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窗帘环
本技术涉及家具装饰
,特别涉及一种窗帘环。
技术介绍
现有的窗帘环为封闭式的环状结构。在安装窗帘环时,需要将窗帘环从窗帘杆的一端穿过,才能套设在窗帘杆上。如果想增加、减少或更换一个窗帘环,都先要将窗帘杆拆下,再将窗帘环套设在窗帘杆上或者从窗帘杆上取下来。由于窗帘杆一般位于高处,因此窗帘杆的拆卸很不方便,从而导致了窗帘环的取下或者更换较为繁琐复杂。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拆解的窗帘环。该窗帘环由两个分离的半环拼接组成。在安装的过程中,人们需要用一只手将第一个半环保持挂在窗帘杆上,而另一只手拿着第二个半环,然后逐渐将第二个半环的两端向上靠近第一个半环的两端以对应连接固定,最终将完整的窗帘环套设在窗帘杆上。然而,上述窗帘环的安装与拆卸都需要人们双手操作,而且两个半环会容易分离掉落,在高度较高的窗帘杆的工作情景下,势必会增加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窗帘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个半环的窗帘环在高处装卸时的不便、操作难度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环,其能够套设于杆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环,其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开环和第二开环,所述第一开环和所述第二开环可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环状结构,所述外环的内周壁底部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开环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开环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配合的第二铰接部和与所述第一结合部配合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开环可绕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相对开合,且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打开时形成的间隙可供所述杆体穿过;/n内支撑环,其为具有一缺口的中空环状结构,所述内支撑环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环,其能够套设于杆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环,其包括均呈圆弧状的第一开环和第二开环,所述第一开环和所述第二开环可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环状结构,所述外环的内周壁底部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第一开环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铰接部和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开环沿周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一铰接部铰接配合的第二铰接部和与所述第一结合部配合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二开环可绕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的铰接点转动,使得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相对开合,且所述第一结合部和所述第二结合部打开时形成的间隙可供所述杆体穿过;
内支撑环,其为具有一缺口的中空环状结构,所述内支撑环位于所述缺口的两端可相对弹性分离;所述内支撑环绕设于所述外环的内周壁,所述缺口对应卡住所述限位凸起,使得所述内支撑环弹性抵顶所述外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铰接部包括从所述第二开环的端部周向延伸出的颈部和从颈部前端两侧相对突伸出的柱状部,所述柱状部的截面呈圆形;
所述第一铰接部为在所述第一开环的外周壁上凹设的周向导向槽和横向凹槽,所述周向导向槽沿所述第一开环的周向延伸,所述颈部能够对应嵌合于所述周向导向槽中,所述横向凹槽沿所述第一开环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周向导向槽相通,所述横向凹槽具有与所述柱状部的轮廓相适配的形状,两所述柱状部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横向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帘环,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状部的直径尺寸微大于所述横向凹槽的开口尺寸,所述柱状部可以通过所述横向凹槽侧壁的弹性变形挤压进入所述横向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