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连接结构以及无螺母锤击固定法,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连接方式安装过程繁琐和安装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金属片材,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和柱部,所述柱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相邻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倾斜设置以形成抵接面;金属片材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柱部插入至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安装孔的内沿弯折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安装孔的内沿与所述抵接面相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金属片材的韧性,配合限位部和抵接面能够有效限制连接件与金属片材的相对位置,安装牢固,整个操作过程仅需连接件的插入动作便可实现安装,操作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装连接结构以及无螺母锤击固定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快装连接结构以及无螺母锤击固定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螺母固定法、自攻丝固定法、自钻丝固定法、拉铆钉固定法、拉铆母固定法、热钻拉伸攻丝法等。现有的螺栓螺母固定法在操作时,通常需要同时操作螺母和螺栓才能够实现连接固定,操作过程较为麻烦;现有的自攻丝固定法或自钻丝固定法在操作时,如果攻丝或者钻丝力度过大,容易导致滑扣现象的发生,固定不够牢固;现有的拉铆钉固定法在操作时,安装过程较为复杂繁琐;现有的拉铆母固定法或者热钻拉伸攻丝法,虽然固定较为牢固,但是其零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并该固定方法在日常中很少使用;由此,现有的连接件以及连接方式,或者实际安装较为繁琐,或者固定不够牢固,或者生产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存在着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快装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连接件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和安装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安装孔的直径小于环形凸起的外径,在安装时,便于推动安装孔的内沿弯折,从而实现连接件与金属片材的安装;柱部插入至安装孔内能使安装孔内沿弯折并形成折弯段,折弯段与插接面垂直相抵,配合限位部,限位效果显著,从而使安装更加牢固;插接槽靠近限位部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减少连接时环形凸起对金属片材安装孔内沿的阻力,安装更加省力;环形凸起设置为螺旋形凸起,便于生产的同时,结构更加多样;安装孔连通设置有直缝,一方面通过金属片材自身的韧性,方便连接件柱部的快速进入,另一方面便于金属片材内沿的弯折;直缝远离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防裂孔,有效避免安装时金属片材受连接件的冲击而发生开裂;柱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设置有倒角,进一步便于安装等);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快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金属片材,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的柱部,所述柱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相邻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倾斜设置以形成抵接面;金属片材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连接件与金属片材连接时,所述柱部插入至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安装孔的内沿弯折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内,所述安装孔的内沿与所述抵接面相抵。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设置为圆形,所述安装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优选地,所述柱部插入至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安装孔的内沿弯折并形成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端部与所述抵接面垂直相抵。优选地,所述插接槽靠近所述限位部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优选地,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为螺旋状凸起,所述螺旋状凸起相邻两周凸起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优选地,所述金属片材上与所述安装孔连通设置有直缝,所述直缝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个,所有所述直缝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周向设置。优选地,所述金属片材上设置有防裂孔,所有所述直缝远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均连通设置有所述防裂孔;优选地,所述防裂孔形状设置为圆形。优选地,所述柱部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设置有倒角。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快装连接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和金属片材,连接件和金属片材相互配合,用于待连接物件的固定;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部和设置在所述限位部上的柱部,所述柱部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相邻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插接槽,所述插接槽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侧倾斜设置以形成抵接面,所述金属片材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金属片材连接的过程中,将所述柱部插入至所述安装孔内并带动安装孔的内沿发生弯折,安装孔的内沿弯折后插入至插接槽内,并与抵接面相抵,本专利技术不但通过金属片材、抵接面和限位部相互配合,有效提高限位效果,使连接更加牢固,而且整个操作过程仅需连接件的插入动作便可实现安装,安装便捷,效率高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螺母锤击固定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固定方法安装繁琐和安装不牢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螺母垂直固定法,包括以下步骤:(i)对待连接物件进行开孔;(ii)采用冲床对金属片材冲压安装孔、直缝和防裂孔,所述直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防裂孔相连通,所述直缝的数量和所述防裂孔的数量相同,所有所述直缝相对于所述安装孔周向设置;(iii)将连接件的柱部对准所述开孔和所述安装孔,并锤击连接件的限位部,使所述柱部依次穿过所述开孔和所述安装孔,在锤击的过程中,所述安装孔的内沿向锤击方向弯曲并形成折弯段,当所述折弯段的端部插入至所述插接槽内并与抵接面相抵时,所述限位部与金属片材相抵,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金属片材连接完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螺母锤击固定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无螺母锤击固定法通过步骤(i)对待连接物件进行开孔,通过步骤(ii)对金属片材冲压安装孔、直缝和防裂孔,通过步骤(iii)将待连接物件牢固固定在金属片材上,在步骤(iii)中仅通过锤击推送连接件1便可实现待连接物件的固定,操作便捷省力,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连接件、安装孔和限位部相互配合,不但是安装状态稳定牢固,而且能够有效避免安装过程中金属片材的开裂,效果显著,同时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家电、汽车、电器、机电,电力、航空、铁路、通讯等多个领域,具有不用螺母,省时,高效,防止螺栓松动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快装连接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结构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安装状态简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快装连接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接件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安装状态简图。附图标记1、连接件;11、限位部;12、柱部;121、抵接面;122、插接槽;123、弧形面;2、金属片材;21、安装孔;22、直缝;23、防裂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装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1和金属片材2,金属片材2设置为多种形状,金属片材2设置为薄铁片,其中:连接件1包括限位部11和设置在限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和金属片材(2),其中:/n所述连接件(1)包括限位部(11)和设置在所述限位部(11)上的柱部(12),所述柱部(1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相邻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插接槽(122),所述插接槽(122)远离所述限位部(11)的一侧倾斜设置以形成抵接面(121);/n所述金属片材(2)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连接件(1)与金属片材(2)连接时,所述柱部(12)插入至所述安装孔(21)内,使所述安装孔(21)的内沿弯折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122)内,所述安装孔(21)的内沿与所述抵接面(121)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和金属片材(2),其中:
所述连接件(1)包括限位部(11)和设置在所述限位部(11)上的柱部(12),所述柱部(12)上设置有环形凸起,相邻所述环形凸起之间形成插接槽(122),所述插接槽(122)远离所述限位部(11)的一侧倾斜设置以形成抵接面(121);
所述金属片材(2)上设置有安装孔(21),所述连接件(1)与金属片材(2)连接时,所述柱部(12)插入至所述安装孔(21)内,使所述安装孔(21)的内沿弯折并插设在所述插接槽(122)内,所述安装孔(21)的内沿与所述抵接面(12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21)设置为圆形,所述安装孔(21)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部(12)插入至所述安装孔(21)内使所述安装孔(21)的内沿弯折并形成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端部与所述抵接面(121)垂直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122)靠近所述限位部(11)的一侧设置为弧形面(1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设置为螺旋状凸起,所述螺旋状凸起相邻两周凸起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1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装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材(2)上与所述安装孔(21)连通设置有直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刘秀生,
申请(专利权)人:刘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