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断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32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9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断控制装置。其中,该通断控制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其中,容器包括储液腔,储液腔内设有导电流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容器内;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容器外部;其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在导电流体受热膨胀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能够与导电流体的液面接触,且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设在导电流体遇冷收缩后能够与导电流体的液面分离的位置。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通断控制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断控制装置
本申请涉及智能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断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控制领域的发展,通断控制装置在系统电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对通断控制装置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系统电路要求通断控制装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以便重复使用;另一方面,要求通断控制装置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依然具备稳定的性能,以便进行准确地控制。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柔性结构的微型液态金属装置,其由基体、上储液池、下储液池、液态金属、液态金属通流道、气流道、顶面密封薄膜、底面密封薄膜、侧面密封薄膜和外接电极构成,其通过外部机械力挤压高弹性基体促使液态金属运动导通电路,通过高弹性基体材料自动回弹以及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实现快速电路分断。采用此种方式的装置,存在着因机械疲劳导致装置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并且,对基体材料的要求较高,实现复杂。在其他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水准开关,该装置通过浮球带动支架产生形变,使得电极管中的液态金属的位置发生倾斜,液态金属在电极管内流动,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容器中水位保持在设定位置,实现困难,并且支架的反复形变也会引起机械疲劳,导致装置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综上,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通断控制装置存在的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断控制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通断控制装置存在的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断控制装置,所述通断控制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温度调节装置;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储液腔和储液管,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导电流体;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所述容器内;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外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受热膨胀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接触,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遇冷收缩后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分离的位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还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设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并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储液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储液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所述储液管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储液管的顶端封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从所述储液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管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内部填充有保护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电流体包括:液态金属。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态金属包括以下之一: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铋铟锡合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容器是由具备可塑性和绝缘性的玻璃或者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由与所述导电流体非浸润的材料制成,或者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外表面经过处理以使得所述导电流体不浸润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温装置和/或降温装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温装置包括依次电连接的开关、电源和电热丝。本申请提供的通断控制装置,通过温度调节装置调节容器的温度,在容器的温度升高时,容器内部的导电流体受热膨胀、导电流体的液面上升,导电流体的液面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导通;在容器的温度降低时,容器内部的导电流体遇冷收缩、导电流体的液面下降,导电流体的液面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分离,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断开,从而实现了根据温度变化的通断控制。通过上述通断控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通断控制装置存在的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通断控制装置的稳定性。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断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断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断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三;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温度控制开关的剖面示意图四;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断控制装置在导通/断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中标记说明如下:容器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储液腔4;储液管5;导电流体6;导电流体的液面7;温度调节装置8;开关9;电源10;储液管的顶端11;第一外接电极12;第二外接电极13;导通位置14;电热丝15;驱动装置1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断控制装置。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断控制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参见图1,该通断控制装置包括:容器1、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温度调节装置8;其中,容器1包括储液腔4,储液腔4内设有导电流体6;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相互不接触地设在容器1内;温度调节装置8设置在容器1外部;其中,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设在导电流体6受热膨胀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均能够与导电流体6的液面接触,且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设在导电流体6遇冷收缩后能够与导电流体6液面7分离的位置。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温度调节装置8调节容器的温度,在容器1的温度升高时,容器1的储液腔4内的导电流体6因受热膨胀而使导电流体6的液面7上升,导电流体6的液面7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接触,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导通。在容器1的温度降低时,容器1内部的导电流体6因受冷收缩而使导电流体6的液面7下降,导电流体6的液面7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分离,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断开,从而实现了根据温度变化的通断控制。通过上述通断控制装置,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通断控制装置存在的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通断控制装置的稳定性。与相关技术中的通断控制装置相比,本申请采用的通断控制装置,一方面,采用导电流体6的导电性和热胀冷缩性质来控制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的导通和断开,能够避免相关技术中的机械式的通断控制装置因机械疲劳导致通断控制性能不准确的问题,提高了通断控制装置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温度调节装置;其中,/n所述容器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导电流体;/n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所述容器内;/n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外部;/n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受热膨胀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接触,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遇冷收缩后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分离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控制装置包括:容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温度调节装置;其中,
所述容器包括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有导电流体;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所述容器内;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外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受热膨胀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均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接触,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设在所述导电流体遇冷收缩后能够与所述导电流体的液面分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还包括储液管,所述储液管设在所述储液腔的顶部并与所述储液腔连通,且所述储液管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储液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设在所述储液管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管的顶端封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相互不接触地从所述储液管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储液管内。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洁陈鸿武苏传明曹小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