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环、复合触点、电极及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入式医疗仪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植入式神经电刺激系统的隔离环、复合触点、电极及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脑深部电刺激(DBS)疗法是通过立体精确定位技术,将电极植入到人体大脑深部的特定核团区域,在脉冲发生器的控制下,通过电极发射电脉冲刺激靶点的治疗技术。通过体外程控给与脉冲发生器一定的刺激参数,可以改变核团的兴奋性,实现调节神经功能。脉冲发生器可以调整诸如频率、脉冲宽度和电压等刺激参数,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DBS的神经调控功能。随着神经刺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症状被证明使用DBS是有效的,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或帕金森病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和强迫症等多种肢体和精神疾病在使用神经刺激疗法后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传统DBS产品主要调节的刺激参数为频率、脉冲宽度和电压。而实际临床中对电极刺激的方向也有一定的需求,因为大脑中不仅不同区域刺激效果不同,在不同方向所对应功能区域刺激有着不同的效果。传统电极刺激端为环形触点,刺激方向的无法控制,难以实现精准刺激,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体(31),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30),适于套设;/n安装位(32),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环体(31)上,适于安装片状触点(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体(31),绝缘材质,具有中空内腔(30),适于套设;
安装位(32),至少为一个,设置在所述环体(31)上,适于安装片状触点(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1)包括:
第一环体(33),环形设置,位于所述环体(31)的一端;
第二环体(34),环形设置,位于所述环体(31)的另一端;
连接块(35),连接所述第一环体(33)和所述第二环体(34),并形成所述安装位(32)。
3.一种复合触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片状触点(2);
隔离环(3),所述隔离环(3)为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环(3),所述片状触点(2)安装在所述安装位(32)上。
4.一种电极,包括刺激段(42),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段(42)包括:
芯轴(76),外壁上设有若干沿所述芯轴(76)轴向延伸的通槽(74);
导线(6),具有若干条,穿设在所述通槽(74)内部;
所述芯轴(76)外侧套设有环形触点(1)和/或复合触点(5),所述复合触点(5)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复合触点(5);
所述导线(6)的一端与所述环形触点(1)和/或所述片状触点(2)电连接。
5.一种电极,在多腔管(7)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腔管(7),内部设有若干沿所述多腔管(7)轴向延伸且两端开口的通道(70);所述多腔管(7)包括第一段(71)、第二段(72)和第三段(73),所述第一段(71)和所述第三段(7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段(72)的两端,所述多腔管(7)的所述第一段(71)部分和所述第三段(73)部分的外层去除,露出所述通道(70),并使所述通道(70)形成通槽(74);
导线(6),布置在所述通道(70)和/或所述通槽(74)内部;
所述第一段(71)上间隔套设有至少一个连接触点(8)和至少零个绝缘环(81);所述连接触点(8)与所述导线(6)的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连接段(41);
所述第三段(73)上套设有至少零个环形触点(1)和至少一个复合触点(5);所述环形触点(1)和/或所述复合触点(5)中的片状触点(2)与所述导线(6)的另一端电连接,从而形成刺激段(42);所述复合触点(5)为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复合触点(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73)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环形触点(1),且两个所述环形触点(1)相邻设置时,在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环形触点(1)中间还套设有绝缘环(8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套设在所述第一段(71)上的连接触点(8)与套设在所述第三段(73)上的环形触点(1)或片状触点(2)通过所述导线(6)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