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094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属于硬梯测试领域,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测试组件、握把、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测试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测试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握把和显示表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开关设置在握把顶部,蓄电池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测试组件分别与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电连接,壳体包括主体、顶盖、以及前板,顶盖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且与主体卡接配合,前板设置在主体和顶盖的前侧且分别与主体和顶盖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壳体采用无螺丝设置,拆卸无需额外工具,更便于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
本技术属于硬梯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梯子根据不同的用途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靠在建筑物上用的硬梯,它由两根纵向刚性立杆和若干脚蹬横杆构成。硬梯的受力能力关系着使用者的安全,为了使用者安全,需要通过测试装置对硬梯受力能力进行测试,现有的硬梯测试装置不方便携带,且壳体是通过多组螺丝固定,需要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拆装,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壳体采用无螺丝设置,拆卸无需额外工具,更便于维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测试组件、握把、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测试组件的一部分位于壳体内,测试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外,握把和显示表均设置在壳体的顶部,显示表位于握把的前侧,开关设置在握把顶部,蓄电池设置在壳体的右侧,测试组件分别与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电连接,壳体包括主体、顶盖、以及前板,顶盖设置在主体的顶部且与主体卡接配合,前板设置在主体和顶盖的前侧且分别与主体和顶盖卡接配合。优选地,主体四个侧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顶盖底部的四周均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卡块,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优选地,顶盖上开设有用于显示表的导线穿过的线孔。优选地,顶盖的前侧壁和主体的前侧壁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前板的后侧壁的四周具有若干向后凸出的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配合。优选地,握把上套设有防滑套。优选地,第一卡槽和第一卡块的截面均为方形,第二卡槽和第二卡块的截面均为圆形。优选地,主体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优选地,主体内部的底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左右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块之间插设有网框,网框将散热孔盖住,网框内填充有防潮颗粒。优选地,主体的底部固定有螺柱,螺柱的底部螺接有橡胶块。优选地,显示表的型号为XMT808-I。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顶盖和前板与主体的卡接配合设置,无需螺丝进行固定,拆卸无需额外工具,更便于维修。2、前板的设置进一步对顶盖起到限位作用,壳体需按设定的顺序才能打开,避免误操作。3、网框的设置既起到防尘作用,又能作为防潮颗粒的容器,并结合散热孔的设置,具有散热、防尘、防尘作用。4、橡胶块的设置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避免壳体内部器件受到震伤,并且结合螺柱使得壳体与放置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减少湿气渗入。5、通过橡胶块与螺柱的螺纹配合,可将橡胶块拆卸,更方便清洗或更换橡胶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主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顶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前板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测试组件,2-壳体,21-主体,22-顶盖,23-前板,24-第一卡槽,25-第一卡块,26-线孔,27-第二卡槽,28-第二卡块,29-散热孔,3-握把,4-显示表,5-蓄电池,6-开关,7-限位块,8-网框,9-防潮颗粒,10-螺柱,11-橡胶块,12-防滑套。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包括壳体2、测试组件1、握把3、显示表4、蓄电池5、以及开关6,测试组件1的一部分位于壳体2内,测试组件1的另一部分位于壳体2外,握把3和显示表4均设置在壳体2的顶部,显示表4位于握把3的前侧,开关6设置在握把3顶部,蓄电池5设置在壳体2的右侧,测试组件1分别与显示表4、蓄电池5、以及开关6电连接,壳体2包括主体21、顶盖22、以及前板23,顶盖22设置在主体21的顶部且与主体21卡接配合,前板23设置在主体21和顶盖22的前侧且分别与主体21和顶盖22卡接配合。通过顶盖22和前板23与主体21的卡接配合设置,无需螺丝进行固定。需要打开壳体2时,只需用手先掰开前板23,然后再掰开顶盖22即可。前板23的设置进一步对顶盖22起到限位作用。需按设定的顺序才能打开,避免误操作。进一步的,主体21四个侧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24,顶盖22底部的四周均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卡块25,通过第一卡块25与第一卡槽24卡接配合实现对顶盖22的安装和拆卸。设于四周的第一卡块25和第一卡槽24确保卡接配合稳定性。进一步的,顶盖22上开设有用于显示表4的导线穿过的线孔26。进一步的,顶盖22的前侧壁和主体21的前侧壁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卡槽27,前板23的后侧壁的四周具有若干向后凸出的第二卡块28,通过第二卡块28与第二卡槽27卡接配合实现对前板23的安装和拆卸。设于四周的第二卡块28和第二卡槽27确保卡接配合稳定性。进一步的,握把3上套设有防滑套12,起到防滑作用。其中,第一卡槽24和第一卡块25的截面均为方形,第二卡槽27和第二卡块28的截面均为圆形。进一步的,主体2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9,有利于散热。进一步的,主体21内部的底壁上固定有两个限位块7,两个限位块7左右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块7之间插设有网框8,网框8将散热孔29盖住,网框8内填充有防潮颗粒9。网框8既起到防尘作用,又作为防潮颗粒9的容器,网框8的右侧为开口,插设入限位块7后,开口被限位块7挡住,避免防潮颗粒9掉落。进一步的,主体21的底部固定有螺柱10,螺柱10的底部螺接有橡胶块11,橡胶块11的设置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避免壳体2内部器件受到震伤,并且结合螺柱10使得壳体2与放置地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减少湿气渗入。通过橡胶块11与螺柱10的螺纹配合,可将橡胶块11拆卸,更方便清洗或更换橡胶块11。进一步的,显示表4的型号为XMT808-I。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测试组件、握把、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所述测试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测试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握把和显示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握把顶部,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测试组件分别与所述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电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顶盖、以及前板;/n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且与所述主体卡接配合;/n所述前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和顶盖的前侧且分别与所述主体和顶盖卡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测试组件、握把、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所述测试组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测试组件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握把和显示表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开关设置在所述握把顶部,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测试组件分别与所述显示表、蓄电池、以及开关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顶盖、以及前板;
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顶部且与所述主体卡接配合;
所述前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和顶盖的前侧且分别与所述主体和顶盖卡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四个侧壁的顶部均开设有第一卡槽;
所述顶盖底部的四周均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卡块;
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显示表的导线穿过的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硬梯测试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荣火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