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机的RF前端电路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087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9 18:43
接收机中的RF前端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被配置为从天线接收RF信号;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FS_DIV),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本振(LO)信号,第二LO信号,第三LO信号和第四LO信号;第一前端电路,通信地耦合到LNA和FS_DIV,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处理放大的RF信号和第一LO信号来输出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及通过处理放大的RF信号、第一和第二LO信号来输出第二数字中频信号;第二前端电路,通信地耦合到LNA和FS_DIV,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处理放大的RF信号和第三LO信号来输出第三数字中频信号,以及通过处理放大的RF信号、第三LO信号和第四LO信号来输出第四数字中频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收机的RF前端电路及其方法
本申请涉及接收机的RF前端电路,但非排他地,涉及用于同时接收双频和双模卫星导航信号的接收机RF前端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可以为用户提供准确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号,近年来发展迅速。GNSS主要包括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的北斗系统(BD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和欧盟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由于空间阻碍,单个GPS卫星接收机往往无法从足够多的具有良好几何位置的卫星接收信号,导致定位时间变长和定位精度变差。因此,同时接收GPS和GLONASS或GPS和BDS可能有助于加快定位时间,提高定位精度。该系统被称为双频和双模卫星接收机,它同时接收GPS(L1+L5)和GLONASS(L1+L2)或同时接收GPS(L1+L5)和BDS(B1+B2)。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前端电路是双频和双模卫星接收机中的关键模块,其对整个接收机的性能、功耗和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双频和双模卫星接收机的RF前端电路通常由四个独立的RF接收通路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前端电路,包括:/n低噪声放大器,被配置为从天线接收RF信号;/n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本振信号、第二本振信号、第三本振信号和第四本振信号;/n第一前端电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混频成第一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一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及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所述第一本振信号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混频成第二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二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二中频信号转换为第二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二数字中频信号;/n第二前端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前端电路,包括:
低噪声放大器,被配置为从天线接收RF信号;
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一本振信号、第二本振信号、第三本振信号和第四本振信号;
第一前端电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混频成第一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一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一中频信号转换为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及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所述第一本振信号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混频成第二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二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二中频信号转换为第二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二数字中频信号;
第二前端电路,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和所述第三本振信号混频成第三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三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三中频信号转换为第三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三数字中频信号,以及通过将放大的RF信号,所述第三本振信号和所述第四本振信号混频成第四中频信号,滤波所述第四中频信号,和将滤波后的第四中频信号转换为第四数字中频信号,以输出所述第四数字中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RF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综合器与分频器包括:
频率综合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一信号,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是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频率的两倍;
第一分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频率综合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信号分频成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其中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的频率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的频率均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的一半;
第二分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频率综合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信号分频成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其中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的频率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的频率是通过将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除以除数来计算的;
第三分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频率综合器,并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分频并输出第二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的频率等于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的一半;
第一混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频率综合器和所述第三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混频成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频率等于所述第二信号的频率和所述第一信号的频率之和;
第四分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信号分频成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其中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的频率和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的频率均等于所述第三信号的频率的四分之一;
第五分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信号分频成所述第四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四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其中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的频率和所述第四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的频率是通过将所述第三信号的频率除以除数来计算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RF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频器的除数根据所述第二分频器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以及所述第五分频器的除数根据所述第五分频器的工作模式进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RF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电路包括:
第二混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第一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放大的RF信号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一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混频成第一中频信号;
第一复数带通滤波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二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一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进行滤波以抑制不需要的频带内的信号,并输出第一滤波中频信号;
第三混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二分频器和所述第二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一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以及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二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混频成第二中频信号;
第二复数带通滤波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三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二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二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进行滤波以抑制不需要的频带内的信号,并输出第二滤波中频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滤波中频信号与所述第一滤波中频信号不同;
第一模数转换器(ADC),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一复数带通滤波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滤波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数字地转换为第一数字中频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数字中频信号;以及,
第二模数转换器(ADC),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二复数带通滤波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滤波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数字地转换为第二数字中频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数字中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RF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电路包括:
第四混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低噪声放大器和所述第四分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放大的RF信号与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三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混频成第三中频信号;
第三复数带通滤波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四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三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三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进行滤波以抑制不需要的频带内的信号,并输出第三滤波中频信号;
第五混频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五分频器和所述第四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三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以及所述第四本振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四本振信号的正交分支混频成第四中频信号;
第四复数带通滤波器,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五混频器,并且被配置为对所述第四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和所述第四中频信号的正交分支进行滤波以抑制不需要的频带信号,并输出第四滤波中频信号,其中所述第四滤波中频信号与所述第三滤波中频信号不同;
第三模数转换器(ADC),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三复数带通滤波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三滤波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数字地转换为第三数字中频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三数字中频信号;和
第四模数转换器(ADC),通信地耦合到所述第四复数带通滤波器,并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四滤波中频信号的同相分支数字地转换为第四数字中频信号,并输出所述第四数字中频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F前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数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二复数带通滤波器,所述第三复数带通滤波器和所述第四复数带通滤波器中的每一个,进一步包括:
同相分支滤波器,被配置为对同相分支信号进行滤波;
正交分支滤波器,被配置为对正交分支信号进行滤波;
同相分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I-PGA),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同相分支滤波器和所述正交分支滤波器两者,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基于同相分支信号和正交分支的放大信号的同相分支,并输出放大信号的放大同相分支;和
正交分支可编程增益放大器(Q-PGA),通信地耦合到所述同相分支滤波器和所述正交分支滤波器两者,并且被配置为放大基于同相分支信号和正交分支信号的放大信号的正交分支,并输出放大信号的放大正交分支。


7.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NA)接收来自天线的RF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