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092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具有工作台,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装置和导向夹具,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导向夹具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两侧,用于辅助曲柄安装到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中轴上,工作台的下方还安装有重力控制单元,重力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并作用于曲柄的两端,重力控制单元可根据需要向曲柄施加不同等级的向下作用力,固定装置和重力控制单元的动作由控制柜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相同测试功能、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的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
本技术涉及双边力矩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及欧美对于自行车这种形态的个人交通工具的推崇,力矩传感器最终被应用到了自行车上。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刚体,因此中轴在受力时就会产生极为细微的扭力形变,通过测量中轴表面的细微形变信号即可得出当前踩踏的力矩的大小,它的精度非常高。因为是由扭力测量力矩,所以力矩传感器也被称为"扭矩传感器"。力矩传感器作为电动助力车领域的最前沿技术,它是自行车电动助力系统理解骑行者意图的核心。高端的电助力自行车均使用最具科技含量的双边力矩传感器。与相对落后的后轴勾爪传感器来说,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优势极为明显。现有的力矩传感器在生产完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力矩信号测试,以便确保出厂的双边力矩传感器的精度以及质量。然而现有的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购置成本较高,对于微小型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可实现相同测试功能、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的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实现相同测试功能、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的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具有工作台;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装置和导向夹具;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所述导向夹具安装在固定装置的两侧,用于辅助曲柄安装到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中轴上;所述工作台的下方还安装有重力控制单元,重力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穿过工作台,并作用于曲柄的两端;所述重力控制单元可根据需要向曲柄施加不同等级的向下作用力;所述固定装置和重力控制单元的动作由控制柜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启动按钮、急停按钮以及子操作按钮;所述电源开关、启动按钮、急停按钮以及子操作按钮与控制柜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动作单元以及与动作单元连接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上设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用于容纳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所述动作单元的上下动作与夹紧单元配合可实现对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夹紧和解固。进一步地,所述动作单元包括下压气缸和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与下压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紧单元包括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所述压紧底座固定在第二压紧块的下方;所述预留空间形成于第二压紧块和压紧底座的相对端面。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夹具包括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上可向固定装置方向推动的夹具单元;所述夹具单元的输出端可插入曲柄的一端,对曲柄的安装实现导向。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级挂钩以及可作用于第一级挂钩上的多个砝码;所述第一级挂钩和砝码)可由气缸或电磁阀来控制其加载或卸载在第一级挂钩上的作用力。进一步地,所述砝码套设在第一级挂钩上;所述第一级挂钩与单个砝码)重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放置有电源、数字万用表以及PC机;所述电源、数字万用表以及PC机可相互配合实现对待检测双边力矩传感器进行手动或自动测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可通过固定装置实现对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外壳进行夹紧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两端中轴与曲柄连接,曲柄与作用杆连接,通过重力控制单元对作用杆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以此来模拟人们在骑行过程中对脚踏板施加的力,并通过数字万用表将测试数据显示。其中通过气缸来控制砝码的加载和卸载,可以测得施加不同力时的测试数据,直观、操作方便、且该设备制作成本低,适于微小型企业的生产测试作业。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重力控制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挂钩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电源开关00、启动按钮01、急停按钮02、子操作按钮03、工作台1、固定装置2、下压气缸21、第一压紧块22、第二压紧块23、凹槽231、连接板24、压紧底座25、导向夹具3、固定座31、夹具板32、前套座33、导向杆34、拉杆35、后座36、连接链37、曲柄4、作用板41、重力控制单元5、第一级挂钩51、主盘511、主轴512、挂钩513、腰型孔514、支撑座515、砝码53、气缸54、动作板55、支架6电源7、数字万用表8、PC机9、控制柜10。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工作台1,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装置2和导向夹具3,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导向夹具3安装在固定装置2的两侧,用于辅助曲柄4安装到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中轴上,工作台1的下方还安装有重力控制单元5,重力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穿过工作台1,并作用于曲柄4的两端;重力控制单元5可根据需要向曲柄4施加不同等级的向下作用力,固定装置2和重力控制单元5的动作由控制柜10控制,控制柜10中的控制核心可采用现有的单片机编程控制,在此不多加赘述。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固定装置2包括动作单元以及与动作单元连接的夹紧单元,夹紧单元上设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用于容纳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动作单元的上下动作与夹紧单元配合可实现对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夹紧和解固。动作单元包括下压气缸21和第一压紧块22,下压气缸21通过螺栓锁紧安装在工作台1上或采用其他现有技术手段将其固定在工作台1上;下压气缸21的输出轴与第一压紧块22螺纹连接,第一压紧块22通过螺栓锁紧与连接板24的一端连接。连接板24的另一端通过螺栓锁紧与第二压紧块23固定连接。第二压紧块23下方设置有压紧底座25,压紧底座25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25相对端面凹陷形成预留空间,即第二压紧块23下端面向上凹陷,压紧底座25的上端面向下凹陷,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25接触时,中间形成预留空间,该预留空间贯穿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25左右两侧,且预留空间可容纳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其中轴可伸出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25左右两侧。第二压紧块23和压紧底座25的前侧或后侧端面还开设有凹槽231,该凹槽231的大小允许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线缆通过。下压气缸21的伸缩可带动第二压紧块23的上下移动,实现对预留空间中的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进行固定和解固。本实施例中更具体地,导向夹具3包括固定座31以及安装在固定座31上可向固定装置2方向推动的夹具单元。夹具单元包括前套座33和后座36,前套座33和后座36均通过夹具板32固定在固定座31上,夹具板32通过螺栓锁紧连接与固定座31连接;前套座33和后座36与夹具板32为一体成形。前套座33中贯穿设置有导向杆34,后座36上铰接有拉杆35,拉杆35的另一段通过连接链37与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具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装置(2)和导向夹具(3);所述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所述导向夹具(3)安装在固定装置(2)的两侧,用于辅助曲柄(4)安装到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中轴上;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还安装有重力控制单元(5),重力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穿过工作台(1),并作用于曲柄(4)的两端;所述重力控制单元(5)可根据需要向曲柄(4)施加不同等级的向下作用力;所述固定装置(2)和重力控制单元(5)的动作由控制柜(10)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具有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固定装置(2)和导向夹具(3);所述固定装置(2)用于固定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所述导向夹具(3)安装在固定装置(2)的两侧,用于辅助曲柄(4)安装到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的中轴上;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还安装有重力控制单元(5),重力控制单元(5)的输出端穿过工作台(1),并作用于曲柄(4)的两端;所述重力控制单元(5)可根据需要向曲柄(4)施加不同等级的向下作用力;所述固定装置(2)和重力控制单元(5)的动作由控制柜(10)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电源开关(00)、启动按钮(01)、急停按钮(02)以及子操作按钮(03);所述电源开关(00)、启动按钮(01)、急停按钮(02)以及子操作按钮(03)与控制柜(1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动作单元以及与动作单元连接的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上设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用于容纳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所述动作单元的上下动作与夹紧单元配合可实现对待测双边力矩传感器夹紧和解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净重式双边力矩校准测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单元包括下压气缸(21)和第一压紧块(22);所述第一压紧块(22)与下压气缸(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刘红颜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拓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