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43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包括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和雷电波形跟踪装置;雷电波形跟踪装置包括前级容性装置、感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前级非线性元件与前级容性装置分别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口并联;感性装置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串联;后级非线性元件与后级容性装置分别并联至感性装置的输出端;后级容性装置电性连接后端设备;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前级容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均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置中采用传统非线性元件配合雷电脉冲波形跟踪电路,实现将剩余雷电脉冲降到跟工作电源一致的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防雷电路主要采用非线性器件如压敏、放电管等并联在线路中;正常工作时为高阻抗或开断状态,当出现雷电等干扰脉冲电压高于其启动电压时,防雷电路就会快速转变为低阻抗或短路状态,从而实现限制高压脉冲和转移高幅值的脉冲电流的技术效果;目前的普通的防雷电路主要采用一种或几种非线性器件简单组合来实现,缺点是剩余电压电流都非常高,对后端设备的保护效果不太理想,电子电气设备经常被告雷击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在装置中采用传统非线性元件配合雷电脉冲波形跟踪电路,实现将剩余雷电脉冲降到跟工作电源一致的水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包括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和雷电波形跟踪装置;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包括前级容性装置、感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前级容性装置分别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口并联;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串联;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后级容性装置分别并联至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后级容性装置电性连接后端设备;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前级容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均接地。进一步地,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具体可以是压敏电阻、防电管、半导体放电管、晶闸门管、雪崩二极管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具体可以是压敏电阻、放电管、半导体放电管、晶闸门管、雪崩二极管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前级容性装置包括若干个不同参数的电容;所述后级容性装置包括若干个不同参数的电容;所述前级容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包括的电容的数量和参数的选择可依据实际电路需要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感性装置包括若干个电感,所述电感的数量可依据实际电路需要进行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装置中采用传统非线性元件配合雷电脉冲波形跟踪电路,实现将剩余雷电脉冲降到跟工作电源一致的水平,可有效提高交流电源的防雷性能;并且极大地降低交流电源设备的雷击损坏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包括前级非线性元件1、后级非线性元件4和雷电波形跟踪装置;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包括前级容性装置2、感性装置3和后级容性装置5;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与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分别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口并联;所述感性装置3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串联;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4与所述后级容性装置5分别并联至所述感性装置3的输出端;所述后级容性装置5电性连接后端设备6;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后级非线性元件4、前级容性装置2和后级容性装置5均接地。上述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中,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所在的电路作为第一旁路放电电路;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所在的电路作为雷电脉冲波形跟踪电路的第一容性电路;所述感性装置3所在的电路作为雷电脉冲波形跟踪电路的感性电路;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4所在的电路作为第二旁路放电电路;所述后级容性装置5所在的电路作为雷电脉冲波形的第二容性电路。当正常的工频交流(频率50HZ)通过该电路时,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所在的第一旁路放电电路、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4所在的第二旁路放电电路为高阻,工频交流电流不会通过这两条旁路;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所在的电路,即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感性装置3和后级容性装置5所在的电路根据交流电的频率动态调整共振频点,使得连接后端设备6的主回路为低阻抗,这样工频交流电可以正常通过该电路;当交流线路中出现雷电脉冲时,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和后级非线性元件4由于接收到雷电脉冲的高压而被激活,使得所述第一旁路放电电路和第二旁路放电电路呈现低阻抗,雷电脉冲可以顺利通过并导入大地;此时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采样雷电脉冲的实际频率并动态调整共振频点,从而使连接后端设备6的主回路呈现高阻抗,阻断雷电脉冲通过,只有在雷电脉冲消失并且电路中的电流恢复到工频状态时,主回路才恢复到低阻状态,工频交流电源可正常通过。通过前级非线性元件1和后级非线性元件4,能够消除电路中出现的雷电脉冲,再经过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的设置,能够采样雷电脉冲的实际频率,当检测到雷电脉冲除去后的剩余电压电流跟正常工频交流保持一致时,再使得主电路变为低阻抗,从而能够达到最佳的防雷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具体可以是压敏电阻、防电管、半导体放电管、晶闸门管、雪崩二极管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4具体可以是压敏电阻、放电管、半导体放电管、晶闸门管、雪崩二极管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包括若干个不同参数的电容;所述后级容性装置5包括若干个不同参数的电容;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和后级容性装置5包括的电容的数量和参数的选择可依据实际电路需要进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感性装置3包括若干个电感,所述电感的数量可依据实际电路需要进行设置。实施例上述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在于:当正常的工频交流(频率50HZ)通过该电路时,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所在的第一旁路放电电路、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4所在的第二旁路放电电路为高阻,工频交流电流不会通过这两条旁路;所述前级容性装置2、感性装置3和后级容性装置5所在的电路根据交流电的频率动态调整共振频点,使得连接后端设备6的主回路为低阻抗,这样工频交流电可以正常通过该电路;当交流线路中出现雷电脉冲时,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1后级非线性元件4由于接收到雷电脉冲的高压而被激活,使得所述第一旁路放电电路和第二旁路放电电路呈现低阻抗,雷电脉冲可以顺利通过并导入大地;此时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采样雷电脉冲的实际频率并动态调整共振频点,从而使连接后端设备6的主回路呈现高阻抗,阻断雷电脉冲通过,只有在雷电脉冲消失并且电路中的电流恢复到工频状态时,主回路才恢复到低阻状态,工频交流电源可正常通过。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给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包括前级非线性元件和后级非线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电波形跟踪装置;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包括前级容性装置、感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前级容性装置分别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口并联;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串联;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后级容性装置分别并联至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后级容性装置电性连接后端设备;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前级容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均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包括前级非线性元件和后级非线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雷电波形跟踪装置;所述雷电波形跟踪装置包括前级容性装置、感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前级容性装置分别与交流电源的输入端口并联;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端口串联;所述后级非线性元件与所述后级容性装置分别并联至所述感性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后级容性装置电性连接后端设备;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后级非线性元件、前级容性装置和后级容性装置均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脉冲波形跟踪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非线性元件包括压敏电阻、防电管、半导体放电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川林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高尔德防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