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金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82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9份、紫花地丁10‑20份、花椒叶1‑3份和蒲公英3‑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并且在止痛的同时,能对创面的坏死组织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创面渗出脓水,起到促进化腐生肌的效果,缩短创面的恢复时间,从而使得创面快速恢复,留下较小、较淡的疤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药物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
技术介绍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会经常因为一些意外,导致不同程度的烧伤或烫伤,在烧伤或烫烧后,会存在长时间的持续疼痛感,同时容易引发创面溃烂,且创面结痂后易干裂并渗出脓水(黄水)。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有效抑制疼痛,且能有效抑制创面溃烂、渗出脓水的中草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它能够有效抑制烧伤后的疼痛感,且能有效避免创面溃烂,并具有促进腐化生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9份、紫花地丁10-20份、花椒叶1-3份和蒲公英3-6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份、紫花地丁20份、花椒叶3份和蒲公英4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8份、紫花地丁16份、花椒叶2份和蒲公英6份。作为优选,所述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9份、紫花地丁12份、花椒叶1份和蒲公英5份。黄鹌菜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等功效;紫花地丁主要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其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对金色葡萄球菌、猪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和沙门氏菌都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其还富集微量元素,对人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有作用,对核酸蛋白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促进上皮细胞修复,使细胞分裂增加,T细胞增高,活性增加,从而通过酶系统发挥对机体代谢的调节;蒲公英主要具有清热解毒、治疗疮毒、消肿散结等功效,其叶子具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的功效;花椒叶主要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等功效;本专利技术采用黄鹌菜作为主药,紫花地丁、蒲公英和花椒叶作为辅药,以黄鹌菜的清热解毒、抗菌消炎、消肿止痛来配以紫花地丁的清热、凉血解毒和蒲公英的清热解毒、治疗疮毒,来实现以寒治热,再配以花椒叶的麻醉止痛效果,来达到快速止痛的目的;而黄鹌菜又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在配合紫花地丁的抑菌作用,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抑菌后,黄鹌菜对烧伤、烫伤后的坏死组织还具有一定的恢复功能,配合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所含黄酮甙类及有机酸,能一直烧伤、烫伤后的创面渗出脓水(黄水),且其所富集的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和促进创面处细胞的分裂和修复,有效缩短了创面的恢复时间。本专利技术能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并且在止痛的同时,能对创面的坏死组织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防止创面渗出脓水,起到促进化腐生肌的效果,缩短创面的恢复时间,从而使得创面快速恢复,留下较小、较淡的疤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选取黄鹌菜60g、紫花地丁200g、花椒叶30g和蒲公英40g,上述原料均采用鲜品,洗净后切除根部,再将去根后的原料进行捣碎,捣碎后收集汁液,汁液呈淡黑黄色的稀稠溶液,然后在汁液中加入适量的鲜鸡蛋蛋清,调匀后即制得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使用时,采用洗净的鹅毛或鸭毛蘸取药液,然后将药液轻敷在烧伤、烫伤的创面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是对原料配比作出了改变,所述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选取黄鹌菜80g、紫花地丁160g、花椒叶20g和蒲公英60g。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是对原料配比作出了改变,所述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选取黄鹌菜90g、紫花地丁120g、花椒叶10g和蒲公英50g。药物试验1、选取烧伤病人300例,其中轻度烧伤100例、中度烧伤100例和重度烧伤100例,将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各分为2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1:轻度烧伤50例,采用“长河古典.抗菌喷剂”,烧伤后的前3天,每4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12小时涂药一次;对照组2:中度烧伤50例,采用“长河古典.抗菌喷剂”,烧伤后的前3天,每3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8小时涂药一次;对照组3:重度烧伤50例,采用“长河古典.抗菌喷剂”,烧伤后的前3天,每2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6小时涂药一次;试验组1:轻度烧伤50例,采用实施例1得到的药液进行轻敷,烧伤后的前3天,每4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12小时涂药一次;试验组2:中度烧伤50例,采用实施例2得到的药液进行轻敷,烧伤后的前3天,每3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8小时涂药一次;试验组3:重度烧伤50例,采用实施例3得到的药液进行轻敷,烧伤后的前3天,每2小时涂药一次,3天后,每6小时涂药一次。疗效评定标准:创面愈合时间,疤痕深浅程度。表1: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治愈结果从上述表格中可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制得的药液,针对烧伤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治愈率为100%,同时治愈周期大大缩短。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针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烧伤,第一天开始上药时,均以每半小时涂覆一次药液,如果烧伤面积大,则需要每20分钟涂抹一次药液,用药液保证创面的湿润,待疼痛感减弱后,可变为每1小时涂抹一次;第二天上药,可以变为每2小时涂抹一次;第三天,针对轻度烧伤,可每4小时涂抹一次,针对中度烧伤,可每3小时涂抹一次,针对重度烧伤,还是以每2小时涂抹一次;针对轻度烧伤,三天后,可每6小时涂抹一次;针对中度烧伤,三天后,可每3小时涂抹一次,五天后,每6小时涂抹一次;针对重度烧伤,三天后,可每3小时涂抹一次,五天后,可每4小时涂抹一次,十天后可每6小时涂抹一次。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的禁忌及注意事项:1、用药期间,进食清淡食品,多吃蔬菜水果;2、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忌食生姜、洋姜及与其类似的食物;4、忌饮用有色素的食物和饮料;5、忌食用酸涩类食品,酸性的食物不利于伤口的疤痕消除;6、本产品只能外敷,不可内服,针对大面积烧伤,可配合服用抗菌消炎的药物。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专利技术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9份、紫花地丁10-20份、花椒叶1-3份和蒲公英3-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9份、紫花地丁10-20份、花椒叶1-3份和蒲公英3-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水火烫伤、烧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黄鹌菜6份、紫花地丁20份、花椒叶3份和蒲公英4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周金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