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1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棚架,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照传感器,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有顶棚,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前、后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多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有飞轮,多个所述飞轮缠绕在钢绳的一端,多个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多个所述吊环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一端,所述框架上固定有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光照传感器、控制器、补光等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对大棚内的光照进行控制,并且通过框架、镜面等的配合,可以扩大补光灯的照射范围,需要的补光灯的数量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本技术涉及大棚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如今的大棚种植较为普遍,传统的大棚仅能采集自然光照,无法提高作物的产量,且当日照强度过强时,不方便进行遮盖,操作麻烦,且容易损坏大棚,从而影响人们的收益,在对植物进行补光时设置有大量的补光灯增加成本,不然无法实现对大面积的种植物进行补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棚架,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照传感器,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有顶棚,所述棚架的上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的前、后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多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有飞轮,多个所述飞轮缠绕在钢绳的一端,多个所述钢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多个所述吊环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一端,所述框架上固定有镜面,多个所述框架的另一端均与棚架铰接,所述棚架内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螺杆,所述往复螺杆上转动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棚架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框架之间的补光灯。优选的,述顶棚为透明材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伸出顶棚。优选的,所述棚架上设置有覆盖膜,所述覆盖膜为塑料薄膜。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所述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LLS05-F,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型号为THT-N163A。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与补光灯、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套块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通过光照传感器、控制器、补光等的配合,可以有效的对大棚内的光照进行控制,并且通过框架、镜面等的配合,可以扩大补光灯的照射范围,需要的补光灯的数量较少,并且可以全面的对火龙果进行照射,不会出现补光死角,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温湿度传感器等的配合,可以有效的控制框架的倾斜角度,不会在白天对火龙果的光照进行阻挡,并且可以知道大棚内的温度,并及时开启风扇进行散热,有利于火龙果的种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的第一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棚架、2支撑杆、3光照传感器、4第一电机、5转轴、6飞轮、7补光灯、8钢绳、9吊环、10框架、11支撑架、12第二电机、13往复螺杆、14套块、15风扇、16顶杆、17温湿度传感器、18镜面、19顶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棚架1,棚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照传感器3,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顶棚19,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4,两个第一电机4的前、后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多个转轴5上均固定有飞轮6,多个飞轮6缠绕在钢绳8的一端,多个钢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9,多个吊环9固定连接在框架10的一端,框架10上固定有镜面18,多个框架10的另一端均与棚架1铰接,棚架1内设置有支撑架11,支撑架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螺杆13,往复螺杆13上转动连接有套块14,套块1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支撑架11上固定有顶杆16,顶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7,棚架1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框架10之间的补光灯7。进一步的,顶棚19为透明材质,支撑杆2的上端伸出顶棚19,棚架1上设置有覆盖膜,覆盖膜为塑料薄膜,支撑架11的前侧固定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型号为DATA-7311,光照传感器3的型号为LLS05-F,温湿度传感器17的型号为THT-N163A,控制器与补光灯7、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2、风扇15、温湿度传感器17、光照传感器3电连接,套块1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支撑架11上设置有与滑块匹配的滑槽。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光照传感器3感受光照的强度,在白天时,可以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转轴5旋转,进而使飞轮6带动钢绳8放出,使框架10处于垂直状态不会使框架10和镜面18对自然光进行遮挡,影响火龙果在白天的光照,并且在晚上的时候,补光灯7开启,通过第一电机4带动框架10处于一定的角度倾斜,使补光灯7照射出来的光通过镜面18进行衍射,对火龙果进行全面的照射,不会出现补光死角,并且不需要过多的补光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7,可以知道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通过第二电机12带动往复螺杆13旋转,往复螺杆13旋转带动套块14,进而带动风扇15,可以使大棚内均匀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照传感器(3),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顶棚(19),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4),两个所述第一电机(4)的前、后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多个所述转轴(5)上均固定有飞轮(6),多个所述飞轮(6)缠绕在钢绳(8)的一端,多个所述钢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9),多个所述吊环(9)固定连接在框架(10)的一端,所述框架(10)上固定有镜面(18),多个所述框架(10)的另一端均与棚架(1)铰接,所述棚架(1)内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螺杆(13),所述往复螺杆(13)上转动连接有套块(14),所述套块(1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所述支撑架(11)上固定有顶杆(16),所述顶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棚架(1)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框架(10)之间的补光灯(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补光效果的火龙果种植大棚,包括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照传感器(3),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顶棚(19),所述棚架(1)的上侧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电机(4),两个所述第一电机(4)的前、后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5),多个所述转轴(5)上均固定有飞轮(6),多个所述飞轮(6)缠绕在钢绳(8)的一端,多个所述钢绳(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吊环(9),多个所述吊环(9)固定连接在框架(10)的一端,所述框架(10)上固定有镜面(18),多个所述框架(10)的另一端均与棚架(1)铰接,所述棚架(1)内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螺杆(13),所述往复螺杆(13)上转动连接有套块(14),所述套块(14)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风扇(15),所述支撑架(11)上固定有顶杆(16),所述顶杆(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7),所述棚架(1)上固定有位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框架(10)之间的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碧娟林章武蔡爱兰朱国宝
申请(专利权)人:仙游县六合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