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玉梅专利>正文

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4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结构包括外壳、种植槽体、浮床结构组成,种植槽体卡合于外壳的中心处,浮床结构设于外壳的内部结构中,外壳上设有便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结构上改变了原有的长方形,通过圆柱形的水上种植浮床使得其间距具有空隙与阳光照射保证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其增加的嵌槽结构保证其水上种植浮床的稳固性与安装便捷,方便其水上种植浮床的安装使用,且圆柱形浮床更有助于其漂浮在连接配合后,大面的浮床可以支撑常人的重量方便其对植被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种植浮床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上种植浮床。
技术介绍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提出的、旨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主要通过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等方式,建设祖国秀美山川,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针对目前的水上种植浮床,针对以下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对的方案:目前现有的水上种植浮床,现有的水上种植浮床通过在水面上种植植被从而达到水质改善并且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但是现有的水上种植浮床在安装时较为不便,且其结构多为长方形与正方形对其水面覆盖面积较广容易使水上种植浮床将水面覆盖导致水面无法收到阳光照射对水质产生影响且不利于水下生物的生存,不利于其环境建设与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上种植浮床。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结构包括外壳、种植槽体、浮床结构组成,所述种植槽体卡合于外壳的中心处,所述浮床结构设于外壳的内部结构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便捷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便捷结构由边带结构、安装槽组成,所述边带结构设于外壳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安装槽嵌合在外壳的顶面中心处上,所述外壳呈圆柱形结构,中心处设有通孔特征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边带结构由连接边台、凸台、凹槽、卡合槽组成,所述连接边台设于外壳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凸台设于连接边台的顶部,所述凹槽设于连接边台的底部,所述卡合槽设于外壳的圆周表面上,在连接边台的一侧上方。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上设有嵌合块、挂篮、网格栏组成,所述挂篮为种植槽体的顶部结构上,所述嵌合块设于挂篮的底面上,所述网格栏为种植槽体的圆周表面结构上。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通孔处设有阶梯卡槽,所述阶梯卡槽结构过渡配合嵌合块与挂篮,所述连接边台呈弧形圆块设于外壳圆周表面底侧,所述卡合槽为弧形凹槽与连接边台做间隙配合。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水上种植浮床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技术时,通过外壳上的便捷结构使得水上种植浮床安装更为简便,使用边带结构的凸台与边带结构的凹槽进行卡合连接配合,并且在其卡合时连接边台也与卡合槽做连接配合,通过多个浮床结构连接使水上种植浮床更具浮力,而种植槽体的挂篮方便种植槽体的种植与移苗,而嵌合块可以使种植槽体有效的约束在外壳上,而网格栏可以使植被充分的连接水下资源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技术在结构上改变了原有的长方形,通过圆柱形的水上种植浮床使得其间距具有空隙与阳光照射保证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其增加的嵌槽结构保证其水上种植浮床的稳固性与安装便捷,方便其水上种植浮床的安装使用,且圆柱形浮床更有助于其漂浮在连接配合后,大面的浮床可以支撑常人的重量方便其对植被的培养。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上种植浮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便捷结构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捷结构的侧面半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种植槽体2、浮床结构3、便捷结构A、边带结构A1、安装槽A2、连接边台A11、凸台A12、凹槽A13、卡合槽A14、嵌合块A21、挂篮A22、网格栏A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水上种植浮床技术方案: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结构包括外壳1、种植槽体2、浮床结构3组成,所述种植槽体2卡合于外壳1的中心处,所述浮床结构3设于外壳1的内部结构中,所述外壳1上设有便捷结构A,所述便捷结构A由边带结构A1、安装槽A2组成,所述边带结构A1设于外壳1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安装槽A2嵌合在外壳1的顶面中心处上,所述外壳1呈圆柱形结构,中心处设有通孔特征结构,所述边带结构A1由连接边台A11、凸台A12、凹槽A13、卡合槽A14组成,所述连接边台A11设于外壳1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凸台A12设于连接边台A11的顶部,所述凹槽A13设于连接边台A11的底部,所述卡合槽A14设于外壳1的圆周表面上,在连接边台A11的一侧上方,所述安装槽A2上设有嵌合块A21、挂篮A22、网格栏A23组成,所述挂篮A22为种植槽体2的顶部结构上,所述嵌合块A21设于挂篮A22的底面上,所述网格栏A23为种植槽体2的圆周表面结构上,所述外壳1的通孔处设有阶梯卡槽,所述阶梯卡槽结构过渡配合嵌合块A21与挂篮A22,所述连接边台A11呈弧形圆块设于外壳1圆周表面底侧,所述卡合槽A14为弧形凹槽与连接边台A11做间隙配合。本技术一种水上种植浮床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技术时,通过外壳1上的便捷结构A使得水上种植浮床安装更为简便,使用边带结构A1的凸台A12与边带结构A1的凹槽A13进行卡合连接配合,并且在其卡合时连接边台A11也与卡合槽A14做连接配合,通过多个浮床结构3连接使水上种植浮床更具浮力,而种植槽体2的挂篮A22方便种植槽体的种植与移苗,而嵌合块A21可以使种植槽体2有效的约束在外壳1上,而网格栏A23可以使植被充分的连接水下资源环境。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其技术在结构上改变了原有的长方形,通过圆柱形的水上种植浮床使得其间距具有空隙与阳光照射保证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其增加的嵌槽结构保证其水上种植浮床的稳固性与安装便捷,方便其水上种植浮床的安装使用,且圆柱形浮床更有助于其漂浮在连接配合后,大面的浮床可以支撑常人的重量方便其对植被的培养。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结构包括外壳(1)、种植槽体(2)、浮床结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n所述种植槽体(2)卡合于外壳(1)的中心处,所述浮床结构(3)设于外壳(1)的内部结构中,所述外壳(1)上设有便捷结构(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结构包括外壳(1)、种植槽体(2)、浮床结构(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槽体(2)卡合于外壳(1)的中心处,所述浮床结构(3)设于外壳(1)的内部结构中,所述外壳(1)上设有便捷结构(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结构(A)由边带结构(A1)、安装槽(A2)组成,所述边带结构(A1)设于外壳(1)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安装槽(A2)嵌合在外壳(1)的顶面中心处上,所述外壳(1)呈圆柱形结构,中心处设有通孔特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种植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带结构(A1)由连接边台(A11)、凸台(A12)、凹槽(A13)、卡合槽(A14)组成,所述连接边台(A11)设于外壳(1)的圆周表面上,所述凸台(A12)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杜玉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