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535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包括防护壳,防护片,观察窗,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安装管,安装杆,调节螺栓,密封板,防护条,握杆,防护套,安装块和防护钩,所述的防护片镶嵌在防护壳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防护片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安装在防护壳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设置在防护壳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板,底座,防滑垫,插接杆,连接轴,锥头,锁紧片和安装片的设置,有利于对密封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安装板,移动轮,固定管,固定杆,阻挡块,缓冲簧和拉环的设置,有利于对密封装置进行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密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控制器分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控制器各有长处和短处。组合逻辑控制器设计麻烦,结构复杂,一旦设计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扩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设计方便,结构简单,修改或扩充都方便,修改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编所对应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条机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储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过执行一段微程。具体对比如下: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布线控制器,由逻辑电路构成,完全靠硬件来实现指令的功能。现在控制器应用在多个领域,例如电磁吸盘控制器:交流电压380V经变压器降压后,经过整流器整流变成110V直流后经控制装置进入吸盘此时吸盘被充磁,退磁时通入反向电压线路,控制器达到退磁功能。门禁控制器:门禁控制器工作在两种模式之下。一种是巡检模式,另一种是识别模式。在巡检模式下,控制器不断向读卡器发送查询代码,并接收读卡器的回复命令。这种模式会一直保持下去,直至读卡器感应到卡片。当读卡器感应到卡片后,读卡器对控制器的巡检命令产生不同的回复,在这个回复命令中,读卡器将读到的感应卡内码数据传送到门禁控制器,使门禁控制器进入到识别模式。在门禁控制器的识别模式下,门禁控制器分析感应卡内码,同设备内存储的卡片数据进行比对,并实施后续动作。门禁控制器完成接收数据的动作后,会发送命令回复读卡器,使读卡器恢复状态,同时,门禁控制器重新回到巡检模式。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42730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电机控制器密封装置,包括外壳、内壳,内壳边缘和外壳结合部位设有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装置为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包括横向密封长条、竖向密封短条和带有固定凸筋的方形密封条,横向密封长条和竖向密封短条边缘设有连接卡槽,方形密封条两边设有连接卡扣,固定凸筋为圆环状,设置在内壳的四个边角上。通过设置卡扣和相互配合的卡槽连接,可使横向密封条、竖向密封条、方形密封条任意组合,适用不同形状的控制器固定其电路板组件。但是现有的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支撑固定,不方便移动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不方便支撑固定,不方便移动和密封效果差的问题。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包括防护壳,防护片,观察窗,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安装管,安装杆,调节螺栓,密封板,防护条,握杆,防护套,安装块和防护钩,所述的防护片镶嵌在防护壳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防护片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安装在防护壳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设置在防护壳的右侧;所述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安装在防护壳的上部;所述的安装管螺栓连接在防护壳内部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安装杆纵向安装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贯穿防护壳螺纹连接在安装管和安装杆的连接处;所述的密封板螺栓连接在安装杆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条胶接在密封板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握杆螺钉连接在密封板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套接在握杆外表面的右上部;所述的安装块螺栓连接在防护壳左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钩螺栓连接在安装块的左侧;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包括底板,底座,防滑垫,插接杆,连接轴,锥头,锁紧片和安装片,所述的底座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滑垫胶接在底座的下部;所述的插接杆通过连接轴分别连接在安装片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锥头镶嵌在插接杆的内侧;所述的锁紧片分别螺钉连接在安装片正表面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片镶嵌在底板底部的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窗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亚克力透明塑料窗。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条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防护条具体采用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防滑垫具体采用硅胶垫;所述的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一字形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的安装片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镶嵌在连接轴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轴的直径设置为十毫米至十二毫米。优选的,所述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包括安装板,移动轮,固定管,固定杆,阻挡块,缓冲簧和拉环,所述的移动轮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板右侧的四角位置;所述的固定管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上部;所述的固定杆纵向插接在固定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阻挡块螺栓连接在固定杆的内侧下部;所述的缓冲簧一端焊接在固定管的内侧下部,另一端焊接在阻挡块的下部;所述的拉环螺栓连接在固定杆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万向橡胶轮。优选的,所述的缓冲簧具体采用不锈钢弹簧;所述的缓冲簧的外表面镶嵌有PVC橡胶层;所述的缓冲簧的直径设置为十毫米至十二毫米。