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花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0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景观花坛,涉及景观花坛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开设于底座顶部的蓄水槽以及固定于底座顶部的坛身;坛身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将坛身内的水导入蓄水槽内的出水孔,底座外周面开设有与蓄水槽连通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纵截面为L形的出水管;底座外周面固定有积水盒;出水管与安装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水管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花坛
本技术涉及景观花坛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景观花坛。
技术介绍
目前,花坛主要用于在植床内对观赏花卉进行规则式种植。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35909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景观花坛,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内的增压水泵、固定于底座底面的支撑柱、设置于支撑柱内的上水管和穿线管以及设置于支撑柱顶部的喷水器。上述景观花坛通过增压水泵向上水管内送水,并由喷水器喷入景观花坛,从而实现自动浇水的效果。但是,上述景观花坛不具有排水功能,在降雨多发的季节,不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使得花坛中的植物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花坛,其通过设置可以转动的出水管,达到了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景观花坛,包括底座、开设于底座顶部的蓄水槽以及固定于底座顶部的坛身;所述坛身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将坛身内的水导入所述蓄水槽内的出水孔,所述底座外周面开设有与蓄水槽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纵截面为L形的出水管;所述底座外周面固定有积水盒;所述出水管与安装通孔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水管的固定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导出蓄水槽内的积水时,旋转出水管至出水端向下,蓄水槽内的水由出水管流入积水盒内;当蓄水槽不需要排水时,将出水管旋转至出水端向上,从而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沿安装通孔周向开设于安装通孔周侧的环形槽、固定于出水管外周面的限位条、开设于所述环形槽底部的第一滑槽、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插条以及开设于所述限位条顶部且用于与所述插条插接的插孔;所述限位条沿出水管周向滑移设置于环形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顶端与插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周侧设置有用于阻止插条向靠近限位条一侧移动的限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在安装通孔内转动时,限位条随出水管在环形槽内转动,出水管的出水端向上时,通过插条与插孔插接对限位条进行固定,降低出水管继续转动的可能性,便于蓄水槽进行蓄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条靠近积水盒一侧固定有燕尾块,所述第一滑槽靠近积水盒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燕尾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为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插条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便于插条与插孔插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燕尾槽靠近积水盒一侧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燕尾块靠近积水盒一侧固定有拨杆,所述拨杆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条形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底座外侧向下拨动拨杆,使插条与限位条分离,从而使限位条可以继续转动,便于将出水管由出水端向上转动至出水端向下,从而便于将蓄水槽内的积水由出水管导出。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开设于环形槽外周面靠近第一滑槽一侧的第二滑槽、沿环形槽径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的滑动件、开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底部的连通槽、沿环形槽径向滑移设置于所述连通槽内的连接件、开设于所述连通槽底部的第三滑槽以及沿环形槽径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内的限位件;所述滑动件底部与连接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底部与限位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件顶部开设有方形通孔,所述方形通孔远离出水管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所述插条远离出水管一侧插接的插接件;所述限位条与滑动件的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动件向远离出水管一侧移动的抵压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转动至与滑动件接触时,限位条通过抵压组件驱动滑动件向远离出水管一侧移动,滑动件通过连接件带动限位件向远离出水管一侧移动,限位件移动过程中,插接件与插条分离,插接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便于出水管转动至出水端向下时,限位条与滑动件接触,从而对限位条进行固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远离限位条一侧固定有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远离限位条一侧与连通槽远离限位条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与滑动件接触时,驱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驱动弹簧向滑动件施加向靠近出水管一侧的弹力,便于限位条与滑动件分离后,通过驱动弹簧驱动滑动件复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远离限位条一侧固定有导向轴,所述连通槽远离限位条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轴沿环形槽径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为导向轴提供导向作用,降低连接件沿环形槽径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抵压组件包括分别开设于限位条与滑动件相对内侧的两个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条通过斜面向靠近限位件一侧抵压滑动件,便于通过限位条推动滑动件向远离出水管一侧移动,进而带动限位件移动,从而实现插条与插孔的插接。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L形的排水管,并通过转动排水管实现将蓄水槽内的积水排出的目的,从而便于将花坛内的积水导出;2.通过设置插条,并使插条与插孔插接,对限位条进行固定,降低出水管继续转动的可能性;3.通过设置限位机构,便于出水管转动至出水端向下时,限位条与滑动件接触,从而对限位条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蓄水槽;12、坛身;13、出水孔;14、出水管;15、安装通孔;16、积水盒;2、固定装置;21、环形槽;22、限位条;23、第一滑槽;24、插条;25、插孔;26、复位弹簧;3、抵压组件;31、燕尾块;32、导向槽;33、斜面;34、拨杆;35、导向轴;4、限位机构;41、第二滑槽;42、滑动件;43、连通槽;44、连接件;45、第三滑槽;46、限位件;47、驱动弹簧;48、方形通孔;49、插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景观花坛,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开设于底座1顶部的蓄水槽11以及固定于底座1顶部且用于种植花卉的坛身12。坛身12底部沿坛身12周向均布有多个用于将坛身12内的水导入蓄水槽11内的出水孔13。底座1外周面开设有与蓄水槽11连通的安装通孔15,安装通孔15内转动安装有用于将蓄水槽11内的水排出的出水管14;出水管14纵截面为L形。底座1外周面固定有积水盒16,积水盒16位于出水管14下方。出水管14与安装通孔1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水管14的固定装置2。出水管14进水端的外周面底部与蓄水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花坛,包括底座(1)、开设于底座(1)顶部的蓄水槽(11)以及固定于底座(1)顶部的坛身(12);所述坛身(12)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将坛身(12)内的水导入所述蓄水槽(11)内的出水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周面开设有与蓄水槽(11)连通的安装通孔(15),所述安装通孔(15)内转动安装有纵截面为L形的出水管(14);所述底座(1)外周面固定有积水盒(16);所述出水管(14)与安装通孔(1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水管(14)的固定装置(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花坛,包括底座(1)、开设于底座(1)顶部的蓄水槽(11)以及固定于底座(1)顶部的坛身(12);所述坛身(12)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将坛身(12)内的水导入所述蓄水槽(11)内的出水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周面开设有与蓄水槽(11)连通的安装通孔(15),所述安装通孔(15)内转动安装有纵截面为L形的出水管(14);所述底座(1)外周面固定有积水盒(16);所述出水管(14)与安装通孔(15)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出水管(14)的固定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沿安装通孔(15)周向开设于安装通孔(15)周侧的环形槽(21)、固定于出水管(14)外周面的限位条(22)、开设于所述环形槽(21)底部的第一滑槽(23)、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23)内的插条(24)以及开设于所述限位条(22)顶部且用于与所述插条(24)插接的插孔(25);所述限位条(22)沿出水管(14)周向滑移设置于环形槽(21)内;所述第一滑槽(23)底部固定有复位弹簧(26),所述复位弹簧(26)顶端与插条(2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21)周侧设置有用于阻止插条(24)向靠近限位条(22)一侧移动的限位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条(24)靠近积水盒(16)一侧固定有燕尾块(31),所述第一滑槽(23)靠近积水盒(16)一侧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块(31)沿竖向滑移设置于燕尾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景观花坛,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靠近积水盒(16)一侧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燕尾块(31)靠近积水盒(16)一侧固定有拨杆(34),所述拨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芳殷彩琴彭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运建筑设计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