703),所述弹簧(7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4)和触觉针(13)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触觉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8)包括紫外线灯(801)、第二铜片(802)、销轴(803)、扭力弹簧(804)和内六角螺栓(805),所述紫外线灯(801)的外端与筒体(1)的内壁下方固接在一起,所述紫外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李慧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