优选的,所述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包括密封盖,防护块,支杆,固定轴,防护螺栓,连接片和紧固板,所述的防护块螺栓连接在密封盖的左侧;所述的支杆通过固定轴连接在防护块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螺栓螺纹连接在防护块和固定轴的连接处;所述的连接片螺栓连接在支杆的下部;所述的紧固板螺栓连接在连接片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紧固板内侧下部的左侧设置有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硅胶条;所述的硅胶条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优选的,所述的底板与防护壳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安装板与防护壳螺栓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与与防护壳扣接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底板,底座,防滑垫,插接杆,连接轴,锥头,锁紧片和安装片的设置,有利于对密封装置进行支撑固定。2.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板,移动轮,固定管,固定杆,阻挡块,缓冲簧和拉环的设置,有利于对密封装置进行移动。3.本技术中,所述的密封盖,防护块,支杆,固定轴,防护螺栓,连接片和紧固板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4.本技术中,所述的观察窗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亚克力透明塑料窗,有利于对密封装置的内部进行观察。5.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条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防护条具体采用橡胶套,有利于降低的防护条的制造成本。6.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滑垫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防滑垫具体采用硅胶垫;所述的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一字形防滑纹,有利于防止密封装置滑动。7.本技术中,所述的安装片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所述的橡胶圈镶嵌在连接轴的外壁上;所述的连接轴的直径设置为十毫米至十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包括防护壳(1),防护片(2),观察窗(3),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可缓冲移动架结构(5),可防尘密封盖结构(6),安装管(7),安装杆(8),调节螺栓(9),密封板(10),防护条(11),握杆(12),防护套(13),安装块(14)和防护钩(15),所述的防护片(2)镶嵌在防护壳(1)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窗(3)镶嵌在防护片(2)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安装在防护壳(1)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5)设置在防护壳(1)的右侧;所述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6)安装在防护壳(1)的上部;所述的安装管(7)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内部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安装杆(8)纵向安装管(7)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9)贯穿防护壳(1)螺纹连接在安装管(7)和安装杆(8)的连接处;所述的密封板(10)螺栓连接在安装杆(8)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条(11)胶接在密封板(10)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握杆(12)螺钉连接在密封板(10)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13)套接在握杆(12)外表面的右上部;所述的安装块(14)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左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钩(15)螺栓连接在安装块(14)的左侧;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包括底板(41),底座(42),防滑垫(43),插接杆(44),连接轴(45),锥头(46),锁紧片(47)和安装片(48),所述的底座(4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4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滑垫(43)胶接在底座(42)的下部;所述的插接杆(44)通过连接轴(45)分别连接在安装片(48)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锥头(46)镶嵌在插接杆(44)的内侧;所述的锁紧片(47)分别螺钉连接在安装片(48)正表面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片(48)镶嵌在底板(41)底部的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包括防护壳(1),防护片(2),观察窗(3),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可缓冲移动架结构(5),可防尘密封盖结构(6),安装管(7),安装杆(8),调节螺栓(9),密封板(10),防护条(11),握杆(12),防护套(13),安装块(14)和防护钩(15),所述的防护片(2)镶嵌在防护壳(1)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观察窗(3)镶嵌在防护片(2)正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安装在防护壳(1)的下部;所述的可缓冲移动架结构(5)设置在防护壳(1)的右侧;所述的可防尘密封盖结构(6)安装在防护壳(1)的上部;所述的安装管(7)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内部的左侧下部;所述的安装杆(8)纵向安装管(7)的内侧上部;所述的调节螺栓(9)贯穿防护壳(1)螺纹连接在安装管(7)和安装杆(8)的连接处;所述的密封板(10)螺栓连接在安装杆(8)的上部;所述的防护条(11)胶接在密封板(10)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握杆(12)螺钉连接在密封板(10)上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防护套(13)套接在握杆(12)外表面的右上部;所述的安装块(14)螺栓连接在防护壳(1)左侧的下部;所述的防护钩(15)螺栓连接在安装块(14)的左侧;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4)包括底板(41),底座(42),防滑垫(43),插接杆(44),连接轴(45),锥头(46),锁紧片(47)和安装片(48),所述的底座(42)分别螺栓连接在底板(41)底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滑垫(43)胶接在底座(42)的下部;所述的插接杆(44)通过连接轴(45)分别连接在安装片(48)正表面的左侧;所述的锥头(46)镶嵌在插接杆(44)的内侧;所述的锁紧片(47)分别螺钉连接在安装片(48)正表面左侧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安装片(48)镶嵌在底板(41)底部的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观察窗(3)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观察窗(3)具体采用亚克力透明塑料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条(11)的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所述的防护条(11)具体采用橡胶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控制器的密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军李江威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盈科卓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