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124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壳体内部设有泄漏电流表和动作正常检测模块;泄漏电流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包括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和冲击电压提示器,冲击电压提示器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电连接上接线端;冲击电压提示器通过冲击电压导通电路电连接上接线端。该装置用声音播报、灯光和计数三种效果来验证监测装置的可靠性,尤其适用于狭窄空间、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安装过高、监测装置的显示屏损坏模糊导致高压试验人员无法判别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避雷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避雷器监测器对避雷器进行检查或监测,是保证避雷器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2017南网电力设备检修试验规程V2》,每年在雷雨季节来临前,需要对避雷器监测器进行试验,要求测试3~5次,检测在冲击电压下,避雷器监测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而现有的避雷器监测器,在对其施加模拟冲击电压时,需要一个人专门观察避雷器监测器的指针是否动作,消耗额外人力,尤其对于狭窄空间人员无法进入难以观察或避雷器监测器安装过高的情况,极其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来解决现有避雷器监测装置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难以观察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泄漏电流表和动作正常检测模块;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所述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包括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和冲击电压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通过冲击电压导通电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可选的,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光敏导通电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面开设有连通壳体内部的显示窗,所述显示窗处安装有透明玻璃屏,所述透明玻璃屏的表面涂覆有防污层。可选的,所述壳体朝向透明玻璃屏的一面套设有透明防雨罩,所述透明防雨罩和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可选的,所述泄漏电流表包括用于泄漏电流读数盘,所述泄漏电流读数盘包括用于说明避雷器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一显示区、说明避雷器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第二显示区和说明避雷器处于极度危险状态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显示区涂覆有第一标识物,所述第二显示区涂覆有第二标识物,所述第三显示区涂覆有第三标识物。可选的,所述壳体为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电连接所述下接线端。可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上接线孔,所述上接线孔内固定插设有上绝缘管;所述上接线端固定插设于所述上绝缘管内,两端分别从所述上绝缘管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下接线孔,所述下接线孔内固定插设有下绝缘管;所述下接线端固定插设于所述下绝缘管内,两端分别从所述下绝缘管的两端伸出。可选的,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处于正常监测状态时,所述上接线端远离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一端连接避雷器低压端的高压一次引线螺丝;所述下接线端远离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一端通过接地引线连接变电站地网;所述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处于动作正常检测状态时,所述上接线端远离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一端连接雷击放电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所述下接线端远离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一端连接雷击放电测试仪的接地线。可选的,所述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包括比较单元、计数单元和数字式显示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计数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计数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数字式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泄漏电流表和所述动作正常检测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上接线端、泄漏电流表和下接线端为避雷器的泄漏提供通路,并采用泄漏电流表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进行监测,以获得避雷器的状态,便于在避雷器不健康及时对避雷器进行更换。并且,通过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对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试验,检测在在冲击电压下,监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用声音播报、灯光和计数三种效果来验证监测装置的可靠性,尤其适用于狭窄空间、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安装过高、监测装置的显示屏损坏模糊导致高压试验人员无法判别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壳体;21、上接线端;22、下接线端;23、上绝缘管;24、下绝缘管;3、泄漏电流表;41、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42、冲击电压提示器;5、照明灯;6、透明玻璃屏;7、透明防雨罩。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上接线端21和下接线端22,壳体1内部设有泄漏电流表3和动作正常检测模块。泄漏电流表3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上接线端21和下接线端22。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包括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41和冲击电压提示器42,冲击电压提示器42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41电连接上接线端21。冲击电压提示器42通过冲击电压导通电路电连接上接线端21。该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通过上接线端21、泄漏电流表3和下接线端22为避雷器的泄漏提供通路,泄漏电流表3对避雷器的泄漏电流进行监测,以获得避雷器的状态,便于在避雷器不健康时对避雷器进行更换。并且,通过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对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进行试验,检测在在冲击电压下,监测装置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进一步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用声音播报、灯光和计数三种效果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泄漏电流表和动作正常检测模块;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n所述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包括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和冲击电压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通过冲击电压导通电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泄漏电流表和动作正常检测模块;所述泄漏电流表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
所述动作正常检测模块包括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和冲击电压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包括语音提示器和灯光提示器;所述冲击电压自动计数器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所述冲击电压提示器通过冲击电压导通电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还设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通过光敏导通电路电连接所述上接线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面开设有连通壳体内部的显示窗,所述显示窗处安装有透明玻璃屏,所述透明玻璃屏的表面涂覆有防污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朝向透明玻璃屏的一面套设有透明防雨罩,所述透明防雨罩和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电流表包括用于泄漏电流读数盘,所述泄漏电流读数盘包括用于说明避雷器处于正常状态的第一显示区、说明避雷器处于不健康状态的第二显示区和说明避雷器处于极度危险状态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依次排列;
所述第一显示区涂覆有第一标识物,所述第二显示区涂覆有第二标识物,所述第三显示区涂覆有第三标识物。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卓陈晓静杨韬王云龙张云文志强王俊星范润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