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29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通讯传输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包括PVC护套、组合套和组合环,所述PVC护套的圆周外壁粘接所述组合套,该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在PVC护套的内部组合铠装编织套,配合导体外部套接的交联套,便于形成复合结构,增加自身强度和使用范围,以配合中控平台环境进行使用,且在PVC护套的外部连接组合套,组合套的外部连接有扣环,并在内仓中组合限位环,扣环和限位环的增设,可在电缆进行组合后,利用组合环和限位环进行辅线的排列,且可利用扣环组合扎带进行外部组合,便于进行电缆自身的相互组合或者外部固定,收纳性和条理性好,便于排线和后期检修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
本技术涉及通讯传输装置
,具体为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而中控即为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是指对声、光、电等各种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的设备,它广泛应用于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指挥控制中心、智能化家庭等,用户可用按钮式控制面板、计算机显示器、触摸屏和无线遥控等设备,通过计算机和中央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投影机、展示台、影碟机、录像机、卡座、功放、话筒、计算机、笔记本、电动屏幕、电动窗帘、灯光等设备,在中控的使用中会使用到中控平台,中控平台的组合运用中,会进行电缆的排列。现有的中控平台在配合控制电缆进行排列中,因为控制电缆自身缺少有效的外接方式,故在进行辅线的排列中,需要配合外部组合件,这就导致了组合繁琐,不便于进行排列,混乱性差,后期不便于检修维护,且在电缆的相互组合中,会需要对电缆进行一周缠绕后,再相互组合,条理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中控平台在配合控制电缆进行排列中,因为控制电缆自身缺少有效的外接方式,故在进行辅线的排列中,需要配合外部组合件,这就导致了组合繁琐,不便于进行排列,混乱性差,后期不便于检修维护,且在电缆的相互组合中,会需要对电缆进行一周缠绕后,再相互组合,条理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包括PVC护套、组合套和组合环,所述PVC护套的圆周外壁粘接所述组合套,所述组合套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圆周内壁粘接所述组合环,所述组合套的右侧壁粘接有扣环,所述组合套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内仓,所述内仓的圆周内壁粘接有粘接块,所述粘接块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限位环,所述组合环的顶部和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槽,所述组合槽的圆周内壁粘接有内嵌环,所述内嵌环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环孔。优选的,所述PVC护套的圆周内壁套接有铠装编织套,所述铠装编织套的圆周内壁套接有交联套,所述交联套的圆周内壁插接有导体。优选的,所述扣环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扣环均匀排列后粘接在所述组合套的右侧壁。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安装位置与所述组合环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组合环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所述环孔的圆周内壁开设有斜纹,所述内嵌环和所述扣环的材质都为硬质橡胶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在PVC护套的内部组合铠装编织套,配合导体外部套接的交联套,便于形成复合结构,增加自身强度和使用范围,以配合中控平台环境进行使用,且在PVC护套的外部连接组合套,组合套的外部连接有扣环,并在内仓中组合限位环,扣环和限位环的增设,可在电缆进行组合后,利用组合环和限位环进行辅线的排列,且可利用扣环组合扎带进行外部组合,便于进行电缆自身的相互组合或者外部固定,收纳性和条理性好,便于排线和后期检修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套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0PVC护套、110铠装编织套、120交联套、130导体、200组合套、210扣环、220内仓、230粘接块、240限位环、300组合环、310组合槽、320内嵌环、330环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便于增加条理性,便于组合和后期维护检修,请参阅图1-3,包括PVC护套100、组合套200和组合环300;请再次参阅图1,PVC护套100的圆周内壁具有铠装编织套110,具体的,PVC护套100的圆周内壁套接有铠装编织套110,铠装编织套110的圆周内壁套接有交联套120,交联套120的圆周内壁插接有导体130;请再次参阅图1-2,组合套200的右侧壁与PVC护套10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PVC护套100的圆周外壁粘接组合套200,组合套200的右侧壁粘接有扣环210,组合套2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内仓220,内仓22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粘接块230,粘接块23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限位环240;请再次参阅图2,组合环300的顶部和底部与组合套200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具体的,组合套200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圆周内壁粘接组合环300,组合环300的顶部和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槽310,组合槽31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内嵌环320,内嵌环3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环孔330;在具体的使用时,首先在PVC护套100的内部组合铠装编织套110,并在铠装编织套110的内部组合含有交联套120的导体130,以通过铠装和交联组合的方式,达到电缆的复合材质目的,增加了电缆的整体耐性,以配合中控平台使用,其次在PVC护套100的外部安装组合套200,组合套200的顶部和底部具有组合环300,组合环300和粘接块230上的限位环240对齐,当需要进行辅线连接的过程中,可进行把辅线贯穿组合环300和限位环240,以使电缆和辅线可在不需要外部组件的基础上组合在一起,且条理性好,便于后期维护,同时在组合套200的外部组合扣环210,扣环210分为三个均匀排列在PVC护套100的外部,可在电缆和电缆之间,利用扎带贯穿扣环210,使电缆相互组合在一起,便于进行电缆自身的相互组合或者外部固定。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进行外部连接,并保证组合的强度,具体的,扣环2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扣环210均匀排列后粘接在组合套200的右侧壁。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在辅线组合中可以保证限位效果,具体的,限位环240的安装位置与组合环300的安装位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组合环300的数量为两个。请再次参阅图2,为了增加组合的接触范围,并保证摩擦力,具体的,环孔330的圆周内壁开设有斜纹,内嵌环320和扣环210的材质都为硬质橡胶管。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技术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PVC护套(100)、组合套(200)和组合环(300),所述PVC护套(100)的圆周外壁粘接所述组合套(200),所述组合套(200)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圆周内壁粘接所述组合环(300),所述组合套(200)的右侧壁粘接有扣环(210),所述组合套(2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内仓(220),所述内仓(22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粘接块(230),所述粘接块(23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限位环(240),所述组合环(300)的顶部和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槽(310),所述组合槽(31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内嵌环(320),所述内嵌环(3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环孔(3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PVC护套(100)、组合套(200)和组合环(300),所述PVC护套(100)的圆周外壁粘接所述组合套(200),所述组合套(200)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圆周内壁粘接所述组合环(300),所述组合套(200)的右侧壁粘接有扣环(210),所述组合套(200)的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内仓(220),所述内仓(22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粘接块(230),所述粘接块(230)的左侧壁一体成型连接有限位环(240),所述组合环(300)的顶部和底部一体成型连接有组合槽(310),所述组合槽(310)的圆周内壁粘接有内嵌环(320),所述内嵌环(320)的圆周内壁一体成型连接有环孔(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控平台用复合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晶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