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80892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为接收端对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的;以及,第一响应消息用于发送端基于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的第一确认信息或第一否定信息,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本申请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与非地面通信系统的HARQ方案,接收端可预先对信道质量情况进行估计,以对数据接收情况进行预判,并在每次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发送端返回响应信息,从而有效缩短了数据传输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地面基站和非地面基站(例如:卫星、可实现基站功能的热气球、无人机等高空平台)的通信融合,将成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必然趋势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基站采用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HARQ)技术,以提升数据包接收的成功率。而卫星通信中,由于距离限制,导致传输时延较大,从而造成HARQ机制在卫星等非地面通信系统中应用时,吞吐量较低。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HARQ线程数的方式,则会对UE的存储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提高,同样,若该方案应用到卫星等非地面通信系统时,则要求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线程数过大,甚至达到500个线程,显然,现有技术中的HARQ技术无法应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能够实现HARQ技术在非地面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从而实现地面通信与非地面通信系统的通信融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该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以及,接收端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为接收端对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的;以及,第一响应消息用于发送端基于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的第一确认信息或第一否定信息,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通过上述方式,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地面通信系统与非地面通信系统的HARQ方案,接收端可预先对信道质量情况进行估计,以对数据接收情况进行预判,并在每次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发送端返回响应信息,从而有效缩短了数据传输时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参数;基于信道参数,确定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第一确认信息或第一否认信息;其中,若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第一确认信息;若信道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第一否定信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基于信道的信道参数,确定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使发送端可基于反馈的响应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信道参数与上一次获取到的信道参数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信道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基于信道的信道参数,确定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使发送端可基于反馈的响应信息,判断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信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调制与编码方案MCS、CQI索引、MCS索引。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接收端可基于一种或一种以上信道参数,对信道的质量进行预估,从而提升信道预估的可信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之后,方法还包括:接收端对数据进行译码;以及,基于译码结果,向发送端返回第二响应信息;其中,若译码结果为成功,则第二响应信息中携带有第二确认信息;若译码结果为失败,则第二响应信息中携带有第二否定信息,其中,第二否定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接收端可将新的HARQ方案与传统HARQ方案结合,进一步提升数据重传的可靠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二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关闭与数据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接收端可将新的HARQ方案与传统HARQ方案结合,进一步提升数据重传的可靠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接收端与发送端约定的预设周期或时间点。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在约定时刻触发时,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反馈机制的可选择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若接收端的缓存占用量满足预设阈值,则确认第一预设条件触发。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根据接收端的缓存情况,判断是否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反馈机制的可选择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若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不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若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发送携带有第一否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基于获取到的信道参数情况,判断是否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反馈机制的可选择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条件可以包括:若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发送携带有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若信道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不发送第一响应消息。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一种反馈机制,接收端可基于获取到的信道参数情况,判断是否向发送端反馈的信息,从而增加了反馈机制的可选择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等待下一次第一响应消息,或者用于指示发送端关闭与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第一否定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重新发送数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该方法可以包括: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为接收端对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并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发送端发送的;若判定结果为是,则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按照与接收端约定的预设周期或时间点,检测第一信道上是否存在第一响应消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若在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不重新发送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若在预设周期触发时刻未接收到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重新发送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不重新发送数据;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否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重新发送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若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接收到携带有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关闭与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第一确认信息为接收端获取第一信道的信道参数,并检测到第一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后,向发送端发送的;第一否定信息为接收端检测到第一信道参数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后,向发送端发送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二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n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的;以及,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的第一确认信息或第一否定信息,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
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的;以及,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所述发送端基于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的第一确认信息或第一否定信息,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参数;
基于所述信道参数,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确认信息或所述第一否认信息;
其中,若所述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确认信息;
若所述信道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携带所述第一否定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所述信道参数与上一次获取到的信道参数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
或者,
所述信道参数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调制与编码方案MCS、CQI索引、MCS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发送端约定的预设周期或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若所述接收端的缓存占用量满足预设阈值,则确认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触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若所述信道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不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若所述信道质量评估结果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否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若所述信道参数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若所述信道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则不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等待下一次第一响应消息,或者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关闭与所述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
所述第一否定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向接收端发送数据;
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并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若判定结果为重新发送所述数据,则向所述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按照与所述接收端约定的预设周期或时间点,检测所述第一信道上是否存在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在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预设周期内未检测到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不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周期触发时刻未接收到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不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一否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接收到携带有第一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关闭与所述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一确认信息为所述接收端获取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参数,并检测到所述第一信道参数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所述第一否定信息为所述接收端检测到所述第一信道参数不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响应消息的接收情况,判定是否重新发送所述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二确认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关闭所述数据对应的HARQ进程;
若接收到携带有第二否定信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则判定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第二确认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数据进行译码,并译码成功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所述第二否定信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数据进行译码,并译码失败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的。


19.一种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在第一预设条件触发时刻,向所述发送端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发送端的第一信道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后,基于信道质量评估结果确定的;以及,所述第一响应消息用于所述发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杰张公正杜颖钢乔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