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46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和活动杆,所述底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板顶部左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外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套外表面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腿,且稳定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的顶部,所述底板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轮、第二电机、螺纹杆、活动杆和内螺纹孔的作用,解决了目前传统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体积较大,造价较高,且移动不便,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较少,同时,其高度不便调节,为后期的维护带来了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设备
,具体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电类型已不局限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能发电技术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开发,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传统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体积较大,造价较高,且移动不便,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较少,同时,其高度不便调节,为后期的维护带来了不便,为此,我们提出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风光互补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和活动杆,所述底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板顶部左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外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转动套外表面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腿,且稳定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和活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顶部左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套(5),所述转动套(5)外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转动套(5)外表面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腿(7),且稳定支撑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活动杆(12)下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底板(1)和活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移动轮(2),所述底板(1)顶部左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动套(5),所述转动套(5)外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6),所述转动套(5)外表面的上端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支撑腿(7),且稳定支撑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底板(1)顶部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3),所述主动齿轮(3)与从动齿轮(6)啮合连接,所述活动杆(12)下端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孔(21),所述转动套(5)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且螺纹杆(20)通过内螺纹孔(21)与活动杆(12)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柄(8),且推柄(8)的倾斜角度为四十度到六十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光互补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希清郑盈盈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港宏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