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冲烈专利>正文

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40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包括有电柜外壳,所述电柜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多个电力设备承板,所述电柜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个引风框,多个所述引风框与多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引流片,每个所述引流片均通过旋转轴与同一侧所述引风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均贯穿所述引风框的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轴和第一齿轮的配合,从而引导风扇从不同方向对电力设备承板上的灰尘进行吹拂,提高了配电柜的除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
本技术主要涉及配电柜的
,具体涉及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是一种为用电设备以及用电的系统分配电能的一种装置,配电柜是火力发电设备控制中心的的基础设备。根据申请号为CN201820119770.1的专利文献所提供的一种便于移动的多功能配电柜可知,该产品包括配电柜外壳、配电柜柜门和配电柜底座,配电柜外壳包含有配电柜底板、配电柜侧板和配电柜顶板,配电柜底座与配电柜底板榫卯连接,配电柜底座位于配电柜底板下面,配电柜柜门上设置有合页,配电柜柜门与合页螺丝连接,配电柜柜门通过合页与配电柜侧板连接,配电柜侧板与合页螺丝连接,配电柜侧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呈矩形状,散热孔上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位于散热孔表面,过滤网与配电柜侧板螺丝连接,该多功能配电柜能方便移动。但现有的配电柜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现有的配电柜在柜体和柜门的交界处往往会留下一条缝隙,空气中的尘土会从缝隙中进入配电柜,若配电柜无法对自身进行除尘,导致配电柜中的元件会受灰尘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包括有电柜外壳,所述电柜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多个电力设备承板,所述电柜外壳的内壁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个引风框,多个所述引风框与多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引流片,每个所述引流片均通过旋转轴与同一侧所述引风框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引风框的内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旋转轴的顶端外周面,每个所述第一齿轮均贯穿所述引风框的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柜外壳的顶端内壁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锯齿柱,所述锯齿柱与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转动轴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锯齿柱的一端与同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周面固定有两个第三齿轮,每个所述第三齿轮均与同一侧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柜外壳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散热孔。进一步的,所述电柜外壳的两端内壁均对称固定有两个第一滑轨和两个第二滑轨,相邻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之间,相邻的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过滤板,每个所述过滤板均与同一侧所述散热孔相对应。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二滑轨的槽体两端均固定有终止柱。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终止柱均通过螺纹与同一侧所述第二滑轨的槽体相啮合。进一步的,所述电柜外壳的一侧表面粘接有密封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能够引导风扇从不同方向对电力设备承板上的灰尘进行吹拂,从而提高了配电柜的除尘效率,通过旋转轴和第一齿轮的配合,使得其中一个旋转轴进行旋转时,由于相邻旋转轴上的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多个旋转轴进行同步旋转,通过旋转轴带动其上的引流片在引风框内进行旋转,从而在开启风扇后,引流片进行有规律的左右摆动,使得引流片引导风扇排出的风对电力设备承板上的电器元件进行吹拂,通过风扇的大面积鼓风完成除尘工作。其二,本技术中的多个旋转轴能够进行同步旋转,从而减少了动力机构的使用,节省了配电柜的内部空间,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活塞运动时,由于气缸活塞杆上的锯齿柱与第二齿轮相啮合,使得第二齿轮上的转动轴将锯齿柱的直线运动转变为自身的回转运动,由于转动轴上的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与之平行的第一齿轮相啮合,从而将扭矩传递给第一齿轮上的旋转轴,并带动旋转轴进行同步旋转。其三,本技术能够减少灰尘进入配电柜,通过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过滤板的配合,使得过滤板得以滑动插入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之间,由于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位于相邻的两个电力设备承板之间,使得过滤板的两侧得以对应散热孔和电力设备承板上的电器元件,从而在不影响电力设备承板散热的情况下,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网减少排进电柜外壳的灰尘。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风框和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区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柜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柜外壳;11、电力设备承板;12、风扇;13、引风框;131、旋转轴;132、引流片;133、第一齿轮;134、第二齿轮;135、锯齿柱;136、气缸;137、转动轴;14、第一滑轨;15、过滤板;16、密封条;17、第二滑轨;171、终止柱;18、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5,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包括有电柜外壳1,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多个电力设备承板11,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个引风框13,多个所述引风框13与多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11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引流片132,每个所述引流片132均通过旋转轴131与同一侧所述引风框13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齿轮133,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旋转轴131的顶端外周面,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贯穿所述引风框13的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33之间相互啮合。请参照附图1,所述电柜外壳1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8,由于电柜外壳1的两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8,使得电柜外壳1通过其上开设的散热孔18将热量排出,从而提高了电柜外壳1的散热性能。请着重参照附图1,所述电柜外壳1的一侧表面粘接有密封条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包括有电柜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多个电力设备承板(11),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个引风框(13),多个所述引风框(13)与多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11)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引流片(132),每个所述引流片(132)均通过旋转轴(131)与同一侧所述引风框(13)转动连接;/n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齿轮(133),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旋转轴(131)的顶端外周面,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贯穿所述引风框(13)的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33)之间相互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包括有电柜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部固定有多个电力设备承板(11),所述电柜外壳(1)的内壁上固定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的一侧表面固定有多个引风框(13),多个所述引风框(13)与多个所述电力设备承板(11)相互交错设置,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引流片(132),每个所述引流片(132)均通过旋转轴(131)与同一侧所述引风框(13)转动连接;
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每个所述引风框(13)的内部均设有多个第一齿轮(133),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固定于同一侧所述旋转轴(131)的顶端外周面,每个所述第一齿轮(133)均贯穿所述引风框(13)的壳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33)之间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柜外壳(1)的顶端内壁固定有气缸(136),所述气缸(136)的活塞杆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锯齿柱(135),所述锯齿柱(135)与第二齿轮(134)相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4)固定于转动轴(137)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齿轮(134)远离所述锯齿柱(135)的一端与同一侧所述第一齿轮(13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力发电设备用的防尘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冲烈
申请(专利权)人:董冲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