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093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其中所述智慧城市包括感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所述感知层包括若干个IoT设备,所述若干个IoT设备采用多源异构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汇聚层由多个数据传输单元DTS联网组成,所述核心层由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单元进行配置,包括:通过所述多个IoT设备采集数据,其中,所述采集到的数据类型种类不同;所述若干个IoT设备将所述数据上传至所述多个DTS;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所述DTS将所述重组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层;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与系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的蓬勃发展,其所连接的终端设备的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例如包括车辆(vehicles)、船舶(ships)、飞机(airplanes)、卫星(satellites)、智能家居产品(smarthomeproducts)、气象设备(meteorologicaldevices)、环保设备(environmentalprotectiondevices)、传感器(sensors)、消防设备(fire-fightingdevices)、手机(cellphones)、医疗器械(medicalinstruments)等。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触角”,在智慧城市的每一个地区,每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各种各样的触角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以形成数字化的城市,供决策者进行决策和预判。但是,现有技术中,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数据采集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目前基于时空大数据机制下可实现某一地区一段时间的数据变化情况,其数据变化较为模式化及固定化,例如,可基于一段时间的变化量输出深圳到北京的人口迁徙状态图。但是,现有技术无法自定义实现不同数据类型的组合、无法形成定制化、可编辑的数据变化状态图,导致其使用率较低,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智慧城市展现形式较为单一、灵活性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其中所述智慧城市包括感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所述感知层包括若干个IoT设备,所述若干个IoT设备采用多源异构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汇聚层由多个数据传输单元DTS联网组成,所述核心层由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单元进行配置,包括:通过所述多个IoT设备采集数据,其中,所述采集到的数据类型种类不同;所述若干个IoT设备将所述数据上传至所述多个DTS;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所述DTS将所述重组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层;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可选地,所述每一个IoT设备具备全球唯一地区编号,所述地区编号用于指示所述IoT设备的地理位置,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倾斜摄影、温/湿度传感器、3D建模数据,则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包括:将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所述倾斜摄影、温/湿度传感器和3D建模数据按照所述全球唯一地区编号和时间进行切割,切割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类型数据;按照预设格式,将一个地区的单位时间的不同数据进行数据组合,所述组合后的数据为一个地区数据组;按照预设指令,重复上述组合步骤,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数据组;将所述多个数据组按照时间维度进行数据拼装,形成以时间轴为基准的动态数据集,所述动态数据集用于展示某一时间段不同地区的城市数字变化量。可选地,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包括:所述核心层获取所述动态数据集;所述核心层将所述动态数据集作为样本训练集,通过LSTM神经网络进行城市场景预估。可选地,所述数据类型还包括火警传感器,则所述核心层通过LSTM神经网络进行城市场景预估,包括:根据所述气候温度和湿度变化量及报警情况,进行城市火灾预警。可选地,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包括:所述核心层构建归一化栅格数据模型;所述核心层结合所述动态数据集的时空属性,对所述归一化栅格数据模型进行数据加载,并根据所述数据加载后的归一化栅格数据模型进行城市画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上述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上述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及系统,通过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汇总后,按照时空维度定制化的将特定的数据进行拆分和重组,形成以时间轴为基准的、不同地区的动态数据集,以供决策者进行决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智慧城市网络拓扑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拆分和重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组成架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术语“如果”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当...时”或“一旦”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可以依据上下文被解释为意指“一旦确定”或“响应于确定”或“一旦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描述条件或事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智慧城市的网路架构图。如图1所示,智慧城市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感知层,感知层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IoT设备,用于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址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感知层中,各个IOT设备处于多模异构无线(MultimodeHeterogeneousWirelessNetwork,MHWN)网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MHWN网络是一种多模异构网络。多模异构网络是包含有多种类型节点和多种类型关系的网络,它将相互重叠的不同类型网络融合起来以,从而满足未来终端的业务多样性需求,且MHWN网络被配置为可以根据通信或业务的动态和差异化要求而在多种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动态的选择和切换。第二层为汇聚层,即接入层,汇聚层中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其中所述智慧城市包括感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所述感知层包括若干个IoT设备,所述若干个IoT设备采用多源异构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汇聚层由多个数据传输单元DTS联网组成,所述核心层由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单元进行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所述多个IoT设备采集数据,其中,所述采集到的数据类型种类不同;/n所述若干个IoT设备将所述数据上传至所述多个DTS;/n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n所述DTS将所述重组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层;/n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的方法,应用于智慧城市,其中所述智慧城市包括感知层、汇聚层及核心层,所述感知层包括若干个IoT设备,所述若干个IoT设备采用多源异构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汇聚层由多个数据传输单元DTS联网组成,所述核心层由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单元进行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所述多个IoT设备采集数据,其中,所述采集到的数据类型种类不同;
所述若干个IoT设备将所述数据上传至所述多个DTS;
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
所述DTS将所述重组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核心层;
所述核心层根据所述重组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决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个IoT设备具备全球唯一地区编号,所述地区编号用于指示所述IoT设备的地理位置,所述数据类型包括倾斜摄影、温/湿度传感器、3D建模数据,则所述DTS将所述数据进行切割,并将所述切割后的数据进行重组,包括:
将一段时间内采集的所述倾斜摄影、温/湿度传感器和3D建模数据按照所述全球唯一地区编号和时间进行切割,切割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类型数据;
按照预设格式,将一个地区的单位时间的不同数据进行数据组合,所述组合后的数据为一个地区数据组;
按照预设指令,重复上述组合步骤,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时间的多个数据组;
将所述多个数据组按照时间维度进行数据拼装,形成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宇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宇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