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土矿尾矿的干排回填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8998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土矿尾矿的干排回填处理工艺,属于矿物加工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土矿尾矿干排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在尾矿中加入100‑800g/t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流体;B、混合流体进入沉降槽初步脱水,得到絮团层和上清液;C、絮团层进行脱水形成滤饼;D、滤饼用于采空区的回填和复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疏水剂和絮凝剂复合药剂的添加形成超大“架空”结构的絮团体,极大的强化了过滤特性。再通过沉降槽和振动筛、带式过滤设备等脱水设备进行快速脱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脱水效率极高,且不会发生过滤堵塞难以进行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土矿尾矿的干排回填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土矿尾矿的干排回填工艺,尤其涉及微细粒度含量高的铝土矿尾矿的干排工艺,属于矿物加工领域。
技术介绍
桂西铝土矿属于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原矿由铝土矿块和胶结物粘土组成,铝矿石质量百分比一般约为30-40%,粘土质量百分比约为60-70%,原矿经回采—洗矿—破碎筛分得到合格铝土矿供氧化铝厂利用。洗矿生产用水量大,产生的尾矿泥浆量大,尾矿须经过高效浓密机脱水,浓密机溢流作为回水利用。目前,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洗矿尾矿泥基本上都是湿法排放,含水率近70%的尾矿泥排入尾矿库存放,大量尾矿泥的产生不仅需要足够库容的尾矿库存放,而且尾矿库存在泄漏、溃坝等风险,时刻是矿山及周边生产、生态及生命财产安全的心头之患。此外,随着矿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累积的尾矿量日益增多,尾矿处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矿山生产与尾矿处理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由于桂西铝土矿矿泥具有微细粒度含量高的特点,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添加大量絮凝剂后使颗粒形成絮团,加速物料的沉降,通过浓密机等脱水作业后提高排放。但采用现有技术,物料沉降极其缓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药剂为10-30%的疏水剂和70-90%絮凝剂在pH值6.5-7.5,温度60-70℃,添加过硫酸盐的条件下,反应后获得;所述疏水剂为疏水性的表面活性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药剂为10-30%的疏水剂和70-90%絮凝剂在pH值6.5-7.5,温度60-70℃,添加过硫酸盐的条件下,反应后获得;所述疏水剂为疏水性的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盐为K2S2O8;所述K2S2O8质量浓度为复配药剂总质量的0.05%;所述反应时间为12-28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为改性淀粉高分子;所述改性淀粉高分子为淀粉与不饱和单体发生反应生成的分子量在1-40万改性淀粉高分子;优选的,所述改性淀粉高分子分子量为40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单体为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腈、乙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疏水剂和絮凝剂的复配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剂为不饱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饱和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硫酸酯类表面活性剂或脂肪胺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虹霖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