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367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均匀设有接地柱,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接地柱之间均匀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接地柱一侧,所述连接座外侧填充设有第一填充料,所述内壳内壁顶部设有电极引出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外壳和接地柱外壳用混凝土材料制成,有效地避免了金属接地材料易腐蚀、耐久性低等缺点,大幅度提高了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通过设有第一填充料和第二填充料,第一填充料一方面能够与金属接地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及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接地
,特别涉及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
技术介绍
雷击现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接地技术,直接关系到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输电线路的接地网设计比较简单,大多利用扁钢、圆钢等金属材料作为接地电极,以杆塔为中心向四外放射埋设。但是这些接地体的材料不耐腐蚀,接地电阻增大,年久失修,使得接地网导电性能大大降低,且接地体占用土地面积较大。近年来,输电线塔的接地设计要求在逐步提高,但是采取降低接地电阻的形式较单一,仅仅是延长射线、增加接地网钢筋截面、采用降阻剂、铺设接地模块等。综合来看,上述措施短期内降低电阻的效果较好,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地网的腐蚀、模块性能的老化等,接地装置的防雷效果会逐步减弱,对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后期改造的费用,同时由于不同的土壤电阻率的不同,在使用接地网的过程中也会有所不同,并且目前使用的接地网水平导体是均匀布置的,此时出于存在着端部效应和邻近效应,因此接地体在边角网孔处具有比较强的散流作用,造成电流密度大于中间网孔的电流密度。在这种情况下,接地网的地表电位存在着不均匀性,具体表现接触电压位于边角网孔处时与接触电压位于中间网孔处相比而言要大很多,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均匀设有接地柱,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内壳,所述外壳与接地柱之间均匀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接地柱一侧,所述连接座外侧填充设有第一填充料,所述内壳内壁顶部设有电极引出管,所述电极引出管外侧连接有主连接线,所述主连接线外侧连接有次连接线,所述次连接线分别与连接座连通,所述主连接线和次连接线外侧填充设有第二填充料。优选的,所述外壳和内壳形状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外壳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内壳由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接地柱包括接地柱外壳、接地柱内壳和接地极,所述接地柱外壳均匀设置于外壳外侧且与外壳连通,所述接地柱外壳内壁环绕设有接地柱内壳,所述接地柱内壳内部设有接地极,所述接地柱外壳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接地柱内壳由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接地极为石墨合成导电接地极。优选的,所述连接座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分别与外壳和内壳连通。优选的,所述接地柱内壳和接地极依次贯穿外壳、连接座和内壳与次连接线连通。优选的,所述电极引出管外侧连通有接地引上线。优选的,所述主连接线和次连接线外壁均涂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漆。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料填充于外壳和内壳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填充料填充于内壳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将外壳和接地柱外壳用混凝土材料制成,有效地避免了金属接地材料易腐蚀、耐久性低等缺点,大幅度提高了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通过设有第一填充料和第二填充料,第一填充料一方面能够与金属接地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由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制成的第二填充料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触变性、悬浮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润滑性、成膜性,耐水性及化学稳定性,保证整体的使用寿命,通过将不同接地柱之间的距离按规律进行排列既能降低地表电势梯度,能降低地表电势梯度,而且还是一种相比较安全和经济的设计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接地柱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座正视图。图中:1外壳、2接地柱、21接地柱外壳、22接地柱内壳、23接地极、3内壳、4连接座、41通槽、5第一填充料、6电极引出管、7主连接线、8次连接线、9第二填充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外侧均匀设有接地柱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1与接地柱2之间均匀设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设置于接地柱2一侧,所述连接座4外侧填充设有第一填充料5,所述内壳3内壁顶部设有电极引出管6,所述电极引出管6外侧连接有主连接线7,所述主连接线7外侧连接有次连接线8,所述次连接线8分别与连接座4连通,所述主连接线7和次连接线8外侧填充设有第二填充料9。所述接地柱内壳22和接地极23依次贯穿外壳1、连接座4和内壳3与次连接线8连通,所述电极引出管6外侧连通有接地引上线,所述连接座4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通槽41,所述通槽41分别与外壳1和内壳3连通。实施例二:所述外壳1和内壳3形状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外壳1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内壳3由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接地柱2包括接地柱外壳21、接地柱内壳22和接地极23,所述接地柱外壳21均匀设置于外壳1外侧且与外壳1连通,所述接地柱外壳21内壁环绕设有接地柱内壳22,所述接地柱内壳22内部设有接地极23,所述接地柱外壳21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接地柱内壳22由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所述接地极23为石墨合成导电接地极。通过外壳1和接地柱外壳21用混凝土材料制成,有效地避免了金属接地材料易腐蚀、耐久性低等缺点,大幅度提高了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实施例三:所述主连接线7和次连接线8外壁均涂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漆。所述第一填充料5填充于外壳1和内壳3之间,所述第一填充料5由降阻剂和水混合制成,所述降阻剂由细石墨、膨润土、固化剂、润滑剂、导电水泥混合制成,所述第二填充料9填充于内壳3内部,所述第二填充料9由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制成。由降阻剂和水混合制成的第一填充料5一方面能够与金属接地体紧密接触,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另一方面它能向周围土壤渗透,降低周围土壤电阻率,在接地体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由石墨和膨润土混合制成的第二填充料9具有良好的增稠性、触变性、悬浮稳定性、高温稳定性、润滑性、成膜性,耐水性及化学稳定性,同时第二填充料9在填充完成后需要灌水密封;第一填充料5和第二填充料9根据不同土壤的电阻率不同进行调节添加,其中不同的土壤电阻率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验探测得出的上表可知,含水量的大小对土壤电阻率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土壤电阻率较大的土壤,第一填充料5和第二填充料9中添加的水份减少,反之则增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而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均匀设有接地柱(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1)与接地柱(2)之间均匀设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设置于接地柱(2)一侧,所述连接座(4)外侧填充设有第一填充料(5),所述内壳(3)内壁顶部设有电极引出管(6),所述电极引出管(6)外侧连接有主连接线(7),所述主连接线(7)外侧连接有次连接线(8),所述次连接线(8)分别与连接座(4)连通,所述主连接线(7)和次连接线(8)外侧填充设有第二填充料(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外侧均匀设有接地柱(2),所述外壳(1)内部设有内壳(3),所述外壳(1)与接地柱(2)之间均匀设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设置于接地柱(2)一侧,所述连接座(4)外侧填充设有第一填充料(5),所述内壳(3)内壁顶部设有电极引出管(6),所述电极引出管(6)外侧连接有主连接线(7),所述主连接线(7)外侧连接有次连接线(8),所述次连接线(8)分别与连接座(4)连通,所述主连接线(7)和次连接线(8)外侧填充设有第二填充料(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和内壳(3)形状均设置为圆柱形,所述外壳(1)由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内壳(3)由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混凝土模块接地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柱(2)包括接地柱外壳(21)、接地柱内壳(22)和接地极(23),所述接地柱外壳(21)均匀设置于外壳(1)外侧且与外壳(1)连通,所述接地柱外壳(21)内壁环绕设有接地柱内壳(22),所述接地柱内壳(22)内部设有接地极(2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富霍秀荣赵桂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启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