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100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撑体,支撑体放置在反力架正下方,反力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方桩的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反力架的横梁下方固定安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反力架一侧安装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应变装置,应变装置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和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分别信号连接至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设置的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可以根据方桩实际放置高度通过凹槽进行调节,应变装置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便于提高轴向压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桩基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方桩是主要用于承担上部荷载并满足一定竖向位移要求的一种常用基础型式,实现桩基的承载能力与方桩的轴向压力息息相关。传统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虽然达到了基本的测试功能,但是整体结构和功能较为简单,无法根据实际方桩轴向压力测试情况对装置的作业高度进行调节,增加了装置的局限性,缩小了适用范围,同时大分部轴向压力传感器都需焊接在方桩上,不但降低了轴向压力传感器的灵敏性,同时增加了成本的消耗,导致无法考量轴向压力测试值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以便方桩轴向压力测试时,不可避免的遇到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实用性不够的情况时,所需要的一种测试真实性的、快捷方便的、安全的轴向压力测试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撑体、应变装置、固定装置、反力架、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控制器;支撑体为U型槽结构,支撑体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一个钢筋箍,支撑体放置在反力架正下方,反力架上设有用于放置方桩的一号支撑杆和二号支撑杆,反力架的横梁下方固定安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反力架一侧安装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应变装置,应变装置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和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分别信号连接至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的壳体用厚度2mm的钢板焊接而成,且支撑体的U型槽宽度大于方桩桩体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应变装置均布若干个串联的轴向压力传感器,轴向压力传感器采用振弦式传感器,每个轴向压力传感器经过一根线缆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架包括一号支撑架和四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和四号支撑架的结构完全相同;一号支撑架通过横梁固定连接至四号支撑架,一号支撑架下方固定安装三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四号支撑架下方固定安装五号支撑架和六号支撑架,三号支撑架、二号支撑架、五号支撑架和六号支撑架的结构完全相同,内侧均设有若干位置相对的凹槽,三号支撑架和二号支撑架之间设有二号支撑杆,五号支撑架和六号支撑架之间设有一号支撑杆。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左翼和右翼,左翼和右翼的结构完全相同,左翼的上下部通过合页连接,左翼下部连接至一个应变装置的一侧,左翼上部固定至左底座,左底座顶部安装左固定帽,右翼的上下部通过合页连接,右翼的下部连接至另一个个应变装的一侧,右翼上部固定至右底座,右底座顶部安装右固定帽,左固定帽设有一号凹槽,一号凹槽内部安装固定杆的第一端,右固定帽设有二号凹槽,二号凹槽与固定杆的第二端插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的型号为MWY-FBG-CS。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或PLC。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的四号支撑架和五号支撑架上设有放置二号支撑杆的若干凹槽,七号支撑架和八号支撑架上设有放置一号支撑杆的若干凹槽,以便于微调方桩的放置高度。(2)本技术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的固定装置连接至反力架,测试人员不需手拿即可随手拿到,给测试时带来了方便条件而且防止丢失。(3)本技术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的支撑体内部是人工夯实填土,易于实施,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成本低,且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应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反力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体;101-钢筋箍;2-反力架;201-一号支撑杆;202-横梁;203-一号支撑架;204-二号支撑架;205-三号支撑架;206-四号支撑架;207-五号支撑架;208-六号支撑架;209-二号支撑杆;3-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4-控制器;5-方桩;6-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7-固定装置;701-左翼;702-右翼;703-右固定帽;704-固定杆;705-左固定帽;706-右底座;707-左底座;8-应变装置;801-轴向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撑体1、应变装置8、固定装置7、反力架2、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控制器4;支撑体1为U型槽结构,支撑体1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一个钢筋箍101,支撑体1放置在反力架2正下方,反力架2上设有用于放置方桩5的一号支撑杆201和二号支撑杆209,反力架2的横梁202下方固定安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反力架2一侧安装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应变装置8,应变装置8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和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分别信号连接至控制器4,控制器4为单片机或PLC,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的型号为MWY-FBG-CS。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体1的壳体用厚度2mm的钢板焊接而成,且支撑体1的U型槽宽度大于方桩5桩体的宽度,以增加支撑体1的适用性。如图3所示,所述应变装置8均布若干个串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应变装置(8)、固定装置(7)、反力架(2)、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控制器(4);支撑体(1)为U型槽结构,支撑体(1)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一个钢筋箍(101),支撑体(1)放置在反力架(2)正下方,反力架(2)上设有用于放置方桩(5)的一号支撑杆(201),反力架(2)的横梁(202)下方固定安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反力架(2)一侧安装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应变装置(8),应变装置(8)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和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分别信号连接至控制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1)、应变装置(8)、固定装置(7)、反力架(2)、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控制器(4);支撑体(1)为U型槽结构,支撑体(1)的中部和下部分别固定安装一个钢筋箍(101),支撑体(1)放置在反力架(2)正下方,反力架(2)上设有用于放置方桩(5)的一号支撑杆(201),反力架(2)的横梁(202)下方固定安装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反力架(2)一侧安装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固定装置(7),固定装置(7)的两侧分别安装一个应变装置(8),应变装置(8)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千斤顶(3)和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分别信号连接至控制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体(1)的壳体为厚度不小于2mm为钢板,且支撑体(1)的U型槽宽度大于方桩(5)桩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应变装置(8)均布若干个串联的轴向压力传感器(801),轴向压力传感器(801)采用振弦式传感器,每个轴向压力传感器(801)经过一根线缆信号连接至传感信号综合同步解调仪(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桩轴向压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架(2)包括一号支撑架(203)和四号支撑架(206),一号支撑架(203)和四号支撑架(206)的结构完全相同;一号支撑架(203)通过横梁(202)固定连接至四号支撑架(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鸿宇刘洁李刚刘永超季振华王照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