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四发专利>正文

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7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包括:支架、热风机和填充物,所述支架为管道结构,所述支架包括外边框和内管道,所述外边框整体为矩形框或“凵”型,所述内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相对的两边连通且垂直,所述内管道的上下两侧设有出风孔;所述外边框内侧和所述内管道外边缘设有所述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下表面与所述外边框的上下表面齐平;所述外边框的一边内部设有所述热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精简,通过支架内部风道和热风机设计,不仅使得床垫内部气流流通加快,通风性能好,同时实现了床垫的加热和烘干,避免了传统加热毯加热造成的闷汗;还具有高温除螨功能,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群体对健康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热通风床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热通风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在提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疲劳程度也在骤增,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的显得尤为重要,而睡眠质量的好坏跟床及床垫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单一的床垫不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人们对床垫提出了更多的功能要求,例如加热、通风、烘干、除螨等功能,不仅可以提高舒适度,也使得床垫使用更健康。然而传统的床垫并不能满足上述功能,梅雨季节极易产生床垫潮湿,而一些带有加热功能的床垫极易因气流流通不畅产生闷热出汗现象,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可以实现温和加热,同时增加床垫内的气流流通,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并具有高温除螨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包括:支架、热风机和填充物,所述支架为管道结构,所述支架包括外边框和内管道,所述外边框整体为矩形框或“凵”型,所述内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相对的两边连通且垂直,所述内管道的上下两侧设有出风孔;所述外边框内侧和所述内管道外边缘设有所述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下表面与所述外边框的上下表面齐平;所述外边框的一边内部设有所述热风机。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为海绵、棕榈板、乳胶或弹簧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热风机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部两侧,所述热风机包括加热电阻丝和鼓风机,所述加热电阻丝位于进风口一端,鼓风机位于出风口一端;所述外边框前侧的外表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于两个热风机之间,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面向所述通风口,出风口背向所述通风口。本优化方案所带来的优化效果两端的热风机可以使得支架内部气体流通更顺畅和均匀。更优选地,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设有止回风阀。更优选地,所述通风口处设有百叶扇,所述百叶扇内侧设有过滤网。更优选地,所述热风机通过绝缘连接件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连接柱和连接板,所述热风机进风口一侧通过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出风口一侧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外边缘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壁紧密接触。本优化方案所带来的优化效果通过连接柱和连接板双重固定,即对热风机更稳固的固定,同时又便于拆卸安装,同时,还起到一定防止气流杂乱的作用。更优选地,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镶嵌于所述外边框前侧外表面,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所述热风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漏电保护器、时控开关、第一电流开关和第二电流开关,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漏电保护器连接220V交流电,所述时控开关用于启停所述加热电阻丝和鼓风机,所述第一电流开关与所述加热电阻丝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加热电阻丝的电流实现调节加热温度,所述第二电流开关与所述鼓风机连接,用于调节所述鼓风机的电流实现调节鼓风量。更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包括通讯单元,所述通讯单元用于通过无线连接或蓝牙连接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时控开关、第一电流开关和第二电流开关。优选地,所述填充物上表面的一边或者三边的外边缘设有凸起的裙边。本优化方案所带来的优化效果是裙边可以充当枕头、靠背或护栏,不仅提高使用舒适度,也减少了另设枕头护栏的麻烦。更优选地,所述外边框的上表面与所述裙边的上表面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结构精简,通过支架内部风道和热风机设计,不仅使得床垫内部气流流通加快,减少异味产生,通风性能好,同时实现了床垫的加热和烘干,通过均匀分布的内管道的出风孔,实现均匀和温和的制热,避免了传统加热毯加热造成的闷汗。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还具有高温除螨功能,更加符合现代大众群体对健康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M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虚线AA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3中虚线BB处的断面图。图6是图5中N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外框架前侧边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虚线CC处的断面图。图9是图7中虚线DD处的断面图。图10是控制面板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带裙边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边框;2、内管道;3、出风孔;4、填充物;5、热风机,51、加热电阻丝,52、鼓风机;6、百叶扇;7、裙边;8、控制面板;9、时控开关;10、第一电流开关;11、第二电流开关;12、漏电保护器;13、连接柱;14、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有必要理解的是,“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目标仅为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包括:支架、热风机5和填充物4,支架为管道结构,本实施例中,支架为钢制方管或圆管。支架包括外边框1和内管道2,外边框1整体为矩形框或“凵”型,内管道2的两端与外边框1内侧的相对两边连通且垂直,内管道2的上下两侧设有出风孔3;外边框1内侧和内管道2外边缘设有填充物4,填充物4的上下表面与外边框1上下表面齐平,外边框1的前侧边内部设有热风机5。现具体说明如下:本实施例中,外边框1为“凵”型,缺口的一边为头部,与头部相对的一边为前侧边,外边框1的高度为18cm-20cm,前侧边的宽度为8cm-10cm,左右两个侧边的宽度为4cm,内管道2的宽度为3cm,高度为5cm,内管道2可以实际需求选择设置的条数,本实施例中均匀排布了3条内管道2。填充物4为海绵、棕榈板、乳胶或弹簧的一种或多种。填充物4用于填充外边框1内侧和内管道2外边缘,使得外边框1的上下面平整,整个床垫柔软透气,富有弹性。例如,可以在外边框1内侧、内管道2的上下两侧填充整张棕榈板、海绵或乳胶,在外边框1内侧、内管道2的前后两侧填充弹簧,弹簧可以选择整体弹簧或独立弹簧。热风机5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于外边框1前侧边的内部两侧,热风机5包括加热电阻丝51和鼓风机52,加热电阻丝51位于进风口一端,鼓风机52位于出风口一端。外边框前侧的外表面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位于两个热风机5之间,热风机5的进风口面向通风口,出风口背向通风口。通风口处设有百叶扇6,百叶扇6内侧设有过滤网,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在热风机5运行时,鼓风机52通过百叶扇6抽取外界气流进入热风机5,再由加热电阻丝51进行加热后或者直接吹出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热风机和填充物,所述支架为管道结构,所述支架包括外边框和内管道,所述外边框整体为矩形框或“凵”型,所述内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相对的两边连通且垂直,所述内管道的上下两侧设有出风孔;所述外边框内侧和所述内管道外边缘设有所述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下表面与所述外边框的上下表面齐平;所述外边框的一边内部设有所述热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热风机和填充物,所述支架为管道结构,所述支架包括外边框和内管道,所述外边框整体为矩形框或“凵”型,所述内管道的两端与所述外边框相对的两边连通且垂直,所述内管道的上下两侧设有出风孔;所述外边框内侧和所述内管道外边缘设有所述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上下表面与所述外边框的上下表面齐平;所述外边框的一边内部设有所述热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海绵、棕榈板、乳胶或弹簧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部两侧,所述热风机包括加热电阻丝和鼓风机,所述加热电阻丝位于进风口一端,鼓风机位于出风口一端;所述外边框前侧的外表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位于两个热风机之间,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面向所述通风口,出风口背向所述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的进风口设有止回风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处设有百叶扇,所述百叶扇内侧设有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热通风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通过绝缘连接件与所述外边框前侧边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四发
申请(专利权)人:张四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