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晴村专利>正文

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785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和集水合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下盒体的下外侧底面设计成四周凸出中间内凹的茶托面,在茶托面的四周设有相互贯通且槽底前高后低的集水槽,集水槽通过集水软管与集水合件的瓶体连通。在外出旅行泡茶时,利用下盒体倒扣后使原下底面向上成为泡茶用的茶托;同时茶具和集水合件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上盒体和下盒体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泡茶装置一物多用,可解决外出旅行泡茶用具的携带和使用便利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行泡茶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旅行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许多人外出旅行有随时泡茶消遣的习惯,但泡茶用的茶具及茶托盘在旅行途中携带不便。因此在已公开的技术中,已有人将茶具归集到一个专用的旅行袋或专用盒子中,如果需要将茶托盘也能放入其中时,专用的旅行袋或专用盒子就变得较大,携带仍然不便利。如何对存放茶具的专用盒子进行改进,使其底面成为泡茶用的茶托盘,使泡茶装置一物多用,外出旅行泡茶携带和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和集水合件。本技术是将下盒体的下外侧底面设计成四周凸出中间内凹的茶托面,在茶托面的四周设有相互贯通且槽底前高后低的集水槽,集水槽通过集水软管与集水合件的瓶体连通。在外出旅行泡茶时,利用下盒体倒扣后使原下底面向上成为泡茶用的茶托;同时茶具和集水合件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上盒体和下盒体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本技术使泡茶装置一物多用,可解决外出旅行泡茶用具的携带和使用便利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茶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盒体、下盒体和集水合件,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均为敞口空腔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的敞口面相互对合且上盒体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的同侧上,上盒体可绕铰轴的中心上下翻转及开合,所述的下盒体的外底部为“︹”形的反扣托盘,其四周向外凸出、中间平面向内凹陷,反扣托盘的中间平面与四周外凸的边沿之间设有贯通的沟槽且与集水合件串接,所述的茶具和集水合件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上盒体和下盒体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所述的下盒体的外侧底部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托沿,其中间平面为茶托面,所述的茶托面的四周与对应的托沿之间设有相互贯通的集水槽,所述的四周贯通的集水槽的槽底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槽内水流能汇集到最低处,在槽底最低的集水槽上设有可用于导流用的胶管插拔连接的软管接头,槽底最低的集水槽与软管接头贯通。所述的集水合件包括瓶体、弹性爪和集水软管,所述的弹性爪锁固在瓶体的瓶口内,所述的集水软管的一端在使用时可穿过弹性爪且插入瓶体内,弹性爪可夹持住集水软管防止被外力拉脱但不影响集水软管内的水流动。进一步,所述的集水合件的集水软管在使用时,其另一端与下盒体的软管接头插接。所述的茶具至少包括沏茶杯、过滤杯、喝茶杯和茶叶罐。所述的下盒体腔内设有软质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茶具的各个器皿的形迹槽,茶具不使用时各个器皿可嵌入各自的形迹槽中。所述的上盒体的顶板为透明的亚克力板。所述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在远离铰链的一侧的边框对合面上设有可吸合的磁碰,在上盒体的上表面和下盒体的下表面的四个角上均设有防滑胶钉。由以上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旅行泡茶装置的优点:一是将下盒体的底面设计成四周凸出中间内凹的茶托面并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与集水瓶体连通。泡茶时利用下盒体倒扣成为泡茶用的茶托,旅行时不需要另带茶托;二是茶具和集水合件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盒体中。本技术使泡茶装置一物多用,可解决外出旅行泡茶用具的携带和使用便利性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旅行泡茶装置的总体示意图。图2为A向示意图。图3为B-B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集水合件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盒体;2下盒体;21茶托面;22集水槽;23托沿;24软管接头;3集水合件;31瓶体;32弹性爪;33集水软管;4茶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上盒体1、下盒体2、集水合件3和茶具4。所述的上盒体1安装在下盒体2的上方,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敞口相互对合且上盒体1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2的同侧上,上盒体1可绕铰轴的中心上下翻转及开合;所述的集水合件3连接在下盒体2的下侧出水口上;所述的茶具4和集水合件3在不使用时均收纳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下盒体2的外侧底部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托沿23,其中间平面为茶托面21,所述的茶托面21的四周与对应的托沿23之间设有相互贯通的集水槽22,所述的四周贯通的集水槽22的槽底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槽内水流能汇集到最低处,在槽底最低的集水槽22上安装有软管接头24,槽底最低的集水槽22与软管接头24贯通。如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集水合件3包括瓶体31、弹性爪32和集水软管33。所述的弹性爪32用螺纹锁固在瓶体31的瓶口内,所述的集水软管33的一端在使用时穿过弹性爪32且插入瓶体31内。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旅行泡茶装置使用方法如下:外出旅行前,将沏茶用的茶具4的各个器皿及集水合件3的各个器件按对应的形迹嵌入到下盒体2腔内的软质固定板的形迹槽内,合上上盒体1。旅行途中需要泡茶时,取出茶具4和集水合件3,将上盒体1和下盒体2合上,然后将整个盒子翻转,使下盒体2的底面的茶托面21向上且放平。再将集水软管33的一端穿过弹性爪32且插入瓶体31内,其另一端插接到下盒体2的软管接头24上。将茶具4的各个器皿摆放在茶托面21上即可开始泡茶。泡茶过程中外溢的茶水将汇集到四周的集水槽22中,并最终流入集水合件3的瓶体31里进行收集。本技术将收纳茶具和集水合件的下盒体的底面设计成四周凸出中间内凹的茶托面,使泡茶装置一物多用,解决了外出旅行泡茶用具的携带和使用的便利性问题。在本技术文案的阐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如“前”、“后”、“上”、“下”等指示性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简化描述,不是明示或暗指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或位置关系,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内容的限制。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茶具(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盒体(1)、下盒体(2)和集水合件(3),所述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均为敞口空腔盒体,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敞口面相互对合且上盒体(1)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2)的同侧上,上盒体(1)可绕铰轴的中心上下翻转及开合,所述的下盒体(2)的外底部为“︹”形的反扣托盘,其四周向外凸出、中间平面向内凹陷,反扣托盘的中间平面与四周外凸的边沿之间设有贯通的沟槽且与集水合件(3)串接,所述的茶具(4)和集水合件(3)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包括茶具(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盒体(1)、下盒体(2)和集水合件(3),所述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均为敞口空腔盒体,上盒体(1)和下盒体(2)的敞口面相互对合且上盒体(1)的一侧铰接在下盒体(2)的同侧上,上盒体(1)可绕铰轴的中心上下翻转及开合,所述的下盒体(2)的外底部为“︹”形的反扣托盘,其四周向外凸出、中间平面向内凹陷,反扣托盘的中间平面与四周外凸的边沿之间设有贯通的沟槽且与集水合件(3)串接,所述的茶具(4)和集水合件(3)在不使用时均可收纳在上盒体(1)和下盒体(2)闭合后所形成的空腔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盒体(2)的外侧底部四周设有向外凸出的托沿(23),其中间平面为茶托面(21),所述的茶托面(21)的四周与对应的托沿(23)之间设有相互贯通的集水槽(22),所述的四周贯通的集水槽(22)的槽底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槽内水流能汇集到最低处,在槽底最低的集水槽(22)上设有可用于导流用的胶管插拔连接的软管接头(24),槽底最低的集水槽(22)与软管接头(24)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旅行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合件(3)包括瓶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晴村
申请(专利权)人:庄晴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