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87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包括座椅,座椅的下方设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设置有脚部放置装置,座椅的上方设置有靠背装置,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和万向轮,万向轮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下方,脚部放置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部固定撑杆,支撑杆与脚部固定撑杆之间活动连接,脚部固定撑杆通过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架连接,座椅的下方设置有手摇机构,靠背装置包括靠背和固定背带,固定背带设置在靠背上,固定背带的中间设置有横向连接带,靠背与座椅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进行高度的调节,儿童即可进行调节,使用方法简单,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
技术介绍
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每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儿童的成长与学习阶段,经常需要长时间的坐在书桌前学习,如何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身体的成长阶段形成良好的坐姿,预防驼背和近视是所有家长都关注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桌椅,大多为桌子和椅子分离,儿童坐正后,由于儿童爱动,会造成驼背、近视等不良的后果。而现有的一体化桌椅中桌椅距离不可调,导致部分学生的身高与课桌不匹配,部分座椅离桌子距离过远等,不方便进行写作业;或者有些座椅过高,儿童在使用时,脚部不着地,容易造成椅子晃动,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由于儿童年纪较小,一般桌椅比较重,不方便进行移动;现有技术中的座椅在调节时存在气缸调节和孔位调节,气缸调节存在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孔位调节不够精准,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因此,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下方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设置有脚部放置装置,所述座椅的上方设置有靠背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底部支撑架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在底部支撑架的下方,所述脚部放置装置包括支撑杆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部固定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脚部固定撑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脚部固定撑杆通过支撑杆与底部支撑架连接,所述座椅的下方设置有手摇机构,所述靠背装置包括靠背和固定背带,所述固定背带设置在靠背上,固定背带的中间设置有横向连接带,所述靠背与座椅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架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所述脚部固定撑杆的下方设置有插接在第一连接杆内部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外接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靠背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靠背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连接在座椅的底部,所述固定杆通过螺母与靠背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背带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背带的前侧与人体配合位置设置有加厚层,关于靠背中心呈对称结构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手摇机构包括手柄和传动轴,所述座椅的下方设置有与传动轴螺纹连接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方设有用于套接调节杆的套接管,所述调节杆通过外接螺母固定在套接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套接管与底部支撑架之间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脚部固定撑杆的两端包裹设置有防滑脚垫。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为带有锁死装置的万向轮,共设置有四组。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底部设置有U字型连接片,所述靠背的后侧设置有配合杆,所述配合杆的底端伸入到U字型连接片中,所述U字型连接片通过外接螺母固定。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脚部放置装置的设置,方便进行脚部的放置,有效地防止儿童脚部着地,保证了儿童在使用座椅时的安全;手摇机构的设置,方便根据儿童的需要调节座椅的高度,底部U字型连接片和配合杆的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满足不同的需求;满足不同身高儿童的需求;固定背带的设置,可以有效地矫正儿童在学习时的坐姿,防止在学习或者写作业的过程中发生驼背;手柄的设置,方便进行座椅高度的调节,适用范围广泛;底部万向轮的设置,方便移动,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的仰视图;图4是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座椅,2、移动装置,3、脚部放置装置,4、靠背装置,5、支撑架,6、万向轮,7、支撑杆,8、脚部固定撑杆,9、手摇机构,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固定孔,13、靠背,14、固定背带,15、横向连接带,16、固定杆,17、调节杆,18、套接管,19、防滑脚垫,20、手柄,21、传动轴,22、U字型连接片,23、配合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脚部放置装置3,所述座椅1的上方设置有靠背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底部支撑架5和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底部支撑架5的下方,所述脚部放置装置3包括支撑杆7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部固定撑杆8,所述支撑杆7与脚部固定撑杆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通过支撑杆7与底部支撑架5连接,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手摇机构9,所述靠背装置4包括靠背13和固定背带14,所述固定背带14设置在靠背13上,固定背带14的中间设置有横向连接带15,所述靠背13与座椅1之间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底部支撑架5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10,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的下方设置有插接在第一连接杆10内部的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通过外接螺母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靠背13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靠背的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底部连接在座椅1的底部,所述固定杆16通过螺母与靠背13之间实现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固定背带14设置有两组,所述固定背带14的前侧与人体配合位置设置有加厚层,关于靠背13中心呈对称结构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手摇机构9包括手柄20和传动轴21,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与传动轴21螺纹连接的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的下方设有用于套接调节杆17的套接管18,所述调节杆17通过外接螺母固定在套接管18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套接管18与底部支撑架5之间一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的两端包裹设置有防滑脚垫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万向轮6为带有锁死装置的万向轮,共设置有四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阐述,所述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U字型连接片22,所述靠背13的后侧设置有配合杆23,所述配合杆23的底端伸入到U字型连接片22中,所述U字型连接片22通过外接螺母固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本技术在使用时,直接坐在座椅1上,将固定背带14放置在身体前侧,固定背带14可以有效地矫正坐姿;当高度过高或者过低时,可以将螺母拧下后,手动摇动手柄20,手柄20带动传动轴21转动,从而带动座椅下方的调节杆17上下运动,从而调节座椅的高度,调剂好对应的高度后,通过螺母固定调节杆17和套接管18的位置即可使用;当儿童的脚部离地较远时,可以直接将脚部放置在脚部固定撑杆8上,上面设置有防滑脚垫19,防止脚部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脚部放置装置(3),所述座椅(1)的上方设置有靠背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底部支撑架(5)和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底部支撑架(5)的下方,所述脚部放置装置(3)包括支撑杆(7)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部固定撑杆(8),所述支撑杆(7)与脚部固定撑杆(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通过支撑杆(7)与底部支撑架(5)连接,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手摇机构(9),所述靠背装置(4)包括靠背(13)和固定背带(14),所述固定背带(14)设置在靠背(13)上,固定背带(14)的中间设置有横向连接带(15),所述靠背(13)与座椅(1)之间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有移动装置(2),所述移动装置(2)上设置有脚部放置装置(3),所述座椅(1)的上方设置有靠背装置(4),所述移动装置(2)包括底部支撑架(5)和万向轮(6),所述万向轮(6)设置在底部支撑架(5)的下方,所述脚部放置装置(3)包括支撑杆(7)和用于放置双脚的脚部固定撑杆(8),所述支撑杆(7)与脚部固定撑杆(8)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通过支撑杆(7)与底部支撑架(5)连接,所述座椅(1)的下方设置有手摇机构(9),所述靠背装置(4)包括靠背(13)和固定背带(14),所述固定背带(14)设置在靠背(13)上,固定背带(14)的中间设置有横向连接带(15),所述靠背(13)与座椅(1)之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架(5)上设置有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10),所述脚部固定撑杆(8)的下方设置有插接在第一连接杆(10)内部的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上均设有相配合的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通过外接螺母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儿童升降学习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3)的后侧设置有用于固定靠背的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底部连接在座椅(1)的底部,所述固定杆(16)通过螺母与靠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美而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