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875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体育健身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给球装置;弹射板,设置在给球装置的供球口正下方。舵机一,其输出轴的端部与弹射板的边沿固定,且舵机一的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弹射板的弹射面平行;连接块,与舵机一固定;舵机二,其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舵机一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垂直,且与连接块背离舵机一的一端套装固定;支撑体,竖直设置在舵机二下方;底座,且上表面与支撑体固定;控制器,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与舵机一、舵机二和供电电源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分别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和舵机二,使得弹射板的姿态随机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羽毛球的定点发球和单人训练,提高了练习时间和训练者练习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体育健身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在国内的大力推广,很多人开始进行早晚体育锻炼,使得体育健身器材的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对健身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羽毛球也是全民健身运动中炙手可热的项目之一。无论是在校园还是社区,又或是社会运动场馆,处处都可以看见羽毛球爱好者们的身影。但是,羽毛球运动的局限性在于通常需要有两个人才能进行对抗或辅助练习,而目前针对羽毛球的单人训练的器材近乎是空白,不能满足人们的训练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训练手段中存在的困难,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供单人训练需求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给球装置;弹射板,设置在给球装置的供球口正下方。舵机一,用于带动弹射板实现左右倾角的变化,其输出轴的端部与弹射板的边沿固定,且舵机一的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弹射板的弹射面平行;连接块,与舵机一固定;舵机二,用于带动弹射板实现前后倾角的变化,并完成击打动作,其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舵机一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垂直,且与连接块背离舵机一的一端套装固定;支撑体,竖直设置在舵机二下方;底座,且上表面与所述支撑体固定;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分别与给球装置、舵机一、舵机二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和舵机二,使得弹射板的姿态随机变化。优选的,所述舵机一和舵机二上分别连接有变频器。优选的,所述弹射板包括:网圈;网面,设置在网圈内部,由纵横交错的多根网线绷紧在网圈上形成。优选的,所述网线包括碳素复合纤维材质的线芯和设置在线芯外表面的氢钛合金涂覆层。优选的,所述给球装置,包括:电动分度转盘,设置在底座上,与控制器电连接;支柱,竖直设置在所述电动分度转盘上。安装板,设置在所述支柱背离电动分度转盘的一端;至少两个用于间歇下放羽毛球的送球结构,均布在所述安装板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于实现羽毛球的依次下放。优选的,所述送球结构包括:筒体,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其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槽缝,所述槽缝的开设方向与筒体的中心线垂直;安装架,设置在筒体侧边;多个封隔装置,间隔设置在安装架上,用于实现多个羽毛球的分离,所述封隔装置的结构包括:液压缸,固定在安装架上,其中心线与筒体的中心线垂直;隔板,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末端,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的状态下,隔板能穿过槽缝延伸至筒体内。优选的,还包括:路径捕捉装置,设置在支撑体上,和控制器电连接,实现对飞行中的羽毛球的路径捕捉,从而在控制器内进行羽毛球路径预测;行走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下方,和控制器电连接,其用于带动底座及其上的结构移动,实现对羽毛球的拦截。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给球装置,给球装置逐个下放羽毛球,同时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舵机一启动后带动弹射板左右偏转一预定角度,控制装置中的舵机二接受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启动后带动弹射板前后偏转一预定角度,完成将下放中的羽毛球击打出去的动作。优选的,给球装置逐个下放羽毛球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电动分度转盘,驱动电动分度转盘转动,带动其上方的安装板转动,使得其中一个供球口在电动分度转盘的分度转动作用下,转动至弹射板的正上方后停止,然后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送球结构的最下方的一个封隔装置,封隔装置从下至上依次间歇动作,直至将筒体内的多个羽毛球逐个下放完毕后,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给电动分度转盘,驱动电动分度转盘转动,带动其上方的安装板转动,使得另一个供球口在电动分度转盘的分度转动作用下,转动至弹射板的正上方后停止,依次重复动作,直至将送球结构内的羽毛球全部释放后,再行补充羽毛球开始另一轮的训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实现羽毛球的定点发球和单人训练,满足人们的训练需求,实际使用中,节省了无效练习时间,提高了训练者练习的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及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图1和图2的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包括:给球装置,给球装置的结构包括:电动分度转盘2,固定在底座1上方,电动分度转盘2与控制器电连接,受控制器的控制,实现其上连接的结构的分度转动;支柱12,竖直固定在电动分度转盘2的上方。安装板11,固定在支柱12背离电动分度转盘2的一端的顶部,安装板11上均布的开设有多个方便球供球口。供球口上方设置有用于间歇下放羽毛球的送球结构,送球结构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于实现羽毛球的依次下放。其中,送球结构包括:筒体10,筒体10竖直设置在供球口上方,其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槽缝,槽缝的开设方向与筒体10的中心线垂直;在每个筒体10的侧边设置一个安装架7,安装架7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封隔装置9,封隔装置9用于实现多个羽毛球的分离从而方便逐一依次的下放,如图2所示,封隔装置9的结构包括:液压缸902,固定在安装架7上,液压缸902的中心线与筒体10的中心线垂直;隔板901,与液压缸902的活塞杆的末端固定,在液压缸902的活塞杆伸出的状态下,隔板能穿过槽缝延伸至筒体10内实现对多个羽毛球的分隔。其中,安装板11的下方设置有弹射板8,需要发球时,其中一个供球口在电动分度转盘2的分度转动作用下,转动至弹射板8的正上方。弹射板8连接有舵机一6,舵机一6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左右倾角的变化,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端部与弹射板8的边沿固定,且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弹射板8的弹射面平行。连接块5,设置在舵机一6侧边,且连接块5与舵机一6固定。舵机二4,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前后倾角的变化,并完成击打动作,其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垂直,且与连接块5背离舵机一6的一端套装固定。支撑体3,竖直设置在舵机二4下方,下端与底座1固定。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分别与舵机一6、舵机二4、供电电源和多个液压缸90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分别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6和舵机二4,使得弹射板8的姿态随机变化,还用于控制多个液压缸902实现对羽毛球的逐个下放。进一步的,弹射板8包括:网圈;网面,设置在网圈内部,由纵横交错的多根网线绷紧在网圈上形成。进一步的,网线包括碳素复合纤维材质的线芯和设置在线芯外表面的氢钛合金涂覆层。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下方的行走装置,其用于带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给球装置;/n弹射板(8),设置在给球装置的供球口正下方;/n舵机一(6),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左右倾角的变化,其输出轴的端部与弹射板(8)的边沿固定,且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弹射板(8)的弹射面平行;/n连接块(5),与舵机一(6)固定;/n舵机二(4),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前后倾角的变化,并完成击打动作,其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垂直,且与连接块(5)背离舵机一(6)的一端套装固定;/n支撑体(3),竖直设置在舵机二(4)下方;/n底座(1),且上表面与所述支撑体(3)固定;/n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分别与给球装置、舵机一(6)、舵机二(4)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6)和舵机二(4),使得弹射板(8)的姿态随机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给球装置;
弹射板(8),设置在给球装置的供球口正下方;
舵机一(6),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左右倾角的变化,其输出轴的端部与弹射板(8)的边沿固定,且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与弹射板(8)的弹射面平行;
连接块(5),与舵机一(6)固定;
舵机二(4),用于带动弹射板(8)实现前后倾角的变化,并完成击打动作,其输出轴的中心线与舵机一(6)的输出轴的中心线垂直,且与连接块(5)背离舵机一(6)的一端套装固定;
支撑体(3),竖直设置在舵机二(4)下方;
底座(1),且上表面与所述支撑体(3)固定;
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分别与给球装置、舵机一(6)、舵机二(4)和供电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发出控制指令给舵机一(6)和舵机二(4),使得弹射板(8)的姿态随机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一(6)和舵机二(4)上分别连接有变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板(8)包括:
网圈;
网面,设置在网圈内部,由纵横交错的多根网线绷紧在网圈上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包括碳素复合纤维材质的线芯和设置在线芯外表面的氢钛合金涂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球装置,包括:
电动分度转盘(2),设置在底座(1)上,与控制器电连接;
支柱(12),竖直设置在所述电动分度转盘(2)上。
安装板(11),设置在所述支柱(12)背离电动分度转盘(2)的一端;
至少两个用于间歇下放羽毛球的送球结构,均布在所述安装板(11)上,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用于实现羽毛球的依次下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球结构包括:
筒体(10),竖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11)上,其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槽缝,所述槽缝的开设方向与筒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坤叶鹏吕广霞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