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0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音频编解码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组件和负载接口;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负载接口之间形成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一端与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负载接口耦合;第二支路的一端与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负载接口耦合,且第二支路中包括功率放大器;开关组件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进行导通控制;处理组件与开关组件耦合。本公开通过开关组件对两条支路进行导通控制,使得负载接口在连接不同阻抗的负载时,能够向负载提供合适的输出功率,更好地保证不同阻抗的负载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音频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通常都配备有耳机插孔,通过该耳机插孔可以外接耳机,用户使用该外接的耳机进行收听音乐、通话等操作。目前,电子设备虽然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耳机接入,如低阻耳机和高阻耳机,但无法保证各种类型的耳机的工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音频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音频编解码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组件和负载接口;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接口之间形成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且所述第二支路中包括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开关组件对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进行导通控制;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耦合。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组件,用于:获取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一支路导通;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二支路导通。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耦合;所述处理组件,还用于: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停止工作;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开始工作。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阻抗检测电路;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组件耦合。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向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提供电流源;采集所述目标负载两端的电压值;根据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源的电流值,计算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向所述处理组件发送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负载接口为耳机接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控制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组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一支路导通;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二支路导通。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停止工作;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开始工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音频输出控制装置,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的所述处理组件中,所述装置包括:阻抗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的阻抗值;信号输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一支路导通;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二支路导通。在一些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被配置为: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停止工作;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开始工作。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组件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音频编解码器与负载接口之间设计两条并联的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中包括功率放大器,另一条支路中不包括功率放大器,通过开关组件对上述两条支路进行导通控制,使得负载接口在连接不同阻抗的负载时,能够向负载提供合适的输出功率,更好地保证不同阻抗的负载的工作性能。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4示例性示出了一种图3所示电子设备对应的电路图;图5示例性示出了一种阻抗检测电路的检测原理图;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音频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音频输出控制装置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10的结构框图。电子设备10可以是诸如手机、平板电脑、音频播放器、可穿戴设备等任何具备音频输出功能的设备。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处理组件11、音频编解码器12、功率放大器13、开关组件14和负载接口15。处理组件11具备计算和处理功能,用于对电子设备10的各项操作进行控制,如对音频编解码器12、功率放大器13、开关组件14等进行控制。可选地,处理组件11包括AP(ApplicationProcessor,应用处理器)芯片。音频编解码器12具备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的功能。音频编解码器12的信号输出端将音频信号输出给负载接口15,再由负载接口15将音频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音频编解码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组件和负载接口;/n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接口之间形成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n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n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且所述第二支路中包括所述功率放大器;/n所述开关组件对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进行导通控制;/n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耦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音频编解码器、功率放大器、开关组件和负载接口;
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接口之间形成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
所述第二支路的一端与所述音频编解码器的信号输出端耦合,所述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且所述第二支路中包括所述功率放大器;
所述开关组件对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进行导通控制;
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开关组件耦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用于:
获取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的阻抗值;
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一支路导通;
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开关组件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组件将所述第二支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组件与所述功率放大器耦合;
所述处理组件,还用于:
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三控制信号,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停止工作;
当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向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第四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功率放大器开始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阻抗检测电路;
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负载接口耦合,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处理组件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检测电路,用于:
向所述负载接口连接的目标负载提供电流源;
采集所述目标负载两端的电压值;
根据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电流源的电流值,计算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
向所述处理组件发送所述目标负载的阻抗